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页(1 / 1)

加入书签

('

可世家们表示,以前除了建宁郡,南中哪个地方不是不毛之地……可现在呢?!

现在的南中,谁不知道庲降都督府里的那两位,就是活财神爷啊。

太守您要是实在找不到发财的路子,就去问问咱们的庲降都督嘛……听说郡守是都督的心腹,这个牂牁太守之位也是都督举荐的,让都督帮忙想想办法,给牂牁郡的百姓们也求一条财路嘛。

马忠一想吧,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倒不是马忠自认已经是张溪的心腹了,这点自知之明马忠还是有的。

张溪真正的心腹,其实大家都知道,是那个张嶷。

别看张嶷好像在这次的南中之战后没有获得什么封赏,但谁都知道,只要跟着张溪,张嶷将来的成就,肯定在诸人之上。

他马忠可能这辈子就是在太守的职位上了,但张嶷将来统领一方,甚至出将入相都不是没有可能的。

马忠没有把自己看的太重,但马忠同样觉得,自己受张溪的看重,从一个县令被提拔到太守,多少跟张溪是有些情谊的。

而且向张溪求策,也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牂牁郡,为了牂牁郡的稳定和百姓生活。

自己才能不够,找不到牂牁郡发展的出路,但如果是张溪,说不定真的能找到适合牂牁郡发展的道路呢?!

因此,当张溪巡视到牂牁郡的时候,马忠汇报完自己的工作后,郑重的向张溪请求,给牂牁郡寻找一条适合地方情况的发展道路。

张溪听完后,也是一阵皱眉……牂牁郡的地理位置,就是后世的贵州一带,这地方,就算是一千多年的后世,那也不是什么繁华的地方啊。

矿产资源是有的,贵州这地方,确实有不少的矿产资源,有些资源在后世,还是全国第一的。

比如说汞矿,重晶石矿,贵州的储量就是全国第一。

甚至排全国第二,第三的矿种也有很多,什么锰矿,锑矿,稀土矿,铝土矿,镁矿,磷矿……有一说一,这些矿产在现代都是非常值钱的矿产。

但……特么现在是东汉末年。

这些矿产根本没人要,也没有任何用武之地。

如果张溪要利用上这些矿产,那大概张溪得先搞一个工业革命,普及科学教育,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否则的话……这些东西,能有什么用?!

哪怕是可以用来做化肥的磷矿,以现在的技术,张溪也没办法把它给很好的利用出来……总不能把磷矿石敲碎了埋在土里当肥料吧?!

想来想去,张溪还是觉得,这个时代的牂牁郡,可以利用的矿产,依然还是煤矿。

但不是普通的煤,而是经过加工后的焦炭或者无烟煤,而这两样,正好牂牁郡都有。

焦炭这个东西好啊,是炼钢铁的重要消耗品。

焦炭这东西吧,其实要炼起来不难,会做木炭的人就会做焦炭,实在不行在地上挖个坑,把煤炭点燃后埋起来,也能得到部分焦炭,只是没有后世工业炼焦那么高的转换率,很容易出现残次品而已。

可问题是,既然搞出了焦炭,张溪就想到了大炼钢铁,可张溪真的不知道高炉和转炉是什么结构,也不知道该怎么用焦炭来炼钢,这才是制约张溪大炼钢铁的最重要问题。

嘛,不过焦炭还是好东西,可以搞的。

至于无烟煤吧,也是个好东西,而且牂牁郡的煤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无烟煤。无烟煤本质是煤中含硫量少,用来炼制熟铁的话,可以减少熟铁的脆度,在这个时代,这种熟铁已经可以称之为“钢”了。

后世著名的六盘水煤矿,就是上好的焦炭煤场地,而织纳煤矿,是无烟煤产地。

而且贵州的煤矿还有个好处,那就是埋藏浅,易开发。

现在南中发现了大量的铜矿,越巂郡又有一个很大的铁矿区,煤矿的需求量肯定会上升的,组织牂牁郡的世家和百姓一起开采煤矿,弄成焦炭和无烟煤卖给那帮蜀中世家炼铜矿石,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这么做的话,还是那个老问题——主动权可就不在牂牁郡世家的手里了。

