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页(1 / 1)

加入书签

('

但好在,法正虽然咳嗽不止,但看上去好像身体状况还行,应该不至于有什么问题吧?!

嗯,这个等回头,去法正的营帐里探望一下再说吧。

现在,还在军议。

法正平息了自己的咳嗽,这才把最后的战术安排给说完。

“……此次出兵,贵在一个奇,重在一个快,必须全力进军,在十一月来临前,大军必须进军至凉州,以凉州之地作为补给……否则,秦岭大雪封山,粮草运送不便,于我军大不利!”

说完这些,法正这才坐在座位上,不停的调整自己的呼吸,缓解咳嗽的症状。

军中诸将,也暂时从法正的讲述中脱离出来,刘备也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开始正式商议。

法正的谋划,依然还是以出奇制胜为主。

大冬天的出秦岭,一旦遇到大雪封山,别说粮草,就是大军都有可能困在秦岭中出不来。

本来诸葛亮是反对法正的这个谋划的,毕竟太过于冒险了,要在两个月的时间内攻略下凉州陇右,时间上太赶。

但法正给诸葛亮看了北地传来的情报,曹丕已经下令凉州的郭淮,关中的曹洪加强戒备了,如果不用奇策,即使走祁山道出了凉州,也会遭到郭淮的层层阻拦的。

要保险,当然是等到开春以后,大雪融化后进军,但到了那个时候,曹军的援军估计也已经到了,雍凉会变得固若金汤的。

倒不如趁着大雪封山前,跟老天爷抢时间,快速突破祁山道。

而那些熟悉凉州天气的凉州各郡太守,也不会想到刘备军会在这个时候出祁山道……到了那个时候,就是刘备出其不意,以有备战无备,很有可能一战而定凉州。

这才是法正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兵的最大原因。

确实是冒险,但这个险,其实是可以冒的……现在是九月初,哪怕从祁山道绕行,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也能进军到凉州,哪怕有所耽搁,只要在十一月到来攻下天水,南安两郡,以这两郡的粮草支撑过冬的两个月,问题就不是很大。

法正询问过常年走祁山道的商队,祁山道下雪时间最早是在十一月初,最晚是十二月初,时间上还是来得及的。

诸葛亮想来想去,好像确实没有比这个方略更加好的办法了,不得不选择赞同法正的方略。

毕竟,不能让刘备这个汉中王在汉中一直呆到明年开春再动手吧,那可还有半年的时间内。

而且更重要的是,襄樊那边关羽已经进军了,如果耽搁个半年,天知道襄樊那边的战况会有什么变化。

诸葛亮这个人,虽然一生谨慎,但不代表诸葛亮不会选择冒险……只要把握够大,收益够多,诸葛亮也是会冒险的。

所谓的把握够大,收益够多,就是指法正现在安排的策略。

至于像某个莽夫憨货所说的……

“主公,既然要出奇不易,我等又为何非要绕远走祁山道?!”

汉中太守,魏延,魏大将军,开始发表他的高论了。

作为汉中太守,对于汉中附近的地理情况,魏延不能说不了解,因此,法正所说的五条道,其实魏延是最清楚不过的。

因此,魏延开始向刘备建言。

“何不令一上将出褒斜道,吸引关中曹洪主力大军到褒斜道口,由末将亲领一军,走子午谷道突袭长安?!”魏延指着地图,说道,“子午谷小道,虽然崎岖难行,但并非不能行军。长安曹洪领军前往褒斜道,则长安无有大将镇守,必然轻而无备,延不需太多兵马,有数千人携带二十日粮草,定能一股而下长安。待打下长安后,曹洪必然回防,介时主公亲领大军出褒斜道,与延前后夹击,如此,曹洪必败,关中可定矣。”

