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页(1 / 1)

加入书签

('

事实上,这还是有点冒险的,万一江东再有一个吕蒙这样的人才,再来一次白衣渡江骗过沿江监视岗哨的话,南郡还是有被攻破的危险的。

这一点,其实不仅徐庶知道,关羽也知道,只是两人并不在意。

历史上吕蒙能快速的攻取荆州,是因为关羽的大本营只有一个南郡,只要夺取了南郡,就可以把关羽彻底锁死在南郡和襄阳之间,遭受孙曹两家的夹攻,关羽根本没有退路。

可如今,关羽的大本营在襄阳,就算江东再次背刺,让他夺了南郡……南郡可就是在江夏,襄阳,武陵三郡的包围圈里,这哪里是来偷袭,这是来送死的。

孙权真要这么干的话,关羽立刻可以回军襄阳,然后联络江夏的文聘,两面夹击孙权……曹丕可不会替孙权出头,他巴不得看戏呢。

所以,徐庶认为,这么做虽然会让南郡有风险,但并不会影响到整体局势。

至于上庸嘛……其实风险还比南郡的更小一点。

张郃这个人确实难缠,但他的职责重大。

在关中失去了雍州北部的屏障后,长安最大的防御屏障就是左冯翊和右扶风两块地方,张郃负责守卫右扶风,寇封不领军进攻他就已经很不错了,张郃绝对不敢冒险进兵的。

毕竟,上次北伐就是寇封在孟达的帮助下,趁着徐晃回兵救援的机会,一举击破了扶风守将王经,闯入右扶风,导致整个雍凉战局崩溃的。

哪怕是张郃想要冒险进兵,长安的曹真也绝对不会同意张郃这么做的。

因此,调上庸兵来南阳支援,并不是多么冒险的事情。

关羽思索了良久,最后还是决定,听从徐庶的建议,抽调上庸和南郡的兵马北上……两地兵马加起来,也有近四万人,再加上现在关羽带来了五万人,以九万人对三万,这就有一战的本钱的。

不过嘛……隔天关羽还是带着五百本部士卒,去张辽的营寨门口挑战了。

一方面,面子不能丢,军议说了要继续找张辽单挑的,关羽不能自己说了不算。

故此……邓艾还是得跟着吹几天的冷风。

另一方面,关羽也是用这种方式,试图麻痹张辽,掩盖自己调兵的事情。

从上庸到南阳近点,但从军令传达到上庸寇封整军东进,这中间至少也要个十天半个月的时间才行,而从南郡调兵北上,至少也要二十天以上。

这段时间,不能让张辽提前有所防备了。

而这个时候的张辽嘛……张辽也愁啊。

倒不是愁关羽每天跑来自己这边搦战,这事儿真不用担心,只要脸皮够厚,把寨门一闭,关羽喜欢在大冬天的吹风随便他就是了,反正自己是不可能跟他单挑的。

但不跟关羽单挑,不代表张辽就可以这么安心的守下去啊。

其实吧,张辽是真的有心就这么耗着算了,反正大魏家大业大的,拼消耗,你关羽能耗的过我?!

张辽这么想,但曹丕不这么想啊。

前几天,曹丕给张辽写了一封书信……是私人书信,并不是诏书。

信中曹丕在表达了对张辽守卫宛城的慰问后,隐约的表达了一层含义——曹丕希望,张辽能在保证宛城安全的大前提下,试图击退荆州的蜀军,然后抽兵支援其他战场。

当然,曹丕的大前提,是保证宛城的安全。

按照书信中的解读,张辽现在的主要任务,还是保证宛城安全……但当天子的给你写这样的一封私人信件了,张辽真的能把这个信件中说的事儿,当成是一件可做可不做的事儿去处理么?!

为此,张辽发愁啊。

我就三万人,依靠防御工事守卫宛城倒是还能做到,要跑出去找关羽决战,一战击退关羽的五万荆州军……开玩笑呢吧?!

