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页(1 / 1)
('
其实这里最合适的领兵人选,是张辽。可曹仁如果让张辽领兵出战,一方面是对关羽的不尊重,另一方面……这不就等于是直接承认,他曹仁不是关羽的对手,甚至连手下的张辽都不如,不敢亲自指挥作战么?!再配合前面流传出来的“溜边太守”的名号……他曹仁的名声还要不要了?!因此,没办法啊,曹仁必须硬着头皮上阵,还必须是自己亲自指挥……打输了的后果都比让张辽上阵的后果来的好。输给关羽,真不算多丢人,但怕了关羽还自认不如手下人,那才是真的丢人。曹仁思索定计后,给关羽回了一封信,约定三天后,双方在樊城外十里处,一决胜负。没办法,乌龟不出城,但必须让乌龟看到这场战斗的胜负……这万一要是赢了,不也能狠狠的打击樊城守军的士气?!就这样,三天后,两军各出一万人,在樊城外十里处,展开了一场“约战”。双方都是出动的步兵,并没有骑兵的参与,毕竟兵种相克的太厉害,如果曹仁出动骑兵的话,那关羽也不会答应什么约战,就用却月阵等着你来进攻就好。一万步兵对一万步兵,全看指挥官的指挥能力……甚至这一战,都有可能影响到接下来整个战役的胜败。有一说一,曹仁的指挥能力不弱,在诸夏侯曹里,已经算是数一数二的存在了……除了刚刚在定军山阵亡的夏侯渊外,曹仁应该是指挥能力最强的曹氏宗族将领了。可面对关羽,终究还是在应变方面稍微弱了一筹,从一开战开始,就被关羽给牵着鼻子走。双方一开战,各自留下了三千人的预备,剩下的七千人,直接投入到作战当中……但打着打着,曹仁就发现,自己好像总是在应对关羽的进攻而做出调整,从来没有自己主动去进攻关羽的时候。曹仁也不是没有试图通过调整,找回自己的进攻节奏,但……对面刘备集团的士兵,你们手里的军械是不是有点过分了?!短兵比自家的环首刀长一截也就算了,怎么这么硬的,两刀一碰,基本都是我家的士卒吃亏……凭什么?!难道自家的军需官贪污腐化了,搞出来的都是不合格的军械?!其实到这里,曹仁还是能忍的,虽然短兵的武器有些差距,但长兵器方面,曹仁军中的配备比较多,而关羽军少,因此在中远距离的格斗方面,曹军还是占优的。曹仁在发现了这个破绽之后,立刻做出调整,让自己的士卒快速拉开跟刘备军的距离,让长枪兵和长戈兵突前,利用进攻距离长的优势,杀伤刘备军的士卒,不给刘备军近身搏击的空间。只要不给你近身的机会,你那个短兵就算再犀利,没有发挥的空间也没啥用。但随后吧,曹仁就发现,关羽留下的三千预备队,开始在自己的大刀刀把上装长杆……朴刀兵上场。一瞬间,从短兵变成长兵,虽然攻击距离比起长枪或者长戈都还差点,但终究是弥补了一些距离上的劣势……这仗还怎么打?!实话实说,曹军的战力和刘备军的战力,在个人兵源素质上,差距真的不算太大,但军械上的差距,那可就是真的太大了。一开始,曹仁还能凭借长戈和长枪的攻击距离优势,让士卒拉开,避免跟刘备军肉搏近战,但随着三千朴刀兵的入场,有效的缩短了这个距离优势,再配合苗刀的长度优势……曹军渐渐撑不住了。第350章 汉中之战落幕约战到了这个时候,就得看曹仁的决断了。曹仁很不甘心,毕竟这场约战的重要性对曹军来说不言而喻,是不能轻易输的。因此,尽管关羽利用朴刀兵有效的改善了进攻距离上的劣势,但曹仁觉得,自己也不是没有胜算。毕竟关羽已经把三千预备队提前用出来了,也就是说,关羽已经提前亮出了底牌。