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页(1 / 1)

加入书签

('

小八不说话,一脸含羞带臊,但依然可怜巴巴的看着张溪。

张溪无奈,继续说道,“最近的情况我是不太清楚,但在新野那会儿,小七宝和小七虽然经常斗嘴吵架,但没事儿也经常给我们狗粮吃……你就没想过,哪天你也能遇到这样的人?!”

小八继续不说话,但眼神已经告诉了张溪答案。

这下张溪彻底无奈了,只能说道,“行吧,那我就给你一个承诺吧……两年,两年后,如果你还是跟现在一个想法,那你就来我房里找我,我绝对不推你走……现在不行,现在你才十六岁,别闹。”

“主人,我已经长大了!”小八这次终于鼓足了勇气,先低头看看胸前,然后坚定的说道。

这个不用你说,我也看到了,但问题是……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生理问题,我跟你讲啊,你这个年纪的女孩子,虽然说有些地方长大了,但有些地方还没有完全……”

嘛,这一顿忽悠,把张溪脑子里为数不多的生理卫生知识都给榨干了,总算也把小八给糊弄过去了。

小八终于同意,她可以再等两年,但作为侍女,小八坚持要求,只要不是她不能出现的场合,否则张溪必须带上她。

比如说像这样的出巡,比如说在家里张溪要读书写字,都必须是她来伺候。

倒不是小八有什么独占欲,主要是小八想借此证明自己的存在感,证明她并不是不被主君在意的侍女。

张溪自然答应……只要不是现在就摸上自己的床,自己绝对答应。

真不是张溪矫情,这年头为啥生育率低,孩子夭折率高?!

这个年代的人不清楚,张溪作为一个穿越者,还能不清楚么?!

等等又不会死人。

好不容易把自己的侍女给糊弄好了,张溪这才上床睡觉。

第二天一早,起床上路。

这次巡查,从郡治西陵县开始张溪一路上要巡视整个江夏郡的十三个县城,而时间只有一个月,非常的紧张。

因此,张溪规划了一下,先从西陵县开始,往北走,巡视江夏北方三县,然后顺汉水南下,去安陆,竟陵等西方数县转一圈,最后顺长江而下,去邾县鄂县,最后一直到下雉和蕲春,然后再回夏口。

这一路上,除了北方三县是走陆路,从蕲春回夏口是逆流而上,其他的都是顺流而下,能省不少时间。

第一站是江夏曾经的郡治——西陵县。

虽然现在江夏郡的中心已经转移到了夏口,但西陵作为老牌的郡治,繁华程度依然是整个江夏郡最高的地方,又几乎没有受到战乱的影响,人口密度和耕地面积都比较广阔。

西陵县原本是郡治,不设县长,本归刘琦管辖。

但刘琦意外病故,刘备屯兵夏口,后来又去了荆南四郡,所以给西陵县也派来了一个管事的官员。

这位吧,还挺熟悉的——简雍,简宪和。

简雍是左将军府属官,性质相当于刘备的私人秘书,并没有地方官职在身,因此他管辖西陵县,就是临时管一下而已。

而简雍作为刘备的同乡好友,这么多年跟随刘备颠沛流离,始终不弃……张溪面对这样的人,自然不可能真把自己当上官,还是以后辈礼拜见了简雍。

简雍倒也没有摆架子,本来他就是那种平易近人的性格,非常热情的招待了张溪。

简雍自己很清楚,自己的才能有限,也就嘴皮子比较利索,比较适合帮刘备跑跑腿啊,或者有个什么重要客人来了,他帮着一起陪饮一下而已。

刘备缺人的时候,简雍还能硬着头皮当个谋士,治理个地方,但现在刘备不是不缺人了嘛,所以简雍也就乐得清闲。

这次来西陵当临时的管事,那也不是因为简雍的才能,只是西陵县要有一个刘备集团的代表来撑场面。

而且西陵这个地方作为曾经的郡治,多年发展下来,各方利益和城镇规模都已经比较固定了,并不需要多么大力的发展,外人一时间也难以撬动这些世家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

