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页(1 / 1)

加入书签

('

所以,曹仁在平灭宛城侯音叛乱后,稍加休整,就带领着两万士卒,冲着襄樊过来了。

这也是因为曹仁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了,否则他不会干出这么缺心眼的事儿来。

襄樊总计有五万余的守军,即使去掉降卒,也有三万多可战之兵,他曹仁带领区区两万人过来,能干什么?!

更别说,曹仁的两万士卒中,有八千人是骑兵部队,只有一万两千人是步卒。

其实曹操原本的安排,是让曹仁现在宛城等一段时间,等张辽和臧霸率领的五万徐州士兵到了,双方汇合后,再出兵征伐襄樊。

但张辽和臧霸率领的徐州士卒还没到洛阳呢,曹仁就带兵出发了。

曹仁以八千骑兵为先锋,带领两千步卒,总计一万人,先行出发前往樊城,夏侯尚率领剩下的一万步卒作为后军,尽快跟上。

至于张辽和臧霸的援军,曹仁不停的发军令催促,让他们尽快赶到樊城汇合,共同进攻樊城。

有一说一,这时候的曹仁,已经丧失了一个将领最基本的冷静了,做出的决策并不合理。

但好歹曹仁还知道自己带着骑兵是没法攻城的,虽然仗着骑兵可以快速移动,但真正要想大败关羽,甚至斩杀关羽,就必须让关羽出城迎战,用骑兵在野战中的兵种优势,来击败关羽。

但是吧……樊城守将,是张溪这个怕死鬼来着。

曹仁显然是急昏头了,这么简单的军情情报都没有掌握就急促进军,到了樊城外,就亲自领兵到樊城前,声称要跟关羽野战。

张溪在城楼上听着是一阵无语,然后就对曹仁喊话表示,二爷还在襄阳城内坐镇呢,哪有功夫来理你啊。

你要有本事,游过汉水去,找二爷算账呗……汉水那么大,又没加盖子,随便游嘛。

又或者,你表演一个“人能驾云马腾空”给我看看?!

但凡你能表演的出来,我就把樊城拱手相让……真的,绝对不骗你。

当场把曹仁给气的,真就想直接攻城了。

但好歹,曹仁虽然愤怒,却没有被愤怒淹没了常识……骑兵要是能攻城,他至于带人来叫阵么。

只能是命令步兵放箭,射击城头士卒,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把那个嘴贱的守将直接射死得了。

可张溪这人多怂啊,平时非必要,连城墙都不怎么去,最多在城楼上看看战况,就算现在在城楼上,张溪身边也有七八个带盾牌的侍卫保护,你指望用箭矢就射杀他,那是太小看张溪怕死的程度了。

更别说让张溪放弃城防优势,出城跟你打野战,那不是想瞎了心了么。

反正张溪就是一个选择——坚守不出。

曹仁被张溪这么一刺激,更是急眼了。

先是在樊城北扎下营寨,然后也不管什么大将风度了,每天亲自领兵来到阵前,冲着樊城北门墙头一阵痛骂,骂张溪是缩头乌龟啥的……张溪表示,这种程度的骂街,连书评区一半的威力都没有,还想让我破防?!

随便骂。

不得不说,曹仁是真的体力好,居然能这么对着城墙连骂了三天。

最后还是他骂到自己都觉得没劲了,这才让士兵接着骂,自己回营歇息一下。

这一歇息吧,曹仁总算是恢复了一些冷静。

首先,曹仁搞清楚了,樊城守将是张溪,不是关羽……张溪此人擅守,轻易不会出来跟自己野战的。

在曹仁的眼里,当初在南郡城下,自己跟周瑜约战,如果不是这个张溪守住了周瑜的本阵,自己说不定就赢了。

后来张溪面对夏侯渊突然出兵巴东郡,也是用计把夏侯渊引入山道中设伏的,之后又是堵住了夏侯渊的去路,守住了巴东郡。

因此,在曹仁看来,张溪这个人,在进攻上没有听说有什么特别的能力,但防守能力倒是真的不错。

再加上这人就不要脸面,自己都骂到这个程度了,就差问候双亲了,他都能忍着不出战……总不能真的靠着骑兵攻城吧?!

