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页(1 / 1)

加入书签

('

游楚这人,不仅能力够,心也够,他愣是不动声色的看着王氏一步一步的做准备,自己则上报联络了魏延,等到王氏刚刚起兵的时候,魏延就已经领兵把王氏给合围了。

陇西王氏造反,连个水花都没打起来,就这么被游楚联合魏延一起扑灭了。

雍州方面,面对这些叛乱,基本都是以威逼镇压为主的,而到了凉州,这个画风多少有点变了。

麴演,黄华在上次赵云攻略凉州的时候,靠着出卖了张进,投降了赵云,因此保留住了自己的权势和地位,也如愿的当上了一郡太守。

但随着赵云成为凉州刺史,顺带再带上了一个徐邈为凉州別驾……这两人简直是天生的合拍。

赵云本身是比较内敛的性格,不是那种听不进建议的莽夫,也不是那种没有实际治政经验的小白,他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

而徐邈呢,他最怕就是遇到一个说不通,讲不清的主官,毕竟他是降将不说,还是文官,而赵云不仅是主官,还是武将。

徐邈真怕赵云是那种一意孤行的主。

结果这俩互相一接触,却发现,一个虽然是武将,但礼贤下士,能虚心听从属下意见,另一个虽然是降将文官,但并不是那种世家草包,所有的建议都非常的贴合实际,合情合理。

这俩的脑电波瞬间就对上了,合作的那是相当的愉快。

可你在凉州这个地方,高级长官合作愉快了,下面的地方郡守们就不舒服了。

凉州这地方主打一个叛逆,说是一州,其实就是各郡割据势力组成的联盟而已……谁想自己的头上多个管来管去的婆婆?!

麴演和黄华只想要荣华富贵,只想要权势利益,谁也不想听什么凉州刺史和凉州別驾的话。

所以这俩先不满,再抱怨,最后借口徐邈压迫太甚,直接起兵反叛。

赵云真不想用兵,凉州这地方连年征战,百姓已经很辛苦了,就应该是好好休养生息的时候……为了休养生息,赵云连刘备急需的骑兵部队组建都往后推了一推,就为了不增加凉州百姓的负担。

赵云和徐邈一样,都是希望采用比较宽松的方式来缓解凉州的压力,尽快恢复凉州的生产的。

因此,两个人其实自觉对麴演和黄华两人,都是采用比较宽容的态度,甚至默许了他们采用割据统治的方式来治理州郡。

结果这俩居然还不满足。

那就不要再折腾了,一次性解决了算了。

赵云和徐邈虽然希望怀柔,但这俩可不是优柔寡断的人。

相反,不管是赵云还是徐邈,其实都是杀伐果断的人,心肠硬起来,绝对不会手软的。

再加上,新任护羌校尉庞德,自上任以来,一直没啥表现的机会……麴演和黄华这不就非常贴心的把军功给送过来了么。

凉州叛乱,平定!

第500章 战略讨论

法正和庞统进入汉中,就意味着刘备的第二次北伐正式进入了战略准备的阶段了。

这段时间,法正和庞统不停的在整理和分析各地情报,统合兵员,寻找曹魏关中防守弱点,做出出兵战略。

只是这次,占据战略规划主导权的人,是庞统。

上次北伐的战略,虽然也是众人合议,但最终制定战略,时刻陪在刘备身边出谋划策的主要人物,还是法正。

这次换成庞统,倒不是法正谦让,是因为法正的身体状况,这两年一直不是很好。

两年前的北伐,法正大概是觉得自己快不行了,所以隐瞒了自己的病情,拼了命的工作,就想着临死前能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

结果要死要死的没死成,让张溪给出主意救回来了。

这下给法正激动的,不用死了,他觉得他好像又行了,非要拖着病体全程跟随刘备北伐,帮着刘备出谋划策。

也不知道是没好利索,还是没休养好落下了病根,反正这两年法正的身体一直很虚弱,只要稍微气候变化,就非常容易得风寒。

虽然还不至于彻底要命,但法正确实没有以前那么精力充足了。

而北伐这种事儿,事关重大,必须多方衡量,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做情报分析,制定战略的时候必须多方思考,跟随在主君身边出谋划策的时候也必须时刻保持脑筋清醒……法正担心自己做不到这一点,无法及时给刘备查漏补缺。

