第65页(1 / 1)
('
关羽可以说是整个荆襄地面上,名气最大,能力最强的统帅型将领,没有比他更适合镇守樊城的人了。
虽然关羽是刘备的人,但如果考虑到曹操的强大威胁,刘表也愿意跟刘备暂时性的合作。
说不上是谁利用谁,毕竟刘备和刘表的共同敌人都是曹操。至少在曹操的威胁没有去除前,刘表不仅不会害刘备,还会尽量满足刘备的需求。
刘表这个人,虽然水平是差了点,可好歹是荆襄八骏,又是以外来户的身份在荆州站稳脚跟的人,他不可能是傻白甜,也不可能不知道自己手下那帮子荆襄世家的心思。
可刘表不想投降,起码他活着的时候绝对没想过要投降曹操的事儿,不然他有的是机会,何必等到现在。
现在刘表也知道自己的手下靠不住,让他们去守樊城,说不定哪天曹军就出现在襄阳城下了,所以才会跟刘备达成了默契,互相合作共抗曹操。
可刘表也有刘表的难处,那就是刘表手上实际能控制的军队数量不多,而且需要靠这些人来压制荆州世家们的野心,因此他不能在兵力上支持刘备太多。
另一个,刘表也要防止刘备趁此机会做大,故此只愿意给与刘备有限程度的支持,比如说粮草方面的支持。
这样做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刘表可以更实际的控制住刘备的军队。
新野小城,粮食产量有限,樊城又类似于半军事区的概念,周围都是为了战争做准备的,耕地也早就荒废了,因此刘备军的粮草补给都必须通过刘表的补贴来达成。
如果刘备有异动,或者要趁机做大,刘表把粮草一断,刘备就会很难受。
刘表考虑的很好,但刘备也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
一方面,他嘱咐关羽在坚守樊城的同时,能垦荒就尽量组织百姓垦荒。
另一方面,他交好襄阳世家的目的,也是希望获取襄阳世家的支持,从世家那边获取一个稳定的粮草供应渠道。
但这年月的世家,哪个不是老狐狸,谁会没事儿把家族命运押宝在一个连自己地盘都没有的人身上?!
荆州黄家算是跟刘备走的最近的一个世家大族了,但即使这样,黄家依然没有跟刘备彻底合作的意思,只是象征性的出了一笔钱粮,经由江夏黄祖的名义,赠给刘备。
因此,刘备回到新野后,一方面开始主持新野的防务问题,另一方面,也是专门回来,跟张溪和徐庶一起,商量关于谋取江夏的事情。
别看有了樊城在手,好像刘备已经有了一块相对富足的区域……实际上不是的。
樊城一直是襄阳的屏障,这些年一直被刘表当成襄阳的防线在经营的,这地方的百姓基本都已经被刘表迁去了襄阳,驻扎在这里的,基本都是军队。
一直要到后来曹操南下荆州,拿下襄阳后,有襄阳坚城挡在南面,樊城才会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可即使这样,樊城作为一座军事要塞的本质,并没有被改变,不然曹仁也不可能依靠它坚守了关羽的进攻一年之久,给徐晃击破关羽的机会。
把樊城当成发展基地,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不合适的,他并不是一个稳定的后方,也没有足够的百姓耕种。
樊城唯一的好处,就是依托樊城,可以沿汉水南下,快速沟通襄阳,南郡,以及江夏。
襄阳和南郡就不要想了,这些地方除非是刘表死了,否则绝对没有刘备插手的余地。
倒是江夏……没有樊城的话,新野沟通江夏就要走很大一段陆路,中间可能还要通过襄阳,但现在有了樊城,江夏的物资只需要顺汉水北上,就可以到达樊城。
虽然也很麻烦,江夏到樊城的这段算是逆流而上,但比起遮遮掩掩的走陆路,总是方便很多。
现在的刘备,开始对江夏动心了。
更何况,刘备也跟荆襄的黄氏家族聊过了,对于江夏黄祖,黄氏家族的人也多有不满……如果是这样的话,只要操作的好一点,也不用担心荆襄黄氏翻脸,说不定还能反过来受到黄家的支持呢。
第55章 拜师
其实刘备介入江夏最好的时机,应该是在今年春天。
当时黄祖遇到了张辽的突袭,连续丢了好几个江夏北部的县城,本人更是被打的狼狈不堪。
当时刘表是真的生气的,想要借此机会惩治黄祖,收回江夏的。
在刘表看来,你损兵折将可以,但丢地失人是绝对不行的……那几个县到了曹操手里,还有夺回来的可能么?!
