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页(1 / 1)

加入书签

('

但凡少几个像刘备孙权这样的野心家,这个天下早就平定下来了。

再说了,汉室的那几个天子把天下都搞成什么样了,要不是他们曹家出兵出力的收拾旧河山,这个天下不定被老刘家祸害成什么样子呢。

现在刘备想要侵吞他们曹家的果实,侵害他曹家累世公卿的前途……曹洪肯定不干啊。

因此,曹洪收拢兵马,固守上邽。

托福于郭淮的努力,数次击败张飞和魏延,虽然没有彻底击溃这两人率领的军队,但还是把防线推到了距离上邽四十里的地方。

这样的话,曹洪就不需要把七万多大军都龟缩在上邽城内,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把防线外扩。

曹洪本人率领三万余士卒坚守上邽城,而郭淮和张郃分别领兵两万,在上邽城的北方和西北方向安下两座营寨,互为应援,建立起一套三角形的防御体系。

刘备想要进攻上邽城,就必须先想办法击破张郃和郭淮的营寨,但刘备只要攻击这两座营寨中的任何一座,那么上邽城内和曹洪和另一座营寨的守军就会出兵救援。

哪怕刘备分兵分割包围了城外的两座营寨,切断两座营寨之间的联系,上邽城内的曹洪依然可以出兵救援。

彼此循环救援,互相呼应的情况下,刘备想要攻破营寨,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张溪倒是想故技重施,用配重式投石车投掷燃烧的煤炭进行火攻,但很快张溪就发现,自己如果不能击破上邽城前面的两座营寨,根本无法靠近上邽城。

而对着敌军营寨投掷煤炭火攻,固然可以烧毁营寨,但很快曹军就能后退,又建立起一座新的营寨……从第一座张郃的营寨到上邽城,足足有四十多里路,这一路上的距离,起码能再建三座营寨的。

再一个,曹军手里还有将近两万的骑兵,营寨的后勤补给可以完全依靠上邽城,并不需要特别屯粮,因此张郃根本不需要考虑粮草的问题,这次不需要安排士卒救火,只要张溪的投石车出现,张郃直接可以带领骑兵冲击刘备军军阵,烧毁这些投石车。

毕竟论骑兵数量和单兵素质,马超带领的羌胡骑兵全都不如对面的曹魏骑兵。

面对这样的局面,别说刘备,就是法正,庞统,张溪三个人,都有些为难。

要破局的办法不是没有,但有些得不偿失。

要破局,就只有按照常规的打法,派遣士卒进攻营寨,争取拔掉两个营寨的同时,大量的杀伤曹军的有生力量,只要杀到上邽城下,那么曹洪就只有困守上邽一条路可以做。

到了那个时候,投石车就能发挥最大的威力。

但这么做,也有不小的隐患。

要拔掉两座名将镇守的营寨,刘备方要付出的损失肯定也不会小……要知道曹军可还有四万大军没有过来呢,而刘备军,所有的兵力都在这儿了。

如果在进攻上邽的过程中损失过大的话,那么曹仁带着援兵到来,反而会对刘备军形成两面夹击之势,这可是兵家大忌。

因此,庞统,法正,张溪三人商量了很久,建议刘备,还是稍微暂缓进攻比较好。

稍微的等一下,等到曹仁亲自领兵到了上邽,曹军暂时不会有援兵到来了,再做打算。

这么一来,曹军虽然兵力会占据一定的优势,但上邽就那么大点地方,能囤积的粮草也有限,这么多的曹军挤在上邽,曹军的后勤压力一定会很大。

现在又是冬天,渭水还上着冻,即使解冻后渭水也要先面临春汛,想要从渭水逆水而上运送粮草也会比较困难……至少在明年三月份之前,曹军都只能靠着上邽城内囤积的粮草过日子。

可问题是,现在距离三月份,可还有近三个月的时间,而如果曹仁在一月份来援的话,一个上邽城就得装下十万曹军……上邽城就是塞满了粮草,也不可能放的下十万大军两个月的粮草的。

