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页(1 / 1)

加入书签

('

曹仁犹豫着,焦躁着,但很快还是决定,把自己手上最后的预备队,一千士卒投入到了中军中去。

这么一来,终于抵挡住了张飞军的进攻,而且隐隐的,还有一丝要压制回去的意思。

这让曹仁再次犹豫了……要不要沿着中路,往前推一波?!

第134章 江陵决战(二)

曹仁观察着战场上的形势变化,陷入思考。

现在的形势,跟他之前预计的相差不大,虽然中路军一度受挫,但投入了一千人预备队之后,中路军反而有反杀的趋势。

如果现在往前推进一步,应该能争取到不错的主动权,甚至有可能带动左右两翼的攻势,让局势变得对自己更加有利。

可曹仁担心的是……张飞军并没有全部出动,目测还有五百人左右,依然倚靠车阵做防御状,而周瑜的中军,不仅是设在西门外的那个土坡之上,现在依然还有一千多人防卫。

曹仁的计划,是在战场上尽量的消耗孙刘联军的兵力,消磨士兵的士气,等到江东军精疲力尽的时候,派出骑兵突击,争取一举击溃周瑜的中军,如果可能,生擒或者击杀周瑜,就是最好的结果。

如果现在就派出骑兵的话……不说张飞军的五百人车阵防御,就说周瑜的中军,设在土坡之上,骑兵要进攻那就是仰攻,如果还有一千士卒的话,光是射箭就够骑兵喝一壶的,周瑜也有足够的时间可以调集张飞军回援。

因此,曹仁决定,继续等。

曹仁的依仗,除了骑兵,还有一个——曹军士卒的战力。

诚然,江陵城的守军大多是收拢的赤壁之战的溃兵,以原本的荆州兵为主体,但其中也有不少原本曹操从北方带来的精锐。

这次决战选出来的一万士卒,是曹仁以北方曹军为骨干,重新整编过的士卒,战斗力即使比不上自己的中军精锐,但也不会比对面的江东军弱。

别的不说,装备上就有差距。

这年月士卒的覆甲率是不高,但江东军的那个覆甲率,比起曹军来说更是惨不忍睹。

如果说曹军普通士卒好歹有个皮盔,有块皮甲挡一下胸前的话,那么江东军基本就是穿一身麻布军衣,就算是有防护了。

至于精锐就更别说了,曹军精锐基本还能保证半套皮甲防护,到了江东军这边,只有周瑜的中军有木甲或者竹甲,其他的江东军将领的亲兵都不一定能置办的起这些甲胄。

装备上有差距,实战经验上也有差距。

不管是曹军北方士兵还是荆州本地士兵,曹仁选择的都是步兵,而且有丰富的陆地野战经验。

而江东军呢,最精锐的士卒是水军,能做到令行禁止,服从号令的也是水军,周瑜就算要用陆军来决战,兵员素质也不允许,必然也是水军陆军夹杂的一支军队。

曹仁相信,即使在一开始的时候,江东军凭借将领指挥的差距暂时占据了上风,但继续僵持下去的话,形势就会发生反转。

这个时代的战斗,终究还是靠士兵搏命决出胜负,兵员素质和训练水平,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而实际的形势发展,也确实跟曹仁的预料一样。

江东军一开始在两翼,依靠吕蒙和凌统的指挥,短暂的压制了牛金和陈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曹军渐渐扭转了劣势,开始有反过来压制江东军的趋势。

