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页(1 / 1)

加入书签

('

司马懿虽然跟郭淮之间交情不深,但也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国之重臣,大魏名将就这么陷在右扶风,第一时间肯定是想要组织援兵去接应郭淮的。

有一说一,什么历史上司马懿故意害死张郃之类的谣言,能信的都是傻子。

司马懿是真心要去接应郭淮的,但问题是,司马懿敏锐的察觉到了蜀军的异样。

郭淮到底不是蠢货,他在请求司马懿出兵接应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把真实的战况告诉司马懿……这种时候要是再隐瞒战情,那才是拿自己的性命在开玩笑。

所以,郭淮明确告知了司马懿,关中的蜀贼北军,很有可能是提前进入关中的,而从这个角度去看的话,郭淮和司马懿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这次大魏反攻关中,可能很不巧的,直接撞在了蜀贼的枪口上。

嘛,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别纠结这个时代有没有“枪”。

从前期的战况进展来看,司马懿和郭淮都不相信,蜀贼对大魏的这次反攻关中是早有准备的……都打成那样了,很明显是战略应对不足的结果。

但蜀贼的北军却能提前赶到右扶风地区,并且还有足够的能力对郭淮进行反攻,这就说明了,蜀贼可能也是有着北伐的打算,只不过是让大魏抢了一个先手。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好事儿,相当于是打乱了蜀贼即将发动的北伐的节奏,换取了自己这边重新布防的时间。

但这也一样是一件坏事……右扶风的郭淮会遇到提前进入关中的蜀贼北军,那么在左冯翊的曹真呢?!

司马懿现在真的有点担心,曹真围困住蜀贼雍州军主力,是不是蜀贼将计就计的给曹真下了一个套。

而顺着这个思路去展开的话,如今郭淮困守右扶风堡垒群,未必不是蜀贼故意这么做的,就是想引诱自己这边分兵去接应郭淮,给南面的荆州军团进攻宛城制造条件。

所以,现在司马懿在拼命的思考,自己到底要不要分兵去接应郭淮。

不接应,一旦郭淮被蜀贼围困歼灭,就靠武关那群龙无首的五千魏军,很难挡住蜀贼主力的进攻。

而武关破,宛城就要面临两面夹击的窘境,能不能守住宛城,司马懿自己都没有把握。

去接应,如果这时候蜀贼在正面发动不计伤亡的强攻,自己就靠剩下的兵力要守住武关,也没有那么容易。

而就在司马懿来回权衡利弊的时候,又一个麻烦的消息传来。

蜀贼大将军关羽,亲率五万士卒出樊城,正在往宛城方向前进。

好了,这下司马懿不用思考了。

别说郭淮了,现在他司马懿能不能守住宛城都是一个问题了。

之前四万,之后五万,蜀贼这是在荆州发起了总动员了?!

司马懿就纳闷了,这个关羽到底是老糊涂了,还是没心没肺啊……这不等于是把荆州的守备力量掏空的差不多了么?!

关羽就不怕,身在江夏的周瑜直接领兵,顺着汉水而上,进攻襄阳或者江陵?!

你们好像刚刚才打过一仗吧,这么快就……?!

而一想到这里,司马懿突然楞了一下,然后整个后背止不住的冒冷汗。

东吴鼠辈要是真的跟蜀贼在江夏打了一仗,如今的关羽,哪里来的九万大军进攻宛城?!

不好,中计了!!!

第816章 关中乱战

到了司马懿这个级别的军事家,只要让他发现一丝端倪,顺着这个端倪思考下去,很容易就能让司马懿寻找到事情的真相。

很明显,这是吴蜀两国再次联合了起来,一起演了一出戏,骗过了大魏。

从这个角度去考虑,那么曹真大将军以为吴蜀交恶,可以顺势发动进攻收复关中的战略,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错误的情报基础上的。

虽然这么做,可能确实打了蜀贼一个措手不及,但蜀贼可能本来就在布置北伐的相关事宜了,虽然一时不备,被曹真大将军打出优势局面,但随着时间推移,蜀贼的那些北伐大军陆续到位,那真正危险的,反而是反攻进入关中的大魏将士们。

别的不说,郭淮已经被坑的只能退守堡垒群,没人接应,连退回武关都做不到。

这种情况下,你让司马懿怎么相信,曹真大将军还能在左冯翊继续这么赢下去?!

