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页(1 / 1)
('
真不是他柳隐没有才华,纯粹是受限于家族的策略,他只能在家憋屈的呆着。这次跑来汉中给陈到当参军,还是上次刘备北伐,打下了雍州和凉州后,家族内部的策略出现了一些变化,才有了这次机会。真的,你别看现在刘备都称帝了,但蜀中的世家们,依然还有很大的一部分人不愿意跟刘备全面合作,对刘备持警惕态度。因为刘备对待世家的政策,是属于那种比较中性,拉一批打一批的策略。刘备不太喜欢世家,但如果世家能跟他全面合作的话,他也不会有所吝啬。比如黄权,杨洪,秦宓等人,都身居高位。但对于不跟刘备合作的世家,那刘备可不会惯着这些人,该咋办就咋办,咱们有《蜀科》呢,谁犯事儿都逃不了。可蜀中的一些世家,显然不喜欢这样的刘备,他们更喜欢刘璋。刘璋多好啊,世家不管怎么闹,怎么兼并土地,压榨百姓,刘璋都不管不顾的……这刘备是哪个土坑里爬出来的臭虫,那个《蜀科》也不是个东西,居然敢把世家和泥腿子一视同仁……你丫知道什么叫世家风流不?!柳家和杜家就属于不太看好刘备的那一批人,他们觉得就刘备这个出身的人,格局肯定不会太大,也根本成不了大事,最后肯定会被人消灭的。因此,柳家的柳伸,柳隐,杜家的杜祯,这三个年少成名的人才,都没有选择出仕刘备,而是在家里继续“安心读书”。但这些世家们没有想到的是,刘备不仅取代了刘璋,坐稳了益州的基业,同时还赶跑了盘踞在汉中的曹军,赢下了跟曹操的对决……到现在,甚至北伐拿下了大半个雍州和一整个凉州。这下,柳家的态度开始转变了……世家嘛,只要能活下去,争取对家族最大的利益,自己打自己脸都不要紧,更别说只是调整一下策略了。而柳家这一调整策略,柳隐就很突然的,被要求出仕。可问题在于,现在的季汉朝廷上下,关键位置都已经有人了,而剩下的一些副职或者是佐吏吧,那些心高气傲的世家又不是太看得上……一时间就很尴尬。最后还是柳隐自己要强,放弃了家族给他的安排,把目光瞄准了汉中。柳隐知道,刘备的理想是匡扶汉室,现在刘备称帝,继承汉室,整个季汉的立国之本就是匡扶大汉,那么肯定不会选择偏安一隅的。而上次北伐,刘备虽然付出了不少的代价,但终究是赢了……那么下次北伐,肯定不会间隔太长的时间。因此,柳隐主动前往汉中,先在黄权那边讨了一个推荐文书,然后就来到了陈到的军中投效。而这个时候,陈到多少有点焦头烂额。那个时间点,正是刘备刚刚称帝不久,很多事情都在协调中,对于褒斜道口的防务支援也出现了一些波动。而同样也是这个时候,曹魏那边,曹仁拖着病体,制定了一个重夺褒斜道口的计划。其实也没啥新鲜的,就是听从了郭淮的建议,从洛阳和邺城调来了一批投石车,对着自己留在褒斜道口的营寨和城塞一通猛砸。陈到虽然占领了这些城塞和营寨,但这年头的营寨,有几个是禁得起投石车砸的。再加上这些城塞和营寨还都是曹仁和曹真一手打造的,这俩太清楚这些城塞和营寨的薄弱点在哪里,用投石车真的是一砸一个准。陈到其实守的很辛苦的,甚至都考虑过,要不要暂时退回褒斜道内,跟以前一样,利用褒斜道的地利优势,阻挡曹军的进攻。但柳隐劝住了陈到。在柳隐的建言下,陈到最后不仅守住了这些营寨和城塞,打退了曹军的进攻,顺便还把所有的城塞和营寨都翻新了一遍,全都弄成了石寨。而柳隐的依仗,其实就是水泥这种让柳隐啧啧称奇的“神物”。第495章 偷工减料柳隐在刚进入陈到军中时,虽然有黄权的推荐信作保,但陈到不知道柳隐的具体能力,而柳隐也只说自己擅长处理文书政务,并没有战阵经验,所以陈到给柳隐的职位,只是一个负责处理后勤的佐吏而已。