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页(1 / 1)
('
也就是如今曹丕一时间派不出足够的援兵来……等缓过这口气,曹丕肯定会加强潼关,秦函谷关,汉函谷关这三关的防御,全力拱卫洛阳的。而事实上,这口气,其实也已经缓的差不多了。关中方面,虽然最后是防守关中失败,不得不退守潼关和武关,闭关自保……但满宠迁徙了近四十万关中百姓入关,虽然不能说彻底搬空了关中吧,也可以说是留给了刘备一个残破不堪的关中。南阳方面,随着司马懿的到任,终于是暂时稳住了南阳防线,同时曹真的援兵已经入关,随时可以支援南阳。这个时候的曹丕,受限于通讯的传递效率,还不知道刘备入驻长安后暂且收兵停战,而荆州军团已经开始撤兵会襄阳的消息。不过呢,有一个好消息,曹丕现在已经收到了。孙权派出的议和使臣顾雍,也已经抵达了洛阳,要求面见曹丕,以求两国修好事宜。虽然曹丕真的很想把孙权的使节给轰出洛阳,但……如果青徐战事一停,他就能腾出兵力来,不管是去支援南阳,还是固守三关,起码不用因为兵力不足而烦恼了。曹丕很不爽,但对曹丕来说,东吴那边,始终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真正的心腹大患,还得是西面的刘备蜀汉集团。因此,曹丕还是亲自接见了顾雍。然后吧,曹丕真的被气到了。孙权小儿,欺人太甚!!!!明明是来求和的,居然还狮子大开口,不仅要求曹丕承认孙权东吴大帝的帝位,两人平起平坐,还要求曹魏军队彻底放弃彭城国,退出青徐……最可气的是,这混蛋小子还有脸为他的儿子求娶曹丕的女儿。还不是为了太子孙登求娶,而是为了他的次子孙虑。这老小子纯粹就是蹬鼻子上脸了。真的,那一刻,曹丕真的想过,是不是给刘备私下派个人过去联络一下,商量一下要不咱们先休战,联合起来先取江东,灭了那个不要脸的孙十万,然后再争一下这个天下到底姓曹还是姓刘。姓孙的太恶心人了。可惜,曹丕也就只能那么一想,他的理智告诉他,他真要这么干了,刘备转身就能把这事儿捅出去,让天下人耻笑自己。魏,汉两国,立国基础就决定了,这俩是死仇,不死不休,根本不存在任何联合的可能。曹丕要敢这么落把柄在刘备手里,本身就说明他心虚,他自认自己得国不正,不过是乱世争天下的一方诸侯而已。那曹丕之前搞的什么禅让,强调的什么正统,可就全部白费了。因此吧,曹丕虽然恶心,但还是得忍下来,派出孙资和刘放两人,去跟顾雍周旋。承认孙权帝位这种事儿,是想都别想,最多允许孙权自称东吴国主,想跟他大魏天子平起平坐,这事儿压根没有商量的余地。放弃彭城国那也是没得谈的事儿,曹丕再没出息,也不会这么做的。被人打下来的土地,那算自己无能,技不如人,输了就是输了。可自己主动出让领土出去……曹丕还没窝囊到这个地步。嫁女儿这事儿倒不是不可以,但不能是嫁他曹丕的女儿。他曹丕的亲女儿,要嫁也必须嫁给孙权的太子孙登,而且必须是正妃,这是政治原则性的问题,如果嫁给孙权的二儿子孙虑,凭白显得自己低了孙权一头。说到底,曹丕还是不愿意承认孙权的帝位,按照曹丕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孙权撑死就是一方诸侯而已,能允许他称王都是曹丕法外开恩了,还想着我承认你跟我平起平坐?!如果不是现实实在不允许,曹丕即使想跟孙权联姻,也不过是在曹氏宗族内部挑一个宗室女嫁过去就可以了。孙权的儿子就想娶我大魏天子的亲女儿,那真的是想瞎了心了。反正条件就是这个条件,你东吴愿意和就和,不愿意和的话,咱们就继续耗下去。