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页(1 / 1)
('
很显然,东吴就是在等曹魏先动手,吸引蜀贼的注意力,这样他们才能放心的调兵东进去攻荆州……现在目的达到了,自然撤军的速度也变快了。而随着东吴在淮南大量的抽调兵力东进江夏郡,兖州这边的贾逵顿时也压力小了很多,现在也可以大量抽调士卒在陈留郡集结,在凑齐了三万人的援兵后,贾逵也不等后续兵力集结了,亲自领军,驰援在巩县作战的司马懿。曹魏的援军变量,终于还是比汉军的援军,更早的抵达了河洛战场。面对这样的战场变化,诸葛亮叹了口气……启动第二方案。诸葛亮立刻下令,邓艾不要在巩县继续跟司马懿对峙纠缠下去了,全军退回洛阳坚守,不要给司马懿包围击破的机会。同时,诸葛亮下令侧翼的王平主动往南发展,往颍川郡方向集结,不用回防洛阳,争取尽快的进入颍水西部的区域,跟在襄城的张嶷连成一片,从南阳方向获取后勤补给,原地待命。孟津渡方面,诸葛亮也下令黄权率领水军上岸,汇合向宠所部一万余兵马,弃守孟津渡,返回洛阳,放曹魏河内郡兵马过河。只有弘农郡方面,诸葛亮给与了王昶一定的自主权,让他自行判断,是否能守住弘农……如果守不住,可以节节抵抗,但最后的底线,是必须死守函谷关,不让曹真大军进入河南郡。换句话说,诸葛亮现在采取的策略,是收缩防守,全力守卫洛阳了。而这个应对……司马懿有点看不懂了。收缩守卫洛阳,不能说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但诸葛亮的这个收缩时机,未免也太早了,而这个收缩兵力的幅度,未免也太大了。这就相当于双方只是在战场上稍微试探作战了一下,诸葛亮就全军收缩……要是诸葛亮就这个本领的话,当初自己不应该那么容易的失守洛阳啊。因此,司马懿反而是有些迟疑了,拿不准主意,是不是该立刻进兵,包围洛阳。行军速度,有点慢,慢到夏侯霸实在受不了了。“如今蜀贼不敌而退,全军收缩回防洛阳,我等大军压境……将军何以迟疑不前?!”夏侯霸在军议上,直接质问了司马懿。夏侯霸是真的不能理解啊。正面的蜀贼已经一路逃回洛阳去了,南面的蜀贼撤入颍川郡,虽然加大了颍川郡的防御负担,但也断绝了回援洛阳的可能,而北面的孟津渡也有军报传来,河内郡兵已经完成了渡河集结,正在往洛阳方向前进……怎么作为主力的东路军,咱们这边,你司马懿按兵不动了呢?!当初要主动出击的时候,你司马懿可不是这么对我说的吧?!司马懿也是尴尬,这问题问的,他还真的不太好回答。倒是王凌站出来,替司马懿说了句话。“少将军有所不知……那诸葛亮足智多谋,如今蜀贼局势尚未崩坏,却如此轻易撤兵回防洛阳,其中恐有诈。”王凌也是经历过当初四伐的人了,对诸葛亮,张溪这些人,也算有一定的了解……当初那一场大战,不说司马懿,反正他王凌基本就是一路被人牵制鼻子走,完全没有选择的余地。所以,王凌还是挺认可司马懿现在的做法的……诸葛亮退的也太快了,你要说没点啥猫腻,王凌第一个不信。但这个话吧,虽然也不能说没有道理,可摆在夏侯霸面前,多少有些不够有说服力。夏侯霸的能力确实是夏侯渊一脉里最强的,将来多加锻炼,也是一名大将的人选……但不是现在。现在的夏侯霸,还没有经历太多的战场洗礼,也没有太多的战阵经验,他的所有能力,都来自平日所读,所学的兵书,所以他实在无法理解,仅凭一个猜测就暂停进军的道理在哪里。甚至,对诸葛亮不太了解的贾逵,对这事儿,也不是很能理解。“纵使诸葛亮足智多谋,然此番局势,亦无诸葛亮用谋之地……迟疑不前,恐生祸患。”