而柳隐就是在这个时候,接触到了产自牂牁郡的水泥。这东西吧,柳隐一见就啧啧称奇,平时如粉末,但加入水和泥沙后,却可以充当黏合剂快速凝结石块,并且坚固异常,轻易无法摧毁。柳隐一开始只是觉得水泥这东西挺神奇的,在问清工部来人,得知这些水泥的具体用法后,柳隐也没有多想,只是按照工部匠人的吩咐,把水泥当成一种有效的黏合剂而已。按照当时兵部的规划,是要用水泥和石块加固褒斜道口的营寨防御,柳隐又正好是负责后勤的佐吏,这件事,就交给了柳隐来负责。柳隐这人的做事风格是属于那种比较细心的类型,既然负责了加强营寨防御的工作,那柳隐不仅是安排士卒去做事,自己也经常去现场监督,查看工匠和军卒的修筑情况……然后柳隐就发现,这个水泥,它好像不仅仅可以当黏合剂。这主要是源于一次工匠“偷工减料”的罪行被人揭发。褒斜道口附近虽然有山林,但这些山也不都是石头山,地质条件不足,导致军卒和工匠要采石,必须去二十里以外的石山才行。这一来一回的,不仅耽误时间,而且受限于这年头的采石方式,能获取的石块数量终究有限。这年月的采石,基本都是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先用火烘烤岩石,然后再浇水急速冷却,这样石块出现龟裂,就可以撬动裂缝,把石头开采出来了。这样的采石方式,有经验的工匠还好,能采到合用的石块,但稍微经验差点的,可能只能得到一堆碎石块,真正能用的大块石头很难获得。这样的效率太低了,在加上褒斜道口又是前线,隔三差五的就有曹军斥候出没,出去采石的工匠和军卒们,也是冒着生命危险的。这时候就有个工匠自作聪明了……那个水泥不是黏合剂么,咱们吧碎石块拼起来,不就可以得到一整块能用的大石块了么?!工匠的灵光一现,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回应……采石本身就是个很累的活,现在又要冒着生命危险,还不如就用水泥黏合一下碎石块,起码不危险。至于会不会被上官发现,这个问题工匠们表示不用担心。只要在碎石块外面再涂抹一层水泥涂层,谁能看的出来这原本不是石块?!然后这群工匠就开始忙活起来了。一开始,还是把比较大的石块拼接一下,把裂缝尽量给弄得不显眼一点,但等到后来,比较大的石块越来越少,碎石块越来越多……图省事儿的工匠们,直接把碎石跟沙子一起混合,掺和到了水泥里搅拌,最后得到了一块同样坚硬的“石块”。这下工匠们似乎发现了新套路,正准备大干特干呢……被柳隐给发现了。其实柳隐早就发现了。那些拼接起来的石块,远看看不出什么猫腻,但柳隐这个人细心啊,他每天都会对营寨进行查验,看的非常的仔细,怎么可能没发现那些拼接起来的石块。只是柳隐也知道工匠现在的苦处,采石也确实不容易,那种两三个大块石头拼接出来的石块,柳隐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过去了。毕竟这个水泥是黏合剂嘛,黏合整个石块和黏合小一点的石块,其实差别真没那么大。但这帮工匠,不知道体恤上官的情谊,到最近居然敢把小石子掺杂到水泥里,就这么堂而皇之的用来冒充大石块……这就有点过分了。有难处是可以理解的,但军事设施你不能这么搞,不然最后丢命的就是大家了。柳隐当场要处置这些“偷工减料”的过分的工匠和军卒们。不过为了让大家心服口服,柳隐把所有犯事的工匠们都给集中到了一起,要当着他们的面,亲手把他们“偷工减料”弄出来的“石块”给砸碎,让这些人被处罚了也无话可说。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