曹军的后勤肯定会出现问题的。

而当曹军的后勤压力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都不用刘备主动去进攻曹军,曹军甚至会放弃城防,主动出城寻求跟刘备军决战……到了那个时候,事情就会变得好办的多。

十万大军坚守一座城池,要攻破它的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但十万大军和六万大军野战,还是在无法完全展开战斗阵型的山地地形上,那么刘备军的胜算就很大了。

毕竟,曹军身后没有多少战略纵深,只有一个上邽城,退无可退。

但刘备却已经攻克了天水郡,广魏郡,身后有的是退路,完全是进退自如。

因此,在制定完策略后,刘备立刻让高翔领兵救援了张飞所部,同时传达了自己的最新命令——沿着上邽,略阳一线重新布阵,跟曹军对峙,但却围而不攻。

就是耗,消耗曹军粮草,等到曹军撑不住后勤压力后主动出战,到那个时候再伺机破敌。

而这一招,很恶心人,但却非常的有效。

曹洪对此毫无办法,只能快速写信给曹仁,让自家大兄过来支援的时候,要么少带点军队过来,要么多带点粮草过来……总之千万别傻乎乎的只带四万人过来吃粮食。

可问题是,曹仁接到曹洪这封信的时候,已经带着四万中军士卒进入广魏郡,距离上邽不过一百多里路了……这封信,来的有些晚了。

曹仁接到曹洪的通报后,也有些麻爪……总不能现在再带兵回去吧?!

第453章 关羽的调整

上邽方向的曹刘两军,陷入了一阵无奈的对峙中。

宛城方面,已经对峙了很长时间的关羽,也显得有些焦躁。

对面的张辽实在是太难缠了。

面对关羽的进攻,张辽根本没有要跟关羽一较高下的意思,而是选择了收缩防线,依靠宛城和附近的邓县等几个县城据守。

张辽依靠手头上的四万多守军,在宛城附近建立起一道坚固的防线,把关羽的北伐大军阻挡在了宛城以南,不得寸进。

为了防备江东,关羽这次出兵北伐也只带了荆州一半的兵力,而且襄阳和樊城地区还得留下一部分士卒防守,因此关羽真正能调用的军队,也不过是三四万人而已。

对面的张辽手头也是差不多的军队数量,又选择了坚守不出的战略,关羽实在没有办法在不付出大代价的情况下,攻下宛城。

再一个,许都方面的司马懿,在曹休和贾逵退守汝南,侧翼得到防卫保证后,也开始蠢蠢欲动,已经好几次试探性的进入到南阳地界。

如果不是当初邓艾和司马懿的一场遭遇战,让关羽意识到了新野的防御薄弱,调邓艾守卫新野,说不定现在司马懿已经领兵突袭新野,切断襄樊北伐军的粮道了。

现在的关羽有点难受,进退不得的感觉。

以目前的兵力,想要在宛城一线取得突破委实有点困难,能打到邓县已经是极限了,再往前,张辽可不会答应的。

而侧翼还有司马懿率领的许都军队威胁,邓艾手上的兵力,守卫新野还算勉强,但要击破司马懿率领的许都军,兵力严重不足。

而且这个司马懿,据邓艾回报,是一个非常难缠的对手。

司马懿选择了步步为营的策略,绝不贪功冒进,一点点的在蚕食南阳以东的地区,不紧不慢的进逼向新野,不给邓艾任何可以袭击的破绽。

关羽要在这样两方的钳制下攻破宛城,除非是再来一场水淹七军那样的天时配合,否则实在很难有胜算,能维持目前的战况已经算是很不容易了。

因此,关羽虽然明知道在长安的曹丕身边兵力不多,但无法突破宛城一线,关羽就不可能真正威胁到长安,长安的曹丕依然是稳坐泰山。

关羽不是不想出奇,但……真想不到好的办法可以绕过张辽的防线,哪怕有徐庶帮忙,也一样想不到。

至于右扶风的寇封……这位更加指望不上。

寇封从上庸出兵进攻右扶风,本身在战略规划中就只是用来分长安之兵的,因此寇封只率领了两万士卒出兵。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