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页(1 / 1)

加入书签

('

几个外在因素加起来,吕蒙确实是有病在身,而且不是一天两天了。

但这些小病小灾的,根本不是什么大问题,吕蒙之所以要生病,完全是为了掩人耳目,为了秘密回到建业见孙权,劝说孙权进攻荆州。

现在的关羽,水淹七军,攻破樊城,那么身后的襄阳就是孤城一座,早晚要被攻破的。

这么一来,荆州之地的精华部分,就全部被刘备集团给占据了。

江东只能占据一些边角料。

这是不应该的。

要知道,赤壁之战前,那个刘备可是连个容身之所都没有啊,江夏严格说起来也不是刘备的,他只是寄人篱下而已。

结果呢,赤壁战后,江东出了死力,击退了曹操,可好处全让那个刘备给吞下去了。

现在刘备却已经占据了荆州最精华的部分,而江东只能得到一些边角料,凭什么?!

再一个,他刘备不许江东去夺西川,他自己却去夺取了,而且之前说好了拿了西川就分荆南两郡,到最后说话不算话,咱们拿了长沙和桂阳,他还领兵过来争夺,凭什么?!

像这种前后不一,言而无信的人,咱们还有必要跟他们做盟友么?!

而且从军事的角度讲,一旦刘备跨据荆益二州,占据长江上游,那么咱们江东就完全在人家的兵锋之下了,人家想什么时候进攻咱们,完全看人家的心情,这种朝不保夕的日子,真的是主公孙权想要的么?!

大概就是这些意思吧,吕蒙跟孙权密议了很久,终于把孙权给说动了。

说真的,这些年孙权确实觉得非常的不平衡。

当年赤壁一战,是你刘备求到我们江东的头上,要是没有我们江东出兵抗曹,你刘备早就让曹操给灭了。

等到击退曹操后,刘备这家伙东一口,西一口的到处蚕食,反倒把荆州的大部分土地给吞了下去,江东除了一个南郡外,就没有拿到任何好处。

如果不是曹操势大,当时鲁肃又坚持,孙权早就想问问刘备,你凭什么占据荆州大部,就给我们一个南郡?!

后来呢,因为鲁肃的力主和周瑜的同意,最终两家换地,虽然吃亏了点,但考虑到不用直接面临曹操的压力,孙权也就同意了……但凭什么不让我去取益州,只能你去拿?!

之后的事儿就更别说了,想起来孙权就一肚子的火。

站在孙权的立场上,确实很讨厌刘备,如果不是刘备这个人横亘在自己面前,说不定现在占据荆州,全取益州,占据半壁江山的人就是自己了。

当年鲁肃给自己设计的战略,就已经实现了。

这样不管是北上跟曹操争雄,还是割据长江以南自守,进退有据,轻松惬意的很。

现在好了,自己这么多年只有小半个荆州在手,淮南打了四次依然没有打下来,虽然一度看到了进军青徐的希望,但这个希望很快就破灭了。

所以啊,孙权现在也在考虑,自己是不是一定要跟刘备联合。

现在刘备在打汉中,关羽占据襄樊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如此放任继续刘备坐大,自己又不能突破淮南一线进军青徐的话,那自己岂不是要被憋死在江东了?!

这个肯定不行。

因此,孙权密令周瑜张昭两人,过府议事。

孙十万终于决定,他要背刺了。

第307章 吕蒙的计划

周瑜和张昭,再次急匆匆的赶到了孙权的府邸。

两人在见到对方的一刹那,基本都可以断定,这是孙权要做出重大决策了。

不然不至于同时把两个人都叫过来。

而孙权也没有让周瑜和张昭失望,一上来就放出了一个炸弹——他要跟刘备翻脸,进攻荆州。

把周瑜和张昭找来,就是为了分析一下这件事的利弊。

周瑜和张昭对视一眼,心里一阵不痛快。

你这个当主公的人,都已经做出了决定了,还叫我们来分析利弊……分析个毛线啊。

分析完了你能听么?!