炼钢铁也就算了,焦炭的作用不可替代。

但炼铜,其实用木炭也是可以的……你的煤虽然好,但人家不一定要用。

说到底,真正要让牂牁郡的煤有价值,最好的办法,就是弄出钢铁来,尤其是弄出焦炭炼钢技术,大规模炼钢铁,这才是煤矿真正的出路。

但……钢铁啊,张溪也想要,但他真的弄不出来。

张溪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教给马忠炼制焦炭的技术,然后让马谡那边的铁矿区尽量采购焦炭,研究焦炭的用法,看看能不能利用劳动人民的智慧,搞出真正意义上的钢铁来。

如果真的能找到合适的炼钢技术,不仅能让刘备集团得利,同时也能消化牂牁郡的煤矿,也算是牂牁郡的一条发财之路。

当然,这个发财道路,其实更多的还是针对的世家豪族,对百姓的话……张溪还是建议马忠,好好的抓好农业生产。

老百姓真正在意的是能吃饱肚子,在真正能吃饱以前,他们是不会去考虑挖煤致富的。

这一点非常重要,可不能被牂牁郡的世家豪族们给带偏了。

马忠点头称是。

说实话,马忠已经很满意了。

石炭这个东西,在牂牁郡郡治且兰附近非常多,开采起来也方便,即使张溪不说,那帮世家应该也不会放过的。

但不管怎么说,有了这个焦炭的技术,也算是对那些世家们有个交代了。

之前的世家们,最多想到的就是开采煤矿,卖给南中有铜矿份额的世家们炼铜,现在张溪提供了焦炭的制作方法,已经很不错了。

随后,马忠就没有再管这些,陪着张溪在郡治附近巡视农业基础建设。

毕竟这个才是百姓的衣食所在。

而张溪呢,也是第一次见识到了,为啥古代贵州有了煤矿,也依然被人认为是“穷山恶水”的地方……可耕种面积太少了,到处都是山,而且这些山还都是山石为主,土层都很浅,根本没法用来发展果树种植园。

张溪看着满山的石块,叹了口气,跟马忠说,你要实在想增加一点百姓收入,那就组织一下百姓学习一下石匠技巧,把这些石块弄成雕塑,说不定蜀中的那帮世家们愿意来买。

这是半开玩笑的说法,哪怕是喜欢奇山异水的宋徽宗,也没有在贵州弄生辰纲的想法。

可这个半开玩笑的建议,依然迎来了马忠的一阵苦笑。

马忠先不解释原因,而是抽出了自己的配剑,走到山路边的一块石块旁,用力挥剑砍下。

然后张溪就惊讶的发现,石块被劈成了两半?!

不是,你这是什么宝剑么?!

第385章 水泥

马忠的配剑,当然不是什么宝剑,只是马忠托人从成都买回来的配剑而已。

非要说跟这时代普通配剑有什么不一样的话,采用的是军中秘法所造的精钢锻造而成的。

其实就是跟苗刀的材质一样,用灌钢法弄出来的精钢所造,在韧性和硬度上,达到了这个时代能达到的最高标准而已。

听完马忠的讲述后,张溪半信半疑,让张翼找来军中的苗刀,又找了一块石头,自己亲手全力砍下……好家伙,震的手都麻了,但石头也同样出现了一条裂缝。

好吧,现在张溪知道自己跟马忠之间的武力值差距有多少了。

嗯……这么看来,还真的不是马忠的配剑有问题,是这个石头的问题。

这个石头,说它硬吧,确实挺硬的,一般的农具或者是张溪这种武力值不高的人,根本无法破坏。

但你要说软吧,它也挺软的,稍微刀刻斧凿一下就会碎裂,根本无法作成奇山怪石,或者是雕塑成型。

在牂牁郡,有太多这样的石头了,靠这样的石头搞石刻增加百姓收入,显然是不行的。

张溪顿时也有点尴尬,蹲下来看了一会儿这个石头,想看看这东西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然后吧,张溪似乎越看,越觉得这石头有点眼熟……想了很久,似乎想到了什么眉目,让人搬了一块回去。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