而曹仁现在手里还有三千预备队没有动用。因此,曹仁一咬牙,也动用了自己的底牌。三千预备队出阵,不过不是去支援正面战场,而是开始迂回,攻击关羽军的侧翼。而关羽对此,却根本不为所动,而是一面让侧翼的士卒顶住,一面猛攻正面的曹军。只要攻破了正面的曹军防守,直逼曹仁本阵,那么曹仁的迂回部队也发挥不了太大的优势。再者,关羽个人的武力值摆在那儿呢,就算曹仁的迂回部队真的突破了侧翼,关羽带领本部的五百人,也有信心能堵上这个缺口。而曹仁嘛……其实曹仁也是这么想的。实在不行,那就自己带领五百亲兵亲自突前,堵住正面战场的缺口,给自己的迂回部队争取时间。这一场仗,又到了传统的看谁拼的过谁的程度了。只是这次,曹仁没有在南郡城下的好运,毕竟刘备集团的士卒可不是那群“不善陆战”的江东水军,曹仁的正面部队,防线瓦解的速度比曹仁预想的还要快。曹仁的迂回部队还在跟关羽的侧翼防守部队纠缠呢,曹仁的正面部队就已经扛不住了。哪怕是曹仁亲自率领五百亲兵前去支援,也仅仅是勉强守住防线,并没有击退刘备军的进攻。这个时候,曹仁需要考虑的,就不是能不能再坚持的问题了。现在的曹仁,根本看不到自己的迂回部队攻破关羽军侧翼的希望,再这么坚持下去,一旦正面部队被击破,那么迎接曹仁的,不仅仅是一场败仗,甚至可能是一场损失惨重的败仗。败局已定。这个时候,作为一个合格的统帅,就不能继续在坚持一些所谓的面子问题了……有希望时的坚持,和败局已定下的挣扎,完全是两回事。不能拿士卒的性命去做一些无谓的挣扎。因此,曹仁暂退后退到中军,敲响了鸣金钟。一鸣金,就等于曹仁是主动承认自己战败了,这种约战的条件下,一方认输,另一方也不会趁势追击。因此,关羽也是缓缓的收拢步卒,慢慢的后撤。双方约战结束,关羽以一千余伤亡的代价,换取了曹军伤亡近两千人的战果。虽然从伤亡比上看,好像双方差不多,但那是因为曹仁先鸣金认输,否则再打下去,曹仁肯定会面临全军崩溃的下场,这个伤亡可就大了。而且曹仁这一认输,对曹军的士气打击是非常大的,这相当于自家主帅在正面战场上被敌军击败,没有造成军心动荡,都算是曹仁,张辽,臧霸三人领兵有方了。但现在这三个人,聚在曹仁的营帐内,一个个的也是愁眉不展。“魏王托我等以大事,如今却在樊城下进退维谷……这却如何是好?!”曹仁在营中来回踱步,相当焦躁的询问两个副将的意见。张辽和臧霸都是一愣,然后继续默不作声。……你是主将啊,你问我们?!再者说了,你又不是看不到。对面两个人,一个当乌龟的,打死不出城,你要攻城吧,他手段还挺多,一时间还真没法攻破人家坚守的城池。另一个呢,虽然是刺猬,但人家好歹也算给你面子,答应了跟你约战,结果你自己打输了……这怪谁?!曹仁一看这俩不说话,不由的也有点恼了,说道,“文远,宣高,你二人亦是当世良将,如今局面,却无一计破敌么?!”张辽琢磨了一下,觉得这个时候不说话好像是不行了,因此想了一下,说道,“将军不可急躁,如今我军新败,军心不稳,不如暂时按兵不动,带军心恢复后,再做打算。”臧霸心说张文远这人不厚道……你把废话都说完了,我说啥?!但很快的,臧霸又想到了一个废话,赶紧说道,“张将军所言极是,如今襄樊急切难下,我等不如暂且围之,将如今形势转报魏王,由魏王定夺,如何?!”张辽心说可以啊,这个臧霸,一杆子支到魏王那边去了……这一来一回起码一个多月吧?!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