这些年呐,孙权不停的在做着各种安排。

军中,孙权让宗室将领出任要职,又提拔了不少的年轻将领上来担当重任,降低周瑜在军中的影响力。

政务,孙权跟江东世家进行的合作,提拔了不少江东世家的人来担任郡官佐史,分薄了张昭手里的权利。

张昭和周瑜都能明白,这是孙权为了加强自己对江东的控制权所做出的改变,这两人也没有那种大权独揽的野心,所以孙权这么做,两人也没有任何的不满,相反很配合孙权。

但现在的这个情况,孙权在已经做出决定的情况下,把两个人找来询问意见,已经是有点独断专行了。

当初那个谦虚问策的孙权,这几年已经越来越少出现了。

所以嘛,张昭和周瑜对此都非常的不满,甚至张昭直接拱手,对着孙权说道,“主公既已决议,还需询问老臣作甚?!”

说完,张昭直接转身就走,一点面子都不给孙权。

孙权也是吃了一惊,脸色变幻不定……但最终没有阻拦张昭,直接任由张昭离开。

周瑜一看孙权对张昭都是这个态度了,心里想说的那些话,顿时又咽了回去,重新整理一下再说。

孙权没有挽留张昭,但却热情的招待了周瑜,并且把吕蒙给叫了出来,跟周瑜见面。

周瑜一看到吕蒙居然出现在了孙权的府内,顿时就知道,今天这个事儿,八成又是这个吕蒙搞的鬼。

有时候吧,周瑜都不知道这个吕蒙到底是怎么想的,是不是跟刘备有仇,怎么就这么执着于跟刘备翻脸呢?!

但张昭那个事情就在眼前,周瑜大概也明白现在孙权的心意,有些话,已经不能太直白的跟孙权说了,必须讲究方式方法。

有一说一,周瑜不喜欢这种方式,但……现在的情况,真的没办法。

而吕蒙出现后,在孙权的示意下,对着周瑜解释一下为什么要背刺刘备,以及现在的时机多么的出色。

周瑜耐心的听着,然后心里拼命的腹诽……吕蒙是脑残了么,居然会觉得现在是背刺的好时机?!

关羽不是无脑莽夫,那个张溪更是难缠,他们俩北上进攻襄樊,会不给自己的后路做好妥善的安排么?!

吕蒙怎么就能从关羽和张溪同时北上进攻襄樊这一点,得出现在南郡守备空虚,两人无暇他顾的结论来的?!

公安的文聘,武陵的徐庶,你吕蒙就有把握一定能打得过么?!

在周瑜看来,现在根本不是背刺荆州的最好时机,相反,现在应该是北上进攻合肥的最好时机。

确实,现在孙桓和孙瑜两位宗室将领在合肥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被张辽和乐进抵挡在合肥之外,但这两人到底还算领兵有方,自己又没吃什么大亏,兵力建制都还算完整。

现在曹操被困在长安两面为难,既不敢大举支援汉中,有不敢轻易南下进攻关羽,正处在一个相当尴尬的境地,他根本没有办法跟上次那样,亲率大军来支援合肥。

如今的情势下,曹操为了防备关羽偷袭许都,估计连汝南的士卒都不敢轻易调离,能支援张辽的,大概就只有在徐州的臧霸了。

可臧霸这个人,一直就不算太安分,在徐州一地,隐隐也有割据一方的意思,这种人,是不会轻易为曹操卖命的。

这时候只需要派出一支水军偏师,从水路佯攻广陵,那么臧霸必然会借口徐州不稳,然后拒不出兵救援合肥。

这时候的合肥,才是真正孤立无援的时候。

而一旦打下合肥,有了北出的通道,那就只需要坚守合肥,厉兵秣马,操练士卒,坐观曹刘大战就好。

至于荆州,暂时先别动,时机还不到。

一来,维护跟刘备的盟约,同时瓦解刘备和关羽的戒心。

要知道,前几年两家才刚刚兵戎相见,你要说现在刘备方多么的信任江东,那就纯粹是在扯淡了。

但如果江东连刘备两路出兵的时候都没有背刺荆州,这就可以建立起一些初步的信任,再派人结好刘备和关羽,慢慢的放松他们的警惕,以后再要偷袭荆州,肯定比现在省事儿。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