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页(1 / 1)
('
为此,张辽说服了夏侯渊,亲自劝降昌豨,并且孤身入三公山,拜访了昌豨的老巢和家人,深的昌豨的信重和敬佩,从而完成了对昌豨的劝降。事后连曹操都觉得张辽这事儿做的太冒险了,但张辽却真的做成了……有此可见,张辽对战场上事务的洞察力有多强。因此,虽然关平等人通过各自分工协作的方式,弥补了关羽不能亲自指挥的遗憾,也确实让张辽心生感慨……蜀贼人才,何其多也。但是,关平的统筹能力,跟关羽的差别还是很大的,有些战场细节上的把握,依然不够出众。而诸将之间,虽然也有互相协作的心思,但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彼此之间要配合默契,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这对张辽来说,已经足够了。张辽确实不能亲自上阵杀敌了,但他的那双眼睛还在,他脑子里的应变能力还在。有好几次,张辽提前猜到了关平发动的进攻重点,通过兵力调动及时做出了应对。而即使以寇封的勇猛,石苞的狡猾,王基的平稳,邓艾的应变,这四人偶尔能造成城墙上的险情,张辽也能利用诸将之间配合不默契的地方,迅速调动兵力救援,化险为夷。至于关兴……就让这货继续在战场四周转悠吧,反正张辽麾下的邓县守军一共就三千人,可没打算轻易出城。但,只要关兴稍微放松警惕,张辽也不会客气。别忘了,张辽一生用兵,最擅长的,可就是突阵。只要不是要突击敌军本阵,斩杀敌将……仅仅是杀退军卒,烧毁攻城器械这种事儿,对张辽手下的那帮百战之兵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三天的交战下来,以关平为首的诸将,总感觉好像进攻的主动权从来不在自己手里,自己的进攻进展不大不说,进攻间歇时期,还要随时防备被张辽反击……这到底是谁处在弱势?!打成这样,别说诸将窝囊,连徐庶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徐庶都有心自己接过指挥权来主导进攻了。但徐庶到底是靠脑子吃饭的,一向比较冷静,也有自知之明……仔细想想,这些年,自己除了在武陵郡主持荆南工作的时候领过一回军,剩下的时间基本都是当军师来着。就领兵作战的经验来说,徐庶觉得吧,自己可能还不如关平,王基这些人。再一个……军中名义上的主帅,关羽关二爷,他不让。“军师何必如此急切……且放宽心思,交由小辈们处理便是。”二爷也是难得的,跟徐庶有时间聊聊天。这段时间吧,关羽因为养伤的原因,一直在军帐内静养,而关羽这一倒吧,徐庶不得不把更多的心思放到军中事务上去,否则就靠关平等人,真处理不好那么多的军务。这些少年将军们,带兵打仗的能耐倒是都有,但整理全军用度,划拨后勤粮草供应的事儿,就必须得是徐庶一把抓了。因此,两人已经很久没见面了,上次见面还是因为关羽非要观阵,徐庶跑来劝说的时候。嗯,也就是在三天前。可如今,关羽却主动派人找来了徐庶,并且还劝徐庶不要着急,攻城的事儿,交给这些军中小辈们处理好了。徐庶就纳了闷了,问道,“君侯倒是好耐心啊……君侯岂不知,如今魏贼极有可能已经撤回宛城,我等若在此迁延日久,待宛城守备齐全,我等如何轻易得破?!”关羽却只是笑笑,看着徐庶,说道,“此事我自知之,只是邓县守将,毕竟是文远……纵是老夫亲自出马,亦不能于三日内破城,军师又如何苛求小辈们呢?!”这话说得的,徐庶一向也是,毕竟对手是那个张辽。