不得不说,魏延的这个计划吧……比历史上的计划要有可行性的多,他好歹知道先用疑兵吸引曹洪的主力大军,自己再绕道偷袭,起码没把希望寄托在长安守将是个白痴的身上。

但问题是,这个计划,依然是要天时地利全部配合你,你才有成功的可能性的。

首先,子午谷道崎岖难行的程度,是超乎一般人想象的。

虽然说是山道,但这些山道基本就只有一步宽,稍微不留意,在行军途中都有可能掉下山崖丧命,这样的道路,行军都困难,更别说运送粮草了。

唯一的好处是,这个时节不用担心子午谷道的山中降雨,不用担心引发泥石流,倒是一年中唯一适合行军的时候……就是得走快点,别等到山中降雪封路。

走祁山道,就算遇到大雪封山,起码还有个退回汉中的机会,但走子午谷道,进去了遇到大雪封山,你连退回来的机会都没有。

其次,曹洪不是傻子,他不可能把所有的士卒都带去褒斜道口跟刘备决战的,长安守军不用多,只要留下个五千人,你魏延领兵数千,就一定能有攻破长安的把握?!

这年头的攻城战哪个是好打的,尤其是长安这样的坚城。

是,以前的长安是比较残破,但从董卓以来,各地诸侯占据长安,多少都会做一些修缮,尤其是曹操占据长安后,一直在加强长安的守卫力量,怎么可能那么容易攻破。

更重要的是,长安可不是只有曹洪一个大将啊,钟繇镇守长安近十年了,他也不是什么好惹的人,人家都不用跟你对战,只要谨守长安城墙,派人向洛阳求救,不要多,有个万余人马来援,长安就万无一失。

一旦魏延不能攻下长安,那么魏延带去的这几千人困在长安城下,即使想从子午谷退回,时间上也可能遇到子午谷大雪封山,毫无退路可言。

第三,就算你魏延运气贼好,钟繇也被曹洪随军带走了,长安真的无人守备,让你打下了长安。

可打下长安后怎么办?!

就靠着你手里的几千人马,又要压制长安城内的世家豪族,又要对付曹洪回援的大军,又要对付洛阳方面可能派出的进攻军队……真不知道你哪里来的信心能守住长安啊。

真别说什么可以抢占潼关,当年马超占据长安和潼关后,是怎么被曹操打的逃回凉州的?!忘了?!

忘了没关系,马超本人现在就在账内呢,可以好好问问。

司隶地区要进军关中,可不是只有潼关一条道,当初马超有凉州在手都没能挡住曹操越过黄河进入关中,你魏延就占据一个长安,能干啥用?!

更别说,凉州刺史郭淮又不是傻子,他会眼睁睁的看着刘备大军行进而不做任何反应么?!

一旦郭淮拖住刘备大军行进,让曹洪先领数万大军赶到长安,你魏延有多大的本事,能撑到刘备到来?!

反正啊,不管张溪怎么想,都觉得魏延的这个子午谷奇谋,就是在作死。

不仅自己作死,还拿几千士卒的命不当回事,想带着几千士卒一起浪死。

第396章 分配任务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被张溪当众给喷的体无完肤……闹的魏延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的,偏偏还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张溪主要是烦这个货,历史上没事儿就扯这个子午谷奇谋,每次都用来烦丞相,偏偏后世还有一群傻子文人跟着起哄,哪怕曹真和高迎祥先后用数万大军的生命来证明这计策不可行,还是架不住有人觉得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牛逼。

魏延对张溪这么不给面子的驳回自己的计策相当的不满,甚至有些愤恨。

但到底,这里是军议,本来就是大家畅所欲言的地方,自己既然提出了计策,就得接受别人的质疑。

而且张溪好歹是给出了自己计策不可行的地方在哪里,只要自己能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那依然可以说服主公,采纳自己的计策。

但魏延想来想去,还真的没办法解决张溪提出来的问题。

要想守住长安,哪怕只是拖时间等到刘备来援,唯一的办法,大概就是增加自己带去的士卒数量。

可子午谷道那个地方,魏延也算熟悉,派人去勘察过的,要通过那地方,带几千人是最合适的,撑死不能超过一万人,不然行进的速度就太慢了,而且等到出了子午谷,带的粮草估计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