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页(1 / 1)
('
在告知了具体原因后,张溪提出了自己这方的条件——江东必须出兵合肥,牵制曹操的军力,让曹操不敢轻易进攻汉中,也给刘备回军争取时间。而鲁肃和周瑜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惊讶。曹操如果真的屯兵二十万在长安,那么合肥的兵力肯定是会被抽调的。这个时候的合肥,确实兵力空虚,如果能趁这个时机攻破合肥,全据扬州,进而打开进军豫州和徐州,青州的跳板,对江东也有莫大的好处。如果合肥兵力依然充足,不好打,那么去合肥溜达一圈就能拿下两个郡,这个代价也不是不能接受。因此,鲁肃和周瑜点头答应了这个条件。然后,就是两个主君互相在协议上签字盖章,正式官方认定这个事儿。做完这些事情,刘备并没有急着立刻返回成都,而是领军先回了江陵,然后在江陵跟荆州守将们一起开了一个会,做出了一些人事上的安排。益州初定,刘备不可能一直呆在荆州,更何况曹操进兵汉中,刘备也必须回去。荆州,依然是保留了关羽守江陵,文聘守公安,徐庶镇守武陵和零陵的格局。只是呢,这次荆南之变,也让刘备发现了荆州守备上的一些问题,因此,刘备要做出一些调整。比如向朗,因为丢失了桂阳郡,虽然是江东偷袭不讲武德,但向朗的责任还是要追究的,不能继续委任他为太守了,所以刘备带着向朗一起回成都,看看哪个地方空缺郡佐官,让向朗补上。而零陵太守郝普,他的情况就有点复杂了。郝普没有丢失领土,甚至严格说起来,他还算是支援湘潭有功的。但这里面有个问题。当初徐庶命令郝普快速整军,救援在湘潭死守的潘濬和向朗,结果等徐庶自己率领武陵的援军抵挡湘潭的时候,郝普居然还没到。又等了大概五六天,郝普才率领零陵的郡兵抵达湘潭,为此徐庶非常不满。而郝普也没有给出让徐庶满意的回答,只是说自己整理军务,一路上也没有耽搁,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比徐庶这个路远的人还晚到。能为什么,这货根本不会带兵,也不懂得什么叫“兵贵神速”呗……他的行军速度还是常规的行军速度,而徐庶是一路急行军赶到湘潭的。从政务上来看,郝普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太守,在他的治理下,零陵郡这些年不管是丁口还是赋税,都有非常大的增长。但从军事角度讲,郝普不适合作为一郡最高军事长官。所以徐庶向刘备建议,由潘濬取代郝普为零陵太守,自己则兼任武陵太守,守备荆南。毕竟剩下的两个荆南郡县,已经是直接面临江东的威胁了,而从这次的事件看,江东也不是什么好鸟,如果继续让郝普这个只懂治民却不懂军事的人做太守,那零陵郡就太危险了。基于徐庶的建议,刘备思虑了一下,决定调郝普为成都令。职级虽然有些差距,但成都现在是刘备的都城,意义不同。而且郝普在成都当县令,晋升机会多,也只需要做好治理工作就行,不用操心军务,挺适合他的。相反,这次荆南之战中,潘濬的表现倒是让徐庶和刘备都是眼前一亮。长沙可是离的江东军的基地巴丘非常近的。可潘濬这个长沙太守在变生肘腋之下,虽然丢了郡治长沙县,却能及时收拢败兵退守湘潭,并且依靠手上的那点败兵死守湘潭,给徐庶调兵支援争取了时间……可见他有一定的军事能力。而且潘濬一直以来的政务工作做的也不错,最重要的是,这个人很刚直,非常对刘备的脾气,在跟刘备交谈过后,刘备不仅没有追究他失地之责,反而重新任命他为零陵太守,和徐庶一起镇守荆南。做完这些人事安排后,刘备跟关羽,庞统,法正,徐庶,张溪五个人,商量了一下荆州军务。