这条件,让孙资和刘放很为难,也让顾雍相当的为难。确实,按照曹魏方面的条件,这几乎就不是一个达成和议的条件,双方的分歧之大,第一条就过不去。孙资刘放这边根本就没有得到任何底线要求,就是曹丕的一纸诏令,他们连讨价还击的余地都没有。而顾雍这边呢,孙权倒是给底线了……其他两个条件不重要,让曹丕承认自己的帝位,这个是关键,必须要让曹魏方面松口。可这东吴国主算是怎么回事?!搞的跟中央朝廷和分封国的关系似的,就孙权那个脾气,他能接受这样的称呼?!人刘备虽然也没有明面上承认吧,但至少双方是互相称名,算是把双方的地位放在同一档次上的……你曹丕搞的还跟上下级似的,孙权能干?!孙权要的是吴大帝的称号,可不是大魏吴王。但不管顾雍怎么说吧,曹魏方面就是咬死了这个不松口,弄得顾雍也是无奈。而随着刘备在关中驻兵不动,荆州军撤回襄阳的消息传到了洛阳,顾雍就知道,自己再不快点跟曹魏达成和议的话,事情就麻烦了。一旦曹魏在西北战事中腾出手来了,再挥师东进,去支援彭城,反攻徐州,那……问题就大了。没办法,顾雍只能赶紧写信,把曹魏的条件写上,快马回报孙权,请吴大帝定夺。第671章 魏吴和议孙权在接到顾雍的书信后,也是思考了很久。说实话,孙权确实是一个能屈能伸的人,毕竟从十五岁开始继位,少年统业,要是没有一点忍耐力和城府,孙权不可能坐到如今的位置。实话实说,孙权刚即位那会儿的政治环境,可一点都不比夷陵后诸葛亮要面临的局面好,甚至因为孙策的一些做法以及江东特殊的军制,局面还要跟糟糕一点。一个不小心,孙策打下来的江东基业,随时可能会被倾覆掉。而孙权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继位,依靠周瑜和张昭的支持,一系列怀柔手段频出,既稳住了淮泗集团内部,同时又缓和了跟江东世家之间的关系,慢慢的坐稳了位置,最后凭着赤壁一战的影响,最终彻底掌控了江东。因此吧,孙权是一个知道形势,同时也擅长隐忍和制衡之道的优秀主君。但是呢,这个时空的孙权,跟历史上的孙权,多少还是有些不一样的。最大的不一样,就是在军事层面,这个时空的孙权,还是对自己颇有些信心的。历史上的那个孙权,面对曹魏的时候,虽然也有第一次濡须之战这样的高光时刻,但剩下的时候,基本就沦为了曹魏诸将的经验包……他是真的没少挨揍。可如今这个时空的孙权,虽然在合肥城下吃了点小亏,让张辽突击了一把差点丢命,但最后在周瑜的及时支援下,终究只是有惊无险而已。如今又是轻取合肥,兵临青徐,打的曹魏只能困守彭城国勉力挣扎……孙权这会儿的底气足的很,心气儿也高着呢。一个东吴国主的称呼就想把自己打发了,孙权当然咽不下这口气。因此,当孙权接到顾雍的书信后,对曹魏咄咄逼人的态度,也是气愤不过。曹丕你丫两线都在挨揍,凭啥还敢对我摆这种高姿态?!但是吧……说到底,还是这个“但是吧”最要命。如今的东吴,在青徐战场,也有些打不下去了。从围困彭城国到现在,已经快两个半月了,这两个半月里,魏军已经从被偷袭的慌乱中缓了过来,军心士气也稳定住了……以东吴士卒的陆战能力,真的没办法在这群缓过气来的魏军面前讨到什么好去。再一个,去年冬天一场大雪,断断续续下了大半个月,江东士卒大多因为对青徐地区的寒冷准备不足,再加上水土不服,非战斗减员非常的严重,甚至是主帅周瑜,都已经病倒了。周瑜自从在巴丘的时候经历了一场生死后,他的身体就一直不算太好,休养了好几年才恢复过来,如今这一病,顿时又让孙权开始担心起来了。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