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页(1 / 1)
('
而且就像邓艾说的那样,如果张辽真的重伤了,那么关平,关兴,邓艾,徐庶四个人一起出马,曹魏就靠一个张虎,是根本挡不住汉军的攻势的……如果张辽没有重伤,还能指挥,就算他关羽亲自上阵指挥,也一样讨不到好。所以,这场战事,其实有没有关羽亲自上阵,其实没啥区别。那还不如好好的呆在营帐内养伤呢。因此,关羽这个受伤了的大将军,被徐庶联合关平,关兴,关银屏,邓艾等关羽的家眷们,一起把给摁在帐中榻上休养,然后徐庶立刻写信往江陵和江东,求人帮忙寻找名医来给关羽治伤。营帐之外,关平也没有客气,隔天升帐点将,分配进攻任务,以邓艾,廖化,关兴为先锋,分三路,进攻邓县营寨。一上来,就是全线进攻。倒不是关平没有谋略,作战计划制定的不够详细,实在是没有这个必要。事实上,关平为人还是比较低调谦虚的,跟他那个当爹的可不太一样……第一次掌军,关平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没底,没少请教徐庶和邓艾,该怎么用兵。徐庶和邓艾对此的看法很一致——明天打一场就知道了。如果张辽真的没事儿,还能继续指挥的话,那魏军的防备肯定很严密,稍微试探一下发现打不动,直接退回来坚守,等到王基和寇封的援军抵达后再动手不迟。如果张辽真的重伤了,那么也别客气了,直接全线进攻,就不信张辽之子张虎有这样的大局观,能够统筹整个防线。只要张虎一个应对不利,造成一方突破,那么整个邓县外围防御也就拿下了。因此啊,不需要搞什么谋略,也不需要搞什么试探——全线进攻就是一种试探。打的下去就打,打不下去就撤回来休整好了。关平采纳了这样的方略,并做好了进攻梯队的分工,隔天直接发起攻击。这一下,压力就来到了张虎这边。张虎的能力,确实比他爹要差的远了。张辽可以全线指挥防守,并且保证防线的安全,可很显然,张虎并没有这样的能力和大局观。再一个,魏军军中士卒,本来就因为主帅重伤昏迷而军心动摇,士气低落着呢,猝然间遭遇敌军进攻,战斗意志根本提不起来。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张虎的应对失措。其实这事儿也不能怪张虎,实在是对面的蜀贼太狡猾了。关羽的伤势到底如何,张虎其实不知道,但考虑到自家父亲伤重不起,张虎想当然的以为,关羽的伤势也轻不了。主帅受伤,蜀贼军心必然也会浮动,也应该以休养,安定军心为主……打死张虎都想不到,这个时候蜀贼居然不按套路出牌,主动发起了进攻。另外呢,关羽家的家眷在军中从军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战场三路,中军一路,一共四个方向,居然有两面“关”字大旗……张虎下意识的认为,中军帐内负责指挥的人是关羽,而左路猛攻的人是关平。也就是说,张虎误判了形势,认为关羽伤势无碍,依然在指挥全军进攻。有一说一,就是张辽在面对关羽的攻势时,都得小心翼翼,时刻警惕防线安危呢,张虎凭什么觉得就靠自己,能挡住当世名将关羽的进攻?!张虎终究从军经验太少,历练也太少,从一开始就误判了敌军主将,心生怯意,之后的指挥应对,就没个不出错的。第一天的防守中,张虎虽然靠着自己父亲留下的营寨防御体系勉强的撑了下来,但张虎本人的手段基本已经用尽了。被人打了一个猝不及防,导致三线全部告急,张虎已经把手头上能用的预备队全部调度了上去,这才勉强的撑住了防线……明天蜀贼继续进攻的话,张虎已经无人可派了。而张虎的窘境,也被关平等人看在眼里。