周瑜自然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三番两次的派出自己的中军卫队,加强两翼的进攻。

这让曹仁大喜过望。

这个周公瑾终究是犯错了……添油战术,兵家大忌。

曹仁继续在等,等周瑜继续抽空自己的中军卫队,到了那个时候,自己的骑兵就可以直接突袭周瑜军本阵了。

到了那个时候,哪怕是仰攻,六百骑兵也能轻易击破周瑜空虚的中军。

周瑜依然在调度,三两次的救援两翼之后,周瑜已经把自己的中军给调度到只剩下三百人左右的防御。

曹仁却依然在等,没有任何着急出击的意思。

周公瑾已经给自己“创造”了这么好的进攻条件了,曹仁当然想着要利益最大化。

如果现在派出骑兵,固然可以突入周瑜中军,但张飞的后军五百“乞丐军”还在,如果他们快速回援的话,骑兵可能还会被阻挡一下,这样周瑜就有可能从两翼调军回援。

虽然这样会导致两翼崩溃,曹仁也能获胜,但估计是不可能生擒或者击杀周瑜了。

曹仁在等,等一个可以一劳永逸,一举解决孙刘联军围城的机会。

为此,曹仁当即下令,自己的中路军往前推移,尽可能的压制和杀伤张飞派出的前军,逼迫张飞率领五百人后军支援。

三千人对五百人,还杀了快半个时辰了,张飞再不救,那这五百人就直接交代在战场上吧。

而张飞和张溪嘛……看着周瑜一步步的调空自己的中军,又看到曹仁开始加大中路攻击力度……对视一眼,叹了口气。

“这个周公瑾,当真料事如神……可惜就是个疯子!”张溪嘟嘟囔囔的吐槽着。

倒是张飞叹了口气,说道,“周公瑾终究是一世豪杰呐……事已至此,我等依计行事便是。”

张溪却微微摇头,说道,“此事太过冒险,周瑜不顾一军主帅安危,以身为饵,终究不妥……我还是留一百人在此驻守,以防万一,三将军率四百人出击,可否?!”

张飞哈哈笑了一下,说道,“曹仁,匹夫尔,四百人足以……元长尽管在此守卫周都督,且看俺去取那曹仁狗头!!!”

说完,张飞翻身上马,打开车阵小门,率领四百士卒杀出,支援前军。

而曹仁一看张飞军杀出,大喜过望,立刻摇旗发令,让后军骑兵出击,先从西南方向的侧翼杀入敌阵,然后直冲周瑜本阵。

骑兵有六百人,而周瑜的中军只有两三百人,而且还都是步卒,这场仗,怎么输?!

曹仁的骑兵入场,当即在战场上引起了一阵骚动。

骑兵的冲击力在这个时候体现的淋漓尽致。

战场西南面,是吕蒙指挥的军队,可这个时候的吕蒙被牛金缠住了,根本没法分兵做出有效的防御措施,骑兵来的又快,吕蒙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左翼被杀了一个对穿。

牛金一看骑兵出现,当即明白是曹仁发动了总攻,立刻指挥全军,全力纠缠住吕蒙的士卒,不让吕蒙快速回援。

可出乎牛金预料的是,吕蒙这个时候并没有快速收拢兵力,且战且退的去救援中军,而是也加大了进攻力度,一时间还压制住了牛金的进攻部队,逼得牛金不得不重新部署,以防御为主。

右军的凌统反应稍微慢了一些,毕竟凌统不可能第一时间观察到骑兵入场,但等凌统发现骑兵入场后,也没有第一时间回援,反而也是加大了进攻力度,甚至差点就杀到陈矫面前,斩杀陈矫了。

牛金和陈矫显然知道骑兵出现意味着什么,但他们不理解的是,对面的江东军难道没看到么?!

拜托,你们的中军现在空虚的很,周瑜身边只有三百亲兵护卫,你们不回援就算了,怎么还加大进攻力度的?!

你们难道真的不管你们主帅的死活了?!

牛金和陈矫不能理解江东军的反应,但他们现在没时间思考这个,江东军的攻势太猛,他们必须全力指挥曹军防守才行。

而曹军骑兵的速度也确实够快,很快的就冲到了周瑜的中军附近。

现在的周瑜,却是一点都不慌,甚至嘴角还有一点冷笑。

“点火!挥旗命令全军,不计伤亡向中路集结,擂鼓出击!!!”

周瑜依然冷静的下完了所有命令。

随着周瑜的令下,先是中军的营地外围,猛然间的冒出了一堵约一丈厚的火墙,而且这个火墙还彻底环绕了周瑜的中军营地,把周瑜和三百亲兵都给包围在了火墙之内。

火墙之外的曹仁骑兵刚刚赶到,一看到突然冒出来的火墙,都有点傻眼。

周瑜的中军营地设在西门外的小土坡上,本身骑兵进攻就得爬坡,已经是相当不利的进攻条件了。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