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页(1 / 1)

加入书签

('

如果是这样的话,倒是还好,但周瑜总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而很快,周瑜这个不详的预感实现了。

江陵城城门再次打开,又有一支骑兵从江陵城中冲出来,领头的,还就是江陵守将,曹仁。

这个该死的曹仁,他还有骑兵可用。

第129章 攻城(一)

江陵城下的攻防,最终在夜幕降临之下,落下了帷幕。

这场仗,江东方面和曹军方面,都损失不小,但也都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周瑜没想到曹仁居然隐藏了一支骑兵,在关键时刻出击,接应走了牛金。

而曹仁同样没想到,自己派出去作为策应的两翼骑兵,居然遭到了江东军近乎毁灭性的打击。

白天,曹仁看明白了场面上的局势,知道周瑜围攻牛金营寨是为了引自己去救援。

但曹仁错估了周瑜的目的,他以为周瑜是想以牛金营寨为饵,逼自己在车阵前方野战,好想办法击破自己率领的骑兵。

曹仁必然不能如周瑜所愿啊。

因此,曹仁先派出骑兵佯攻江东军两翼,调动江东军的防守阵型向两翼调整,而自己则率领一直没有动用的五百骑兵在中路空虚的时候杀出,如果可能的话,从中军杀入,杀个人仰马翻的,这样说不定还能一举击破江东军,逼迫他们退兵。