关平的资质确实是差了点,但你得分跟谁比……比不上关羽,邓艾,徐庶这些人,但比对面的张虎可要强的多。张虎拆东墙补西墙的防守方式,让关平瞬间看到了攻破邓县城外营寨,乃至直接攻破邓县的可能。第二天,关平毫不客气,继续兵分三路,发动对邓县外营寨的猛攻。本来吧,关平还想着,张虎终归是张辽之子,跟随他父亲多年,耳濡目染之下,应该会有点本事……甚至关平还做好了今天攻不下,明天继续强攻的打算呢。这点耐心,关平还是有的。可关平也没想到,张虎在撑了大半天之后,最终还是没能撑到天黑。率先打破均势的人是关兴,他领兵攻破了魏军左侧营寨防线,率军杀向中军,逼得张虎不得不调动中军士卒,调整中军防守方向,应对关兴的进攻。而张虎这么一调整,导致原本防御还算厚实的中军营寨方向出现了短时间的兵力不足问题,而负责进攻魏军中军营寨的邓艾敏锐的抓住了这个机会,领兵猛攻之下,中军方向顿时出现了松动和崩溃。中军营寨一旦出现漏洞,张虎就算是再拆东墙来补,他也没有这个时间了。不得已之下,张虎只能是收拢残军,领军后撤,撤入邓县之内,想依靠邓县城防的优势,继续坚守。当然,张虎也没忘了,赶紧给身在洛阳的曹丕,再次发去求救信。而随着张虎撤入邓县城内,关平却没有继续领兵追击,相反,关平暂停进军了。倒不是出了什么意外,只是很单纯的因为,寇封带领着上庸兵,提前一天,抵达了南阳战场。如今关羽伤重,寇封到来,南阳战场的指挥权,需要重新进行一个分配,到底以谁为主将,这需要两人做出一个协调。寇封好歹也是镇守一方的人物,比起关平来说,不管是地位还是官职,都要高出一筹……寇封到底愿不愿意听从关平的指挥,还真的不好说。而此时的邓县城内,昏迷了两天的张辽,也终于在这个关键时刻,暂时醒转了过来。第633章 张辽决意在陷入了两天的昏迷不醒后,张辽终于在张虎不得已退守邓县的关键时刻,醒了过来。然后差点气的又晕了过去。两天,只有两天的时间,张虎就已经丢了邓县城外营寨……张辽就纳闷了,自己怎么生了这么一个玩意儿,依托营寨防守的情况下,居然连两天都没有守住。对面的蜀贼是天神下凡么?!自己的长子都这个德行了,更加年轻没经验的次子和三子,那肯定是更加指望不上了。如今蜀贼攻陷了营寨,必然气势正盛,而魏军退守邓县,必然士气衰落……如果不想点办法,立刻提振军心的话,这个邓县也不可能守得住。好在蜀贼似乎并没有急于发动对邓县的进攻,这给了张辽做出调整的机会。张辽如今能做的事情,已经是不多了。他的伤其实很重,能勉强醒来已经算是老天爷眷顾了……背上一尺长的刀伤,再加上伤到脊柱,张辽根本下不了床。可如今的局势,张辽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邓县不能丢,真的不能丢。在张辽设计的宛城三道防御线,邓县是前两道防御线的核心,如果邓县丢失,那么宛城就会直接暴露在蜀贼的面前。纵然宛城城高墙厚,利于坚守,但宛城的内部,从来就没有太平过。宛城是南阳郡的治所,是隶属于荆州行政区的……早年如果不是刘表短视,跟张绣交恶,而张绣举郡投奔太祖武皇帝,这个南阳郡还真的不好拿下来。但这里面始终有个问题就是——张绣并不是南阳人,他是西凉人,不过是被刘表安置在南阳,抵抗太祖武皇帝的马前卒而已。张绣是干脆利落的投降了,但南阳世家们,对太祖武皇帝可算不上多么的欢迎。也因此,当关羽发动襄樊战役的时候,南阳世家豪族们暗中支持侯音叛乱。虽然这个叛乱很快的被曹仁给平定了,但接下来曹仁做的事儿,就更加让南阳士族们记恨了……这个匹夫,居然屠城了。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