这种地方,不需要怎么费心费力,让简雍来临时顶一下,但也不是什么困难的差事。

简雍招待了张溪,顺便在酒席上就把西陵的那点事儿跟张溪介绍完了,之后就是跟张溪讲述了一些西陵城的风貌,哪边的雪景比较美,哪边的山谷比较幽静,哪个青楼的……咳咳,纳税比较多。

一顿酒宴招待后,张溪回到了住处,隔天就跟简雍告辞,启程前往江夏北三县。

张溪本来也没打算在西陵多呆,西陵县是郡治,一郡之重,这里的利益关系已经固定了,而且从账面和税收上看,西陵县上缴的财税也是最多的,现在如果要硬查,真查出些什么大事情来,大家都会很难看的。

毕竟江夏郡的地头蛇是黄家,而黄家嘛……没办法,现在还算是刘备集团最大的支持者和金主。

而且郡治所在,世家大族也是要脸面的,不可能在这种地方搞的太过分,百姓生活多少还算过得去,张溪也就没想找这个麻烦。

张溪真正的重点,是在周围的地方上。

第149章 蕲春

西阳县,轪县,鄳县,为江夏北三县。

这三县东南就是大别山,大部分土地都靠近大别山支脉,地理位置比较偏偏,山地比较多,土地可耕种面积比较小,在册人口数量也不多。

其中西阳县在北三县中算是比较繁华的一个县城,因为西阳县偏南方一点,距离西陵比较近,再加上在蕲水以西,有比较丰富的水资源,因此发展的算是三县中最好的。

这三个县,在三年前的时候被张辽从汝南出兵偷袭,占据了大半年。

后来张辽撤走,但也带走了一部分的人口和府库财物,黄祖补了好久的窟窿,一直到现在,北三县的窟窿依然没有补完。

北三县依然是属于人少地少,农业不振,民心不稳的阶段。

张溪进入了北三县,就没少听说北三县的山林中隐藏着强梁巨盗的,这里的治安情况真的是相当的糟糕。

这点,张溪拿小本本给记下来,等回了夏口,请关羽调兵,好好的把这个地方给平定一下。

没有安稳的环境,谁能安心生产?!

当然,这只是一点,最重要的,还是人口和耕地不足的因素,造成了北三县的动荡。

其实关于这一点,张溪也是实在不能理解……跟随刘备跑到汉津口的那七八万百姓呢?!

刘琦当初要走了这些百姓,说是要充实江夏人口,这都充到哪儿去了?!

就算其中可能会被世家瓜分一部分,但即使是黄家,在江夏一地,也吃不下这么多的百姓丁口吧?!

再说黄家也没这个胆子吧。

张溪在北三县花了足足半个月的时间,拿着户籍图册和地形图册,认真的核对了三县的人口和可用耕地,巡查了水利设施,考教了市官,铁官等人,顿时觉得一阵焦头烂额。

江夏北三县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多到这地方连世家大族都不太愿意过来兼并土地,也就是刘备阵营里的某些人,因为刘备管的严,也实在争不过本地世家,这才把手伸到北三县来。

对于这些人,张溪是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依然记在小本本上,回头跟这帮人算账。

张溪不是不想为民请命,也不是不想装逼过瘾……现在是乱世,山里的盗匪可不少,地方豪强也不是你亮出身份就会乖乖认罪的人。

张溪只带了三十个卫士,身边还跟着小邓艾和小八,可不想莫名其妙的遇到一些山匪抢劫什么的……虽然不怕,但也麻烦。

巡视完北三县,张溪启程,前往江夏西部的诸县巡视。

江溪西部诸县倒是没有受到多少战乱影响,只有竟陵因为曹军中路军的攻击,受到了一点影响,但去年一年的春耕工作进行的还算顺利,今年丰收,百姓倒也过得下去。

当然,土地兼并的问题依然存在,水利设施也年久失修,但因为靠近长江大支流的汉水,问题显得也不太严重。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