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页(1 / 1)

加入书签

('

所以,其实张溪在重泉县城内要做出决策的话,有时候真的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去冒险猜测。

比如三天前,大批的魏军骑兵突然调动,不知去向,今天一早,大概有三千多骑兵从东北方向狼狈逃回,这些事情,都是张溪站在重泉县城楼上,就能观察到的事实。

再结合张溪知道赵云提前带领凉州军团入萧关的事情,算算时间,张溪得出判断,这是赵云率领凉州军团已经抵达了重泉县附近,甚至有可能,已经小胜了魏军一阵。

魏军调走至少一万多骑兵,就回来三千多人,如果真的是战败而归的话,那赵云可能就在附近,随时可以对魏军发动进攻。

一般来说,根据观测到结果,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但这个结论是否可信……别说张溪,就是一向喜欢冒险的魏延都觉得这样的论断有些武断了。

就不能是他曹真玩的引蛇出洞之计么?!

故意调走一万多骑兵,再让三千多骑兵在你眼皮子底下回归,造成一场溃败的假象……很难么?!

要是真的傻傻的认为这是凉州军团来援的信号,兴高采烈的打开城门,准备配合凉州军团前后夹击……曹真说不定早就埋伏好了人马,就等着城内的守军主动出击呢!!!

这不是没有可能的,以曹真的能力,这种坑他还是挖的出来的。

当然,这也主要是张溪这边的情报严重不足,所以才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否则以魏延的脾气,要是知道赵云在大荔县击破了魏军骑兵,今天晚上他就敢去劫曹真的大营。

但因为情报不足的关系,这时候就是魏延,也认为应该以稳守城池为重,毕竟他们这边兵力少,又经过了二十天左右的守城,即使算上轻伤的士卒,能出城作战的总兵力也只有一万五千人左右。

要出城主动进攻,就必须要有一击必杀的把握,否则一旦出现意外,接下来守城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重泉县内的三人组,在经过了一番商议后,达成了一致——暂时不管城外骑兵的异样调动是不是凉州军团来援的信号,他们的首要目标,还是以守住重泉县为主。

这真的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尤其是张溪,觉得魏老匹夫难得的跟自己意见一致,省心多了。

本来呢,事情到这里,也没啥了,依然还是按照原有计划,做好自己的守城工作就好……但到下午,驻守在西门的张翼第一个发现,围困西门的魏军开始拆除营寨,往东门集结。

东门,是魏军中军大营所在。

而很快,不仅是张翼,就是魏延,王双,张溪都开始发现,原本围困四门的魏军,都开始拆除各自的营寨,往东门方向集结,而原本一直在城外游弋的骑兵队伍,如今也已经去向不明。

很显然,这是魏军要收缩兵力的迹象,接下来要做什么暂时不知道,但重泉县,确实是有撤围的迹象。

为此,张溪,张翼,魏延三人,在东门城楼上,再次碰面了。

一边观察着魏军在东门外的行动,一边互相商量,这帮魏军到底在玩什么花样?!

“撤兵?!”

最后还是张翼沉不住气,说出了这个词汇。

事实上,当魏军开始往东门集结的时候,张溪,魏延,张翼都想到了,魏军是不是在收缩兵力,准备撤军了。

这不难判断,真正麻烦的问题是——魏军为什么要这么做?!

难道真的是凉州军团已经来援,魏军察觉到无法短期内攻破左冯翊威胁长安,所以为了保存实力,想要撤军了?!

又或者是,曹真在做戏做全套,依然还是那套引蛇出洞的计谋,做出撤军的假象,引诱重泉县守军追击,好设伏围歼?!