但即使如此……“总不能就此僵持吧?!”徐庶无奈的坐下,对关羽说道,“三日攻城不下,魏贼已可从容撤军,若再无进展,待魏贼自洛阳派来援兵,我等粮草不济,恐难以攻克宛城,此番出征,亦不得圆满矣。”一说起粮草的问题吧,关羽也跟着皱眉了,问道,“军中粮草,还可支应几日?!”徐庶立刻回答道,“军中囤积粮草,支应半月尚无问题,只是如今已然入冬,粮草运输颇为不便,襄阳马季常处来信,下批粮草,恐需到年底才能运达……中间若有疏漏,全军有断粮之危。”关羽闻言,眉头紧锁,说道,“烦请军师书信一封与季常,令其督促运粮,绝不可懈怠,否则军法从事。”徐庶点点头,说道,“书信一事,庶自当照办,季常向来稳重,当不会误事……只是君侯,我等此番出兵,到底仓促,纵使襄阳军粮送至,来年开春之际……”关羽一听徐庶说这个,顿时也有些无奈了。这次出兵,到底是太仓促了。刘备那边,依托益州天府之国的优势,军中粮草也只准备了半年,荆州方面就更别说了。满打满算,关羽在襄阳,只是囤积了四个月左右的粮草,就不得不配合刘备的军事行动而进攻南阳了。关羽从十月份出兵南阳郡,在邓县城下跟张辽已经对峙了一个多月,第一批随军携带的粮草快要耗尽了,必须等到马良送来第二批粮草。而这第二批粮草即使及时送到军中,也不过是还能再支撑两个月,到了明年二月份,如果还不能结束南阳战事的话……会影响到荆州各地的春耕和民生的。偌大荆州,真要往死里搜刮粮食的话,再搜刮出半年的粮食都不是问题,但这么一搞的话,今年百姓的粮种,百姓在秋收前的口粮,那就全部没有了。这么搞,荆州百姓就彻底活不下去了。如果真的按照现在的进攻节奏,一个三千人守卫的邓县都要打上十天半个月的话,那么攻打宛城,得打到什么时候去?!宛城本身就是坚城,在加上时值隆冬,一旦天降大雪的话,实在不利于用兵,免不了要等到开春化雪……这么一拖延,何时能破宛城?!因此啊,徐庶的担心,终归是有道理的。关羽这时候,也不敢在继续这么悠哉悠哉下去了。本来吧,关羽的想法是,诸位小将的才能都不差,只是欠缺一些历练和经验……现在可是好机会,跟张辽这种顶级统帅过招的机会可不多。反正这三天进攻下来,敌军受限于兵力不足,对汉军士卒造成的伤亡也不大,损失最大的不过是一些攻城器械而已……倒不如让小将军们自由发挥,积累经验。但如今徐庶这么一说,非常现实的粮草问题就直接摆在了眼前了。现在军中还有半个月左右的粮草,襄阳那边也有大概两月的存粮……打下一个邓县肯定不是问题,但要打下宛城,多少有点时间不够了。继续这么锻炼下去,恐怕真的要误事。“既如此……明日升帐军议!”果然吧,有些事,还是需要自己这个老将出马的。现在还不到自己这个迟暮英雄,彻底退居幕后的时候!!!第641章 两员老将关羽要升帐议事,关平等诸将心中都颇为忐忑。没办法,这三天的进攻打的,连关平等人也有自觉,确实有些不像样。明明是占据优势的一方,兵力对比甚至夸张一点,都可以说是倒了三十比一的地步……居然全程被对方掌握着进攻节奏,一点破局的办法都没有。因此吧,以关平为首的荆州诸将,是做好了要挨训的打算的。但……出乎意料,谁也没有挨训。相反,关羽对这三天的进攻还给与了肯定,认为诸将发挥的不错,指挥作战相当稳健,并没有什么犯错误的的地方。这是真话,关羽是打心里这么觉得。被张辽掌握进攻节奏啥的,不过是因为张辽战场经验丰富,洞察力出色而已……这确实是张辽的优点,但在这场战斗中,张辽的这个优点,因为兵力劣势太大,只能支撑一会儿,并不足以改变整个战局。这帮年轻人,不过是让一个老头子,用一生的经验,临时压制住了而已。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