贾逵也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贾逵不缺谋略,也不缺战场经验,但就从目前的局势来看,贾逵真的看不到诸葛亮有那种闪转腾挪的余地。孟津渡,巩县距离洛阳的距离非常近,撤军后退入洛阳,是最正常不过的选择,大魏军队顺势包围洛阳,也不存在拉长补给线,增加后勤压力的风险。而颍川郡方面,陈泰进取不足,但防守有余,颍川世家大族们也有实际的守卫自家利益的需求。再加上汝南郡的郭淮所部一直没有调动,就算王平所部退入颍川,和襄城的张嶷联手进攻许昌,郭淮也可以随时增援。这也就断绝了蜀贼通过攻占许昌,杀入兖州腹地的可能。就目前的局势来看,贾逵是真的看不到犹豫不进的任何理由。其实司马懿也看不到,他只是下意识的觉得这事儿挺诡异的。但,用兵作战,不能完全靠着自己的感觉形势,战场形势如今对大魏极其有利,再加上夏侯霸,贾逵等人的赞成……那就进兵吧。包围洛阳城。第1011章 诱敌司马懿领兵快速西进,以六万兵马,兵临洛阳东门。几乎同一时刻,司马师,司马昭两兄弟也率领两万兵马在孟津渡完成了渡河集结,两兄弟外加一个夏侯和,三人一起商量后,也开始往洛阳北门进军。刨去西面还在跟王昶纠缠的曹真和他麾下的三万魏军,如今洛阳周边,已经聚集了八万兵马,在向洛阳进军。而诸葛亮手里,算上黄权和邓艾等人撤回来的兵马,也有四万人左右在防守洛阳。兵力对比二比一……诸葛亮暂时还不算太着急。万幸当初跟张溪商量的足够及时,徐庶抽调兵力和统筹粮草的速度也够快,赶在司马懿发动进攻前带着一万五千南阳郡兵来援了,否则的话,现在诸葛亮手里大概就只有两万五千人守卫洛阳,至少王平的那一万无当飞军,诸葛亮是绝对不敢轻易放到颍川郡去的。至少目前来说,战事还没有脱离出诸葛亮的掌控。至于司马懿,围就围着吧。甚至,现在诸葛亮最担心的,根本不是城外的司马懿,而是在江陵的张溪。江陵城的战报,这段时间真的是折磨的诸葛亮不要不要的。之前张溪送来战报,说是他和王基都怀疑,这次东吴军进犯荆州,主攻方向可能是襄阳,而不是江陵……那几天啊,诸葛亮急的是嘴角都开始上火起泡了。他周瑜除非了脑残了,否则怎么会在不攻下江陵的情况下,带领大军从侧翼对襄樊防御体系发动进攻……根本不可能的。东吴要是那么干,张溪直接出兵去进攻江夏,断他周瑜的后路……你看他周瑜怎么办!!!反正诸葛亮是怎么看,都不认为周瑜这样的名将,能干出这种瞻前不顾后的战略选择来。那段时间,诸葛亮是真的担心张溪被周瑜给骗了,贸然往襄阳派出援兵,削弱了江陵的防守兵力。但偏偏两地距离太远,诸葛亮自己也要布置防备魏贼反攻的事情,除了写一封不知道能不能及时送到的提醒信之外,啥都不能做。为此,诸葛亮天天揪心的跟什么似的……徐庶都快看不下去了。这么多年了,你还不了解张溪那货是什么人?!就那小子用兵谨慎的作风,就算真的怀疑东吴的主攻方向在襄阳,他也会等到迹象明显后再做决策,在此之前,他是不会轻易提前分兵的。这话说的,才算是让诸葛亮的心里稍微好受一点。随后,诸葛亮就接到了文聘的战报……东吴军逆汉水而上,在汉水北岸登陆,文聘不得已,向东三郡求援。这时候,诸葛亮的心又吊起来了。一方面,诸葛亮整理分析现有情报,得出了一个结论……东吴这次出兵的兵力,恐怕远超自己的预料,甚至可能出兵十五万以上。如果是这个兵力的话,周瑜分兵牵制江陵,集中兵力主攻襄阳,也不是没有可能。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