张翼就是在纠结这个,觉得两方面都有可能,但偏偏又缺乏重要的证据来支撑自己的判断,因此张翼不敢轻易把自己的想法说出口。

而张溪和魏延两人,就不会只想的那么简单了。

魏军撤军,可能是真的。

曹真再怎么玩引蛇出洞,他也不会选择撤围重泉县……如果某个出了名谨慎的家伙继续在城内按兵不动,曹真这么做,除了让重泉县重新恢复粮道和情报传递通道外,根本没有任何好处。

而以张溪这货的保守性格,这种事儿他真的是做的出来的。

曹真又不是跟张溪第一次交手了,还能不知道这货的用兵风格是什么样的。

所以,魏军的撤退,应该是真的,但撤到哪里去,接下来曹真会怎么做,两人都在拼命的思考,然后给出自己的应对。

两个人其实都是那种能制定整体战略的人,眼光不会只局限在一座城池上,他们在考虑的,是曹真这么一退后,整个关中的局势,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尤其是潼关……两人都在考虑,是不是有机会,可以去偷袭潼关。

是的,这次,不仅是喜欢冒险的魏延在这么想,就是张溪,其实也一直在想这个可能性。

毕竟,只要封锁了潼关,就等于是把这数万魏军关在了关中……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

第823章 异道会潼关

魏军撤退的原因,张溪和魏延的判断是一致的——应该就是赵云率领的凉州军团已经抵达了重泉附近,曹真担心侧翼受到威胁,因此选择撤军。

但,曹真的撤军,到底是暂时后退以避锋芒,还是放弃了进攻关中,退回潼关,两个人都有点拿捏不准。

如果是撤回临晋的话,那张溪有可能还真的要跟曹真期待的那样,在重泉汇合凉州军团后,兵发临晋,主动去进攻曹真。

曹真希望把雍州军团和凉州军团钉在左冯翊,张溪其实也同样希望曹真的司隶魏军主力继续呆在这里,为荆州军团进攻宛城减轻压力。

可如果曹真是直接撤回潼关的话……那就继续呆在重泉县,重新布置左冯翊方向算了。

以如今雍州军团剩下的兵力,即使有凉州军团来援,要想去攻打四万多兵卒守卫的潼关,那基本是想都不用想。

别说打下来,就是威胁都威胁不到人家。

潼关,终究是未来的天下第一关啊,虽然这会儿诞生时间不长,但在曹魏的多年修筑下,那也是一座雄关,哪是那么容易打的。

因此,曹真撤到哪里,会直接影响到接下来整个关中战局的发展,甚至可能影响到紧随而来的北伐战略的安排。

事实上,张溪也好,魏延也好,都觉得,以曹真的性格,他撤兵临晋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从曹真在关中的历次作战过程来看,他就不是一个果决的人,在一些关键时刻的决断上,都有些拖拖拉拉的……这样的人,是不可能一下子放弃在左冯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优势,直接退回潼关去的。

他就算想撤回潼关去,估计也会在临晋稍作停留,看看汉军的反应……如果给他看到了机会,他还是会留在临晋不走的。

而曹真一旦真的只是后撤临晋……那潼关,就成了司隶魏军的一个致命节点。

因此,魏延基于这个猜想,当场就想张溪提出了一个作战计划,要跟张溪“异道会潼关”。

其实说的直白一点,就是魏延打算赌一把大的,现在就带兵三千,抢在魏军前面绕道偷袭潼关,切断魏军后路,而张溪则继续坚守重泉县,等到凉州军团的援兵全部到位后,兵发临晋,牵制住曹真的主力,不让他回救潼关。

在历史上,魏延其实也提出过“异道会潼关”的计谋,而且就是那个著名的“子午谷奇谋”的后续。

魏延主张,出了子午谷之后进攻关中的时候,不管长安,直接进攻长安身后的潼关,切断关中魏军的后援,把魏军彻底堵死在关中,这样就可以不战而下关中了。

事实上,这个战略,比出子午谷打长安的战略还要不靠谱——潼关在长安身后近三百里的地方。

诸葛亮就算采用了魏延的计划,从斜谷出兵,他还要一路从右扶风绕过长安打到左冯翊,跟魏延在潼关会师……大汉要有这能耐,老老实实的打长安不好么?!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