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页(1 / 1)

加入书签

('

看到关羽,许褚还想上前近战,结果头一晕,腿一软,直接倒地不起,被两小兵捆吧捆吧的,押送到了二爷的面前。

二爷真不知道说什么好……堂堂虎痴,居然被两小兵给抓了。

安排人给许褚喂了一些吃食,让他恢复一下,然后许褚就变成了关羽的俘虏。

现在嘛,二爷开始考虑,到底怎么安排两人。

于禁嘛,虽然投降了,但于禁到底能不能值得信任,二爷心里也没有把握。

毕竟,曹操确实对于禁不薄,而于禁投降,也是以关平拯救曹兵降卒作为条件的,至少在短期内,不适合安排给他实际的职务。

所以,关羽的想法是,先把于禁安排到南郡,给他找个地方软禁下来,然后等到战事结束了,送于禁去成都,让大哥负责安排于禁接下来的具体职务。

至于许褚嘛……这是一个不会投降的人物。

真的,关羽曾经在许褚恢复一点力气后,去跟许褚聊过一次。

用许褚的话说,就是他深受曹操大恩,宁死不敢背叛,因此,许褚希望关羽能看在昔日的情分上,杀了他,以全名节。

关羽叹息了良久,最终没有再劝。

想想也是,曹操也许对外姓将领始终存在着一丝提防,但对于许褚这个宿卫,曹操是真的全心全意信任的。

要是连许褚都选择投降的话,那曹操做人就太失败了。

因此,关羽成全了许褚,斩杀许褚后,收敛尸体,准备等大水退却后,专门派人送往许都,交给曹操,由曹操来下葬。

虎侯许褚,就此陨落。

第305章 形势再变

安排完许褚和于禁之事后,关羽终于可以静下心来,思考接下来的应对方案。

攻取襄樊后,关羽也察觉到了,现在自己是防守有余,进攻不足。

而且曹操显然不会这么轻易的就放任自己攻占襄樊,肯定会趁着自己立足未稳之际,派出大军征讨,甚至还有可能亲自率领大军前来征讨。

当然,前提是曹仁能先解决宛城侯音的叛乱。

因此,关羽必须做好相关的应对。

首先,是把现在的荆州战况,写成书信,快马加鞭的让人送到汉中的大哥手里。

其次,就是通知南郡的王基和马良,收拢各郡兵力,做好随时支援襄樊战场的准备。

现在的关羽,手里一共有五万多人,其中有两万,是襄阳的降卒。

这些降卒并不能完全信任,一旦曹操亲率大军南征的话,关羽手里真正能信任使用的,依然还是自己从南郡带来的三万多士兵。

这点兵力,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关羽必须从南郡调兵。

可一旦从南郡调兵……关羽又想起来,潘濬转交的那些吕蒙的信件。

江东那边,真的没法让人完全放心。

因此,关羽也很犹豫。

南郡现在大概还有三万多的守军,其中一万人分布在零陵和武陵两郡,两万多人分别镇守南郡各处,其中就包括最重要的公安和江陵。

守军人数其实不少,足够应对江东可能做出的任何反应了。

只是关羽一旦要调兵支援襄樊战线的话,起码要抽调一万人以上,人数太少的话,对襄樊战场的防卫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关羽仔细盘算了一下,武陵和零陵的士卒是不能轻易调动的,而公安文聘手下的五千士卒也必须保持……那就只能从江陵和江陵以北的各县调兵了。