这还只是从蜀贼的角度去看待整个关中战略,要是站在东吴鼠辈的角度去看的话……周瑜现在在江夏按兵不动,又是再搞什么幺蛾子?!

打死司马懿都不信,周瑜是在等关羽抽空荆州兵力,好顺势偷袭荆州……关羽又不是傻子,真要是两家敌对关系,关羽能那么放心大胆的抽兵北上?!

所以,司马懿现在怀疑,周瑜在江夏的三万东吴兵,也不过是一个幌子,他们真正的目的,恐怕不在荆州。

就东吴如今的势力分布,如果他们的目标不是荆州的话,那就只有一个可能了——豫州,或者彭城。

孙十万再没出息,也不会想着去跟交州士燮打一场,来决定谁当交州刺史吧?!

再说了,如今的士燮虽然名义上不归属东吴,但实际上,其实跟东吴的藩属没什么区别,孙十万又怎么会为了一个名义上的事情出兵进攻交州呢。

所以,东吴真正的目的,不是汝南,就是彭城。

但……这好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吧?!

而彭城那地方,有贾逵镇守,贾逵身后有大半兖州支持,这么多年东吴都没有办法攻破,那么短时间内,东吴就更加不可能攻破了。

至于汝南……曹休虽然为人急躁了一些,但好歹也是一员出色的宗室将领,能力还是有的,他守卫汝南多年,有地利优势,又有许昌王凌作为接应,问题应该也不大。

一时间,司马懿虽然看不清东吴的进攻重点在哪里,但大概率是青徐或者豫州一带,虽然觉得大魏防守上的问题不大,但该做的提醒,还是要做的。

所以,司马懿立刻上奏天子,把自己的推测用快马送到洛阳,告知曹叡,然后建议曹叡下旨,命贾逵和曹休加强戒备,让大将军曹真在合适的时机撤围回军,坚守潼关为上。

关中可以不夺下,但潼关不能丢。

有一说一,现在司马懿最担心的的就是曹真。

曹真可是带着两万中央禁军,三万司隶郡兵,还有牛金率领的两万大魏骑兵助阵……这些人要是被堵死在关中的话,那大魏的损失可就太大了。

因此,司马懿是火急火燎的向洛阳方面发出了示警,同时也写信给郭淮,要求郭淮一定要坚守一段时间,等待洛阳天子的援军……自己这边是真的腾不出手来救援他了。

毕竟,司马懿也不好过,正面九万蜀贼围攻,宛城都需要援兵,哪儿还有能力分兵啊。

而当司马懿的这封奏报,又经历了七天的时间送到洛阳时,曹叡已经开始牙疼上火了。

特么这个司马懿,既然看出了苗头,就该跟上次疏奏一起送来……你特么现在送来管个屁事儿。

东吴方面先不说……咱们的大将军曹真,如今已经被蜀贼包抄了后路,经历了一场大败,到底能有多少士卒能撤回潼关,甚至潼关能不能守住,现在都是未知数。

简而言之,你司马懿说晚了!!!

这个事儿吧,说起来,还得稍微的把时间线往回倒腾一下,回到郭淮在右扶风遭遇到大汉北军反攻的时候。

就在差不多的时间里,曹真在左冯翊的局势,也开始变得急转直下了。

其实一开始打的还是很顺利的。

曹真通过前期犹豫不决的进军,吸引了张溪主动往前进军,最终把张溪吸引到了大荔县城外。

如果能引诱张溪进行主动攻城,从而给牛金率领的骑兵侧翼攻击的机会,以骑兵对步兵的优势,这很有可能就是一场击溃战,曹真很有可能一战而下左冯翊,进而直逼长安,收复关中。

但那个张元长,到底不是好惹的,就跟突然察觉到了自己的作战意图一样,突然领兵后撤,想要收缩补给线,退守到长陵,依托长陵和长安的城防固守。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