简单来说,刘备要回益州去跟曹操争夺汉中,但仅靠江东出兵合肥来分散曹军注意力,有点不够。江东那帮人的德行,现在刘备是真的不抱希望了,他们去攻合肥,天知道是不是出工不出力。所以,荆州方面,刘备也需要安排一下。刘备希望在他进攻汉中的时候,荆州也发动攻势策应,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直接进攻襄阳。襄阳这地方对曹操来说太重要了,曹操如果知道襄阳被攻击,肯定无法全力以赴的跟刘备争夺汉中的。但因为两地相隔太远,刘备也不确定自己回到益州后,是不是能及时发动对汉中的攻略,所以这方面需要关羽见机行事,所以给了关羽类似“假节”的权利。这时候的刘备只是左将军,并没有正式给出“假节”这种权利的资格,所以只能是私下授予……虽然以刘备和关羽的关系,其实给不给都不要紧,但给了显得名正言顺一点。为了保险起见,刘备还特意交代,如果关羽有什么决定,可以先跟徐庶商议,如果担心进攻兵力不足,还可以指挥宜都太守孟达一起进攻。关羽一一应诺。刘备在江陵呆了十几天的时间,做完了这一切部署之后,这才让张飞领前军开路,自己率领中军随行,返回成都。而张溪则率领五千人作为后军,一直要等到周瑜率兵退回巴丘,孙权率兵退回豫章郡之后,才能坐船离开荆州,回巴东郡。当然,走之前,张溪也没忘了把孙尚香跟小暄暄给接上,一起回巴东郡去。刘备集团的规矩,没有北面曹魏集团那么严格。官员在外上任,不需要把家眷都放在都城内当人质的,所以嘛,张溪带着孙尚香一起回鱼复,倒也不算是坏了规矩。再说了,刘备不也是回了一趟江陵城,把步练师连同甘夫人一起接到成都去享福了么……张溪这叫有样学样。第229章 情势变化形势变化之快,快到让人眼花缭乱。建安十九年的五月,孙权出兵进攻荆南。六月,刘备闻讯,领兵进驻鱼复,汇合张溪、张飞等人,一起援救荆南。七月,孙权刘备各领大军,在荆南的湘潭和公安两地对峙,对峙时间差不多一个月。与此同时,曹操领兵出邺城,在八月初的时候,进屯长安。八月下旬,刘备跟孙权重新划界,缔结同盟协议,双方退兵。九月中旬,刘备率军返回鱼复,而同月,曹操派夏侯渊正式进军汉中。刘备在鱼复接到曹操进攻汉中的消息,一方面命令霍峻严守葭萌关,另一方面给张鲁亲自写信,让他如果不敌,可以退守汉中以南,背靠益州,继续坚守。而刘备也快速领兵行军,在十月下旬的时候,回到成都。而这个时候,张鲁已经丢失了包括阳平关在内的所有重要关卡城池,让夏侯渊包粽子一样的率军围困在了南郑。刘备二度写信给张鲁,让张鲁依靠南郑坚守,起码撑到明年开春后,这样刘备就会亲率大军,前往汉中接应张鲁,跟曹操决战。毕竟在刘备看来,他的大军刚刚从荆南回来,总不能不做任何休整就带着部队北上吧。就算刘备再着急,这么使用军队,军队也会哗变的。而且以南郑的城防,张鲁在汉中的人望,对手也不是曹操亲临,夏侯渊率领的凉州军团又是以骑兵为主,不擅长攻城……坚守半年左右的时间,在刘备看来是完全能做到的。所以刘备不得不耐着性子,在成都做休整,准备北上征战的战略物资。可张鲁接到刘备的信件后,顿时觉得刘备这个人背信弃义,把他一个人扔在南郑抵抗曹操,而刘备则在后面坐收渔翁之利。张鲁本来就看不上刘备,认为就是一个运气比较好的小人。再加上之前刘备取益州的事儿,确实不够地道,张鲁一直担心刘备所谓的支援自己,其实也是找借口进入汉中,然后自己就重蹈刘璋的覆辙。因此,张鲁想来想去,连退守汉南的想法都没有,在建安十九年的十二月,坚守了不到两个月的张鲁,在手下杨松和阎圃的劝说下,投降了曹操。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