那丢的,可都是他刘表的土地和百姓啊。
但可惜,刘表也只能这么想想,他跟黄祖虽然是名义上的统属关系,但实际什么样,大家心里都有数。
再加上荆州世家内部对黄祖的态度也不一致,比如说蔡家就不同意对黄祖用兵,再加上黄家的竭力反对,所以这事儿最后不了了之。
而之后,黄祖重新稳住了江夏的局面,刘表除了继续掺沙子之外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更别说现在距离江夏还挺远的刘备了。
所以刘备虽然对江夏动了心,回来跟徐庶还有张溪一起聊了好几天,依然没有找到太好的突破口。
硬打是不行的,就凭刘备手里的这些兵将,还没有正式的名义,也没有刘表的背书,刘备根本不可能对江夏用兵。
所以必须是用计策。
最好的谋划,就是江夏再出点什么事儿,黄祖难以招架不得不向刘表求援,而这时候刘备主动推荐公子刘琦领军,自己从旁协助……说不定能通过公子刘琦的手控制住江夏。
这是明面上的功夫。
而暗地里呢,刘备需要跟荆州黄氏达成一致,支持他在局面稳定下来后掌控江夏……没有荆州黄家的支持,刘备即使控制了江夏,也没法在江夏立足。
而这一切最直白,最简单的方式只有一个——请诸葛亮出山。
如果能请动荆州黄氏的女婿诸葛亮出山辅佐,某种意义上就给出了外界一种信号,那就是荆州黄氏跟刘备全面合作。
到了那个时候,荆州黄氏如果不想两面受气的话,应该会选择支持刘备的。
毕竟刘表压根不待见荆州黄氏,看看黄祖和刘表的关系就知道为什么了。
所以嘛,刘备打算,三顾茅庐,再请诸葛亮出山。
不过不是现在,毕竟现在马上就要过年了,没有谁大过年的还找上门去跟人家谈公事的。
刘备跟徐庶约好,这次提前通知诸葛亮,就说刘备会在三月初一的那天亲自上门拜访诸葛亮,甚至还专门下了拜帖……这诸葛亮要是再不在的话,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至于中间这三个月的空闲期,刘备打算一方面整理军务,另一方面……得过年。
军阀也是要过年的嘛,不能一年到头就想着怎么用兵打仗啊。
而到了过年的时候,照例还是放长假,不过今年的长假,张溪不用自己一个人过了。
过年前三天,张溪还是跟去年一样,该拜访的人要去拜访一下。
虽然对村老很有看法,认为对方人品道德有问题,但终究没有翻脸,过年的礼节还是要尽到的。
去完了村老家,照例拜访了邓夫人家,说些过年好的话,放下礼物就走,依然没有说上几句话,也是为了避嫌。
再然后又去了城里,左将军府上,张飞府上,赵云府上,糜家,寇家……一连三四天,张溪都是在拜年的事情上度过的。
等终于空闲下来了,张溪又赴了几个约。
先是寇封邀请的张溪,一起在寇家参加了一顿家宴。
刘泌和寇母都在场,现在的张溪和寇封,真的可以说是“登堂拜母”的交情了。
接着是张飞请张溪帮忙,说是要跟赵云营中将士要进行一场蹴鞠比赛,让张溪帮忙去出主意……这个军中嬉戏的游戏,终于从张飞营中传到了赵云营中了。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