可当张辽仔细了解了各方战报,分析了整个战场的情况后,张辽发现,曹丕这么说,确实是有原因的。

关中方向的战况,张辽还没有收到最新的战报,这个时候张辽还不知道陈仓道已经被突破的消息,只知道郭淮领军在五丈原跟蜀军主力对峙。

但这个时候,张辽还是知道郭淮在五丈原对峙中已经丢了两条防线,仅靠一条东区防线坚守,整体是处在下风的。

虽然不至于让蜀军突破五丈原,但关中地区的士卒,那是一个都不能调动,万一蜀军突破了郭淮的阻拦,闯入关中,那这些剩下的士卒,就是保卫长安的主力了。

而东面的情报,就是曹丕为啥隐晦的希望张辽这边能破局的真正原因了。

曹丕也不想给张辽写这样的信件,虽然曹丕在武略上确实比自己的父亲曹操差很多,但他也不是不懂战阵的人,早年也曾经跟随曹操一起出征,军阵的事儿,多少知道点。

主君不顾战场形势,逼着下面的将军出战,这是战场大忌,曹丕还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可问题是……曹丕现在是真的没办法了啊。

从中原到关中,三线大战,而且是两家欺负一家……要不是曹操打下的底子够厚,曹丕早就玩完了好吧。

可即使如此,现在的局势,也让曹丕非常的头疼。

西线方向,关中长安还在对峙,一时间分不出胜负,但关中的重要性曹丕不可能不知道,故此对曹真方面,曹丕只要曹真能守住长安就可以了,自然不会指望他来破局。

而东线方面……那里可以说是一团浆糊。

本来曹丕还打算在登基之后,夺回青徐二州,给自己增加一点军功呢……说真的,曹丕觉得这真的不是什么难事儿,毕竟中原腹地,战阵骑兵为先,江东的土包子们,哪里有骑兵?!

可谁知道,人家江东不跟你打平原野战,而是先发制人,突然偷袭下邳城,等臧霸反应过来的时候,三路大军已经围攻下邳了。

而更可恶的是,曹休和贾逵这俩货,这种时候了还在闹不合,让周瑜这个在淮南的人跳出了阻截圈,北上进攻下邳。

好吧,周瑜都已经跳出来了,这时候再追究谁的责任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因此曹丕下令曹休和贾逵,赶紧领兵去增援彭城,只要守住彭城,那就还有反攻的希望。

可那个混蛋曹休,居然在自己的诏命赶到前,先一步出发,南下进攻寿春去了……说真的,如果曹休不是姓曹的话,曹丕真的想直接卸了曹休的兵权。

但之后事情的发展,让曹丕真的动了解除曹休兵权的想法……这个混蛋,带着两万多人围攻只有不到五千人守卫的寿春,打了快一个月,愣是没有打下来?!

这混蛋,他根本不姓曹,应该是姓孙吧?!

要光是这样,曹丕还不至于着急上火。

真正的麻烦在于,彭城方面,已经三次向自己告急,希望自己能派出援兵了。

本来吧,随着臧霸尽可能的保存战力退守彭城,徐晃也及时带兵增援彭城到位,甚至贾逵也带着三千人亲赴彭城,在兵力上,以徐晃为首的彭城守军,并不比江东军差太多了。

彭城守军大概有三万多,而江东军主力,即使算上周瑜带来的部队,也不过是四万五千多人而已……只是单纯的坚守彭城的话,问题是不大的。

可架不住,对面有个诡计多端的周公瑾!

第555章 诸葛诞

事实上,经过一个月的发展,青徐的战事,多少有了一些变化的。

徐晃及时带兵增援了臧霸,让臧霸有底气坚守彭城国,一路连败,退守到彭城的魏军士气也得到了不小的恢复。

而东吴军这边,四路大军包围进攻下邳,现在下邳已经攻下了,那么四路大军在这么分兵进军彭城国的话,就显得军力有所分散,容易被敌人一一击破了。

所以,东吴军这边,也是在有意识的合兵一处,一起进攻彭城国。

可就在周瑜和徐盛已经会师一处,一起向下邳的诸葛瑾所部进发的时候,周瑜却又突然跟徐盛分兵,自己领兵南下,往寿春方向赶去了。

周瑜这突然的变动,让徐晃和臧霸两人都判断,这应该是曹休引军进攻寿春,引得周瑜不得不回防淮南……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淮南对江东的重要性,可比青徐二州要重要的多。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