因此,这次制定战略计划,法正主动提出辅助庞统来做事,主要的战略,还是交给庞统来制定。

庞统的能力是没啥问题的,就是用兵稍微冒险了一点……这事儿说大不大,但说小真的不小。

比如事关北伐路线的问题,庞统就出了一个冒险的奇招。

现在的刘备军,占据陇山和褒斜道,等于是同时拥有两条进入关中的渠道,正常来说,只需要按部就班的从这两条路进兵,左右夹攻关中,威胁就已经很大了。

按照诸葛亮的想法,就是在上邽屯兵,在雍州屯粮,尽量缩短补给线,然后命令一军出褒斜道,一军出陇山道,围攻长安就可以了。

如果非要有变化,那就是在进攻主力到底是放在陇山还是褒斜道上稍微有些争议而已。

张溪和黄权其实也都是这个想法,毕竟这种做法是现在来说最稳妥的。

但庞统非不干。

庞统的计划,确实会在褒斜道和陇山道安排士卒,但这两路全都不是进攻主力。

按照庞统的设想,刘备亲率一支疑兵出褒斜道口,吸引关中魏军的注意力,同时让张溪领兵出上邽,沿渭水东岸威胁曹军。

但这两路,都不要求立刻打开局面,而是要求尽可能的调动关中的曹军往这两个方向汇合。

庞统真正的杀招,其实是在陈仓道——击破陈仓道的魏军,从褒斜道守军侧翼杀出,兜一条弧线绕过褒斜道口和渭水东岸的的曹军营寨,绕到两者身后,直接切断渭水两岸曹军和长安的联系。

这样的话,不管是在褒斜道口的曹军还是在陇山道口的曹军,都会被切断后勤补给线,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兵不血刃的收降这些曹军,然后再大军逼近长安。

这个时候长安城内的守军数量,就会严重下降,而大汉的军队又没有什么大损失,攻打长安的难度就会下降很多。

庞统的这个计策,一时间听来,有些想当然了。

首先的问题就是庞统如何能快速的攻破陈仓道,在陇山和褒斜道的曹军没有反应过来前,快速完成切断后路的行军。

其次是这支军队规模有多大,一旦切断长安和渭水曹军的联系后,如何顶住长安曹军和渭水曹军的联合夹击。

但这两个问题……都不用诸葛亮和法正去想,张溪和黄权都没有急着发问。

因为,这两个问题,好像真的都能解决。

陈仓道守将,根据张溪的最新情报显示,是曹丕的妹夫,夏侯楙。

夏侯楙是夏侯惇的长子,因为夏侯惇的关系,夏侯楙从小就受到了曹操的喜爱,甚至曹操还把自己的女儿清河公主嫁给了夏侯楙。

而曹丕继位后,因为清河公主的关系,再加上夏侯惇常年镇守后方,跟曹丕的关系也不错,因此也想提拔一下夏侯楙,只是一直找不到机会而已。

如今曹仁病故,关中又面临蜀贼的直接威胁,曹丕再怎么脑抽也不会把夏侯楙放在关中长安这么重要的位置上,所以曹丕选择了让曹真来当雍凉都督。

但曹丕还是把夏侯楙给塞到了曹真手里,让曹真帮忙照顾一下夏侯楙……也不要多,多少立点功劳就可以了,这样回到邺城也好封赏。

曹真欣然同意了。

这时候的夏侯楙,还没有多少劣迹展现出来,甚至跟诸曹和诸夏侯的关系都很好,大家都愿意给面子,帮着夸一下……曹真是真不知道夏侯楙的实际能力如何,但既然皇帝都推荐了,那应该还是有能力的。

这其实并不奇怪。

历史上,当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曹睿甚至觉得,有夏侯楙在长安镇守还是比较放心的,后来是因为诸葛亮出祁山道,三郡皆反,河西震动,这才让曹睿觉得有点担心。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