最不济,也可以救出牛金的同时,保留自己的这一千五百骑兵部队,为将来守城保存实力。

可曹仁没想到的是,两翼的江东军并不好啃,几乎是用人命在拖延时间。

而且他更没想到的是,因为张溪的临时建议,张飞居然在把车阵拆分的时候,手头还藏了一支两百人的预备队。

就是这一支预备队,在中路空虚的时候第一时间结阵,阻挡了曹仁中路突进的路线,给周瑜争取到了中路调整军力部署的时间。

当时曹仁就知道,自己冲击江东军中军的计划泡汤了。

周瑜不是白痴,曹仁的底牌这时候已经彻底暴露了,这种时候周瑜肯定会加强对中军的防护的,靠五百骑兵冲进去的话,搞不好就是去送死的。

所以曹仁当场改变了计划,绕过张飞临时组建的车阵,转向了牛金被困的营寨,只要能救回牛金的这一千士卒,也算是成功了。

曹仁计划的很好,但周瑜也不是白痴,他的临阵应变能力可比曹仁要强的多。

周瑜一看到曹仁领骑兵出城,就意识到情况会变得这么复杂,自己的中军会有危险。

但周瑜看到了张飞军临时阻挡了一下曹仁的骑兵行进路线,逼迫曹仁往牛金营寨方向去了,顿时就知道了曹仁的打算,同时也在心里做出了决断,接着立刻做出相应的指挥。

周瑜命令张飞的车阵继续往两翼移动,尽快结阵阻挡两翼的骑兵。

但这个时候,原本隐藏着的弓弩兵也不用再隐藏下去了,快速的往两翼移动,到达射击位置后别管车阵是否也到位了,直接就射击。

而牛金的营寨,周瑜的命令是——陈武潘璋领军就地结阵,阻挡曹仁骑兵和牛金汇合。

换句话说,周瑜根本不管曹仁是不是要接应牛金,能不能突破自己的围攻军队,他的目的就是跟曹仁拼速度和时间。

只要曹仁没有接应走牛金,那么两翼的策应骑兵就不会轻易撤退,不然中路曹仁就会有陷入包围的危险。

周瑜现在的目的,不是中路的曹仁和牛金。

牛金还好说,都是步卒,留下牛金的难度真不大。

但曹仁是骑兵,靠江东军的这些步兵是没办法把曹仁也留下来的。

因此,周瑜迅速做出决定,对中路的曹仁和牛金以牵制为主,现在的目的,是把两翼的这些策应骑兵,统统给留下来。

弓弩兵的转移速度到底比车阵快,而且一到位之后就开始了射击。

先是蹬弩发威,但目的不是杀伤骑兵,而是飞过了骑兵的头顶,用大量的箭矢截断了骑兵后退的道路,逼得骑兵只能往前突破步兵的阻拦才能有出路。

接着就是弓弩手发威,这次是瞄着骑兵去的,不管人马,全部射击。

曹军负责攻击两翼的骑兵,大部分都被这样的箭矢打击给逼得只能向前突进,少部分脱出箭矢射击范围的骑兵也不敢再往里面闯,只能暂时先撤军回城。

而在箭矢攻击范围内的骑兵,一边利用机动性规避射来的弓弩箭矢,一边打算突破面前步兵的拦截……本来不难,毕竟骑兵的冲击力和机动性本身就是步兵的天敌。

但很快,随着张飞指挥的车阵到位,江东军步卒后退,骑兵们发现,自己已经被带入到了一个箭网包围的地方。

往前冲,冲不破车阵的阻挡,往后退,那是直接往蹬弩的箭矢上撞……进退失据,左右为难。

很快的,骑兵中就发生了冲突,有人想往左边走,有人想往右边撤……这在战场上形成的后果就是阵型凌乱,互相冲撞。

骑兵不能停,也不能乱,一旦停了就没有速度优势,一旦乱了,那就是一个个的箭靶子。

界桥之战里,公孙瓒的骑兵就是这么完蛋的……但凡这些骑兵能顶着伤亡冲破那八百盾牌兵,先完蛋的一定是袁绍军。

但可惜,是骑兵先乱了,然后就成了弩兵的活靶子。

现在同样的,曹仁的骑兵也乱了,冲击两翼的骑兵就在这样的的情况下损失惨重,只有少量骑兵运气好,冒死突出了箭矢包围网。

而江东军虽然在两翼获得了不小的战果,但在中路的战斗中,却收获了失败。

五千人的江东士卒,拼尽全力也没有截住曹仁的五百多骑兵,被曹仁冲破了阵型,接应走了牛金营寨中的一千多步卒。

这一战,双方都有收获,但双方也都有损失……仔细算下来,曹仁的损失还要大一点。

曹仁不仅失去了江陵城外作为支点的所有营寨,骑兵也损伤过半,现在只有七八百骑兵可用。

而江东军虽然消灭了曹仁不少的骑兵,但是并没有消灭曹军有生力量的牛金军,自身还被骑兵突击的伤亡了两千多人。

此战以后,双方都有些心惊肉跳,一时间默契的进入了休战期。

周瑜是要考虑更好的攻城策略,避免更大的损失,毕竟曹仁手里的骑兵还够组成一个骑兵突击集团的,在南郡这个地方,面对的还是没有骑兵的江东士卒,曹军骑兵的优势太大了。

而曹仁现在手头的骑兵已经不多了,他也察觉到了周瑜就是想要灭掉他的机动力量,所以轻易的不敢再次出城挑战,只能龟缩在江陵城加固城防,准备接下来的攻城战。

至于张飞和张溪……这俩没事儿的时候,又缩在营寨里不出来了。

这次张飞率领的江夏军损失也有,但基本都是曹仁的那五百骑造成的。因为是临时布阵,车阵没有做好完全的准备就遭遇了曹仁军的突袭,伤亡了一百多人。

但比起江东军,张飞的这些损失也确实不算什么,再说上阵打仗,总不能一直要求零伤亡嘛。

更何况事后周瑜为了表达对张飞军中路及时拦截的感谢,特意调拨了两百士卒过来补充江夏军的损失,张飞也不好说什么。

伤亡在可接受范围内,周瑜也很会做人,那么张溪和张飞也不好再跟人家计较什么,显得小家子气。

双方暂时休战了,那么张飞和张溪也继续关起门来,继续“上课”。

大约过了十天左右的时间,两人再次被周瑜叫去开会了。

这次不是单独接见,而是正经的军议,周瑜要开始布置正经的攻城任务了。

之前算是野战,所以所有的军队都是聚在一起的,将领们也都在。

接下来是要分兵包围各个城门,周瑜因此要做出相应的部署,分配各门攻击的主将。

攻城这事儿,怎么攻打,周瑜会参考张飞和张溪的意见,但具体到下面怎么执行,就不需要张溪和张飞的客军参与了。

因此,周瑜的攻城计划里,是把江夏军作为预备队来使用,平时的任务就是在中军外围负责策应警戒。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