江陵城内原本驻守着一万五千人,关羽打算从江陵抽调五千,再从江陵北部的临沮,枝江,当阳三县,合计抽调五千人,总数一万人北上。

这样的话,江陵城内还有一万人,江陵城东南各县加起来也有五千人,虽然看起来很薄弱了,但如果防备江东发起突袭,拖延时间等待自己回援,应该问题不大。

但是吧……因为那个张元长总是在耳朵边念叨说什么江东不可信啥的,闹得关羽听多了,心里也有点犯嘀咕,生怕真就被那个乌鸦嘴的张元长给说中了。

所以关羽决定暂缓调兵的事儿,等大水退后,自己可以率兵进驻樊城了,跟张溪好好商量一下,是不是要调南郡之兵北上。

而同一时刻,汉中的刘备军,现在也面临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

自从刘备意识到自己不能凭借现有兵力快速攻陷阳平关,占据汉中之后,立刻向坐镇成都的诸葛亮发出了征召令,要求诸葛亮迅速组织成都的援兵以及粮草,快速增援自己。

诸葛亮在接到了刘备的动员令后,找来了新任蜀郡太守杨洪,询问他的意见。

说实话,这个操作,其实挺迷惑的。

作为刘备留守在后方的关键人物,诸葛亮居然在需不需要支援刘备的问题上,去咨询别人的意见。

但其实,熟悉蜀中情况的人,都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要找杨洪来询问这个事儿。

杨洪,字季休,犍为武阳人。

他和秦宓,可以说是目前益州派留守在成都的关键性人物。

黄权,吴班等益州派武将代表已经跟随了刘备去了汉中,他们的立场毋庸置疑。

但蜀中世家派的代表杨洪和秦宓,依然留守成都,他们的立场就不太好判断了。

诸葛亮拿着刘备的调令,来询问杨洪该怎么办,其实潜台词就是——主公要益州全力支援打赢汉中之战,你们这些益州本土世家,是不是愿意支持?!

益州的世家们都不傻,知道刘备即使打不赢汉中之战,短时间内曹操也进不了益州,他们终究还是要跟刘备合作的。

既然这样的话,支持刘备打赢汉中之战,取得拱卫益州的屏障,这样说不定对益州世家更有利。

起码不会时不时的承受曹军南下的威胁,避免战乱在益州本土发生,进而影响益州世家们的利益。

前几年的巴郡争夺战,巴郡的世家豪族们损失可不小。

至于主公是曹操还是刘备,其实益州世家们并不在乎,反正不管谁当益州之主,都离不开世家的帮助,否则根本无法在益州立足。

因此,杨洪的回答是:现在汉中之战到了关键时刻,就应该男参战,女运粮,发动一切可以支援的手段,支援刘备打赢汉中之战。

当然,什么男参战,女运粮,就是一个世家代表们用来表态支持刘备的形容词,谁当真谁是傻子。

诸葛亮也不需要益州世家们真的做到这样,他只需要益州世家们不在刘备打汉中之战的时候闹事,愿意提供粮草支援,就可以了。

有了益州世家们的保证之后,诸葛亮快速的调集粮草和援军,在蜀中名将吴懿的带领下,前往支援刘备。

刘备一方,在得到了支援后,继续展开对阳平关的围攻。

而阳平关内的夏侯渊,也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曹操率领十二万大军,进驻长安,随时可以西进汉中,支援夏侯渊。

只是呢,这时候的曹操,终于是接到了襄樊地区的战报,得知了关羽水淹七军,于禁全军覆没的事儿。

等过了没几天,曹操又见到了从樊城出逃,跑到长安的满宠,得知了樊城失守的消息。

曹操真不敢继续领兵往汉中去了。

上个月,曹操还在洛阳,接到了于禁的战报,得知于禁已经带兵救援了樊城,并且在跟关羽对峙的消息。

曹操的想法很简单,樊城是坚城,守城的满宠手里有一万人,而于禁又带去了三万人,哪怕于禁和满宠都不是关羽的对手,但关羽想要击破这两人,占据樊城,难度终究是太大。

毕竟关羽出兵,撑死也就三四万人而已。

曹操纵然相信关羽是当世名将,但曹操也相信于禁的领兵水准,以及自己麾下士卒的战斗力。

所以,在得到于禁已经抵达樊城战场的消息后,曹操就带领剩下的十二万人开始启程,准备前往长安坐镇,支援夏侯渊。

在向长安行军的路上,曹操虽然也接到了于禁的“请罪”文书,表达了于禁和许褚不合的事儿,但曹操认为,于禁是一个识大体的将军,许褚虽然性格憨直,也不是那种不懂事的人。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