所以啊,曹仁觉得,自己还是老实一点,起码等夏侯尚带领的步卒到了,打造攻城器械,正儿八经的让步兵攻城吧。

就在曹仁稍微冷静了一下,做出正确判断的时候,曹仁突然接到了一个细作传来的消息。

就在曹仁领兵到达樊城外,对樊城进行包围骂战的同时,关羽也接到了樊城被围的消息,亲自率领水军出现在了汉水上,并且即将渡过汉水,上岸驻扎了。

曹仁顿时欣喜若狂。

我的骑兵爬不上城墙,难道还打不过关羽手下的这群水军么?!

曹仁立刻命令自己的副将常雕带领两千步卒守卫营寨,自己亲率八千骑兵,成集团冲锋的状态,赶赴汉水北岸。

这一次,曹仁一定要赶在关羽设立营寨前,用骑兵彻底冲垮击溃关羽的大军,甚至最好能阵斩关羽,为夏侯渊报仇。

第313章 骑兵突袭

曹仁的想法,其实不难理解。

张溪就跟个缩头乌龟一样的缩在樊城内不出来,坚决不跟自己打野战。

而曹仁呢,因为急着报仇,带着骑兵先一步出发,如果不是为了扎营需要,他恐怕连那两千步卒都不会带。

来到樊城下后,曹仁就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总不能让骑兵下马充当步兵,进行攻城战吧。

培养一个骑兵的时间和金钱,都足够培养十几个步兵了,曹操骑兵虽多,也不是这么浪费的。

因此,曹仁在听说关羽率领水军在汉水北岸上岸后,第一时间就率领骑兵,前去堵截了去了。

曹仁的想法,是要杀关羽一个措手不及。

在曹仁的印象中,水军上岸,战斗力肯定得锐减……这一点,参考江东的水军。

当年在南郡,江东的那群水军,可是被曹仁率领十几个骑兵就杀的后退百余步的。

现在曹仁足足有八千骑兵,只要赶时间不让关羽立寨,那就有可能在岸边围歼这群才刚刚上岸的水军。

曹仁扎营的地方,距离汉水北岸大概有四十里的距离,如果按照常规的步兵行进速度判断,起码得大半天的时间,要是行军不顺利,一天的时间也是有可能的。

但现在曹仁率领的是骑兵,骑兵突击的话,四十里不需要半天就能到,如果是虎豹骑,可能还会更快一些。

可惜,现在曹仁率领的只是普通骑兵,但曹仁觉得,半天内杀到关羽面前,在关羽没有及时建立起营寨的时候突袭,获得大胜也不是不可能。

骑兵嘛,主打的就是一个速度。

因此,曹仁率领骑兵快速突击,就是为了不给关羽反应的时间。

关羽确实没想到曹仁会放弃围攻樊城,跑来汉水北岸找自己对线。

我率领的可是水军啊,我有船的。

你骑兵就是来的再快,我退兵上船的时间总还是有的吧……你骑兵难道还能杀到水面上来么?!

再说了,我率领士兵来援,怎么可能不先派出游骑侦查敌情,你骑兵虽然行进快速,但我的游骑要探听到你的动向,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啊。

关羽真心不懂,曹仁也算是老将了,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就在曹仁距离关羽还有二十里的时候,关羽就得知了曹仁率领骑兵突袭自己的消息。

说实话,曹仁出兵的也确实迅速,关羽的游骑兵虽然通过一些简单的示警方式传递了曹仁来袭的消息,但关羽也只是知道曹仁带领骑兵冲着自己过来了的粗浅消息,具体曹仁带兵多少,行进方位到哪里,其实关羽并不知道。

因此,从保险起见的角度看,关羽的正确应对,确实应该先撤退,避开曹仁的骑兵锋芒,再找其他合适的地方再上岸扎营。

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现在的关羽,只是接到了张溪传来的战报消息,得知曹仁南下,带来了一万人的先锋部队,是否有后援,后援有多少人,这个张溪也判断不出来。

反正不管是关羽和张溪,都觉得曹仁不可能只带这么点人来攻打樊城……就这么点人,连樊城城墙都不一定能碰触到。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