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7页(1 / 1)
('
而三个月……说实话,周瑜自己心里都有些没底。再给自己三个月的时间,强攻江陵城的话,也不是没有希望攻下。但问题是,张溪这小子的防守韧性,二十年前在鄂县,周瑜就已经领教过一次了……确实有希望能攻下江陵,但这个希望有多大,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周瑜自己也不能确定。而且,这一切的前提,是江陵不会有援军到来。可从现在的时机情况来看,好像有点不太现实。就在吕岱忙着跟石苞在零陵玩捉迷藏的这一个月里,周瑜也没闲着,继续在猛攻江陵,同时派出了陆逊去进攻宜都,切断益州蜀军来援的陆路通道。陆逊一路进军倒是很顺利,但等到进入宜都郡后,却遭遇到了宜都郡太守宗预和退守到宜都郡的原公安守将李球的节节抵抗。陆逊手里只有一万士卒,而宗预和李球加起来,手里也有超过一万士卒守卫了。而且两人选择的都是比较保守的,抢占重要通道节点,跟陆逊打攻城消耗战……陆逊兵力不足,地利不占优势,又无法分兵包抄后路,只能被逼着一点点的硬拼,进展并不顺利。另一方面……葫芦口的全琮,已经连着三次给周瑜这边发送求援军报了,而且一次比一次急切。最近的一次军报,全琮已经明确告知周瑜,他和朱桓的私人世兵已经消耗到只剩下三分之一的地步了,而实战也证明,郡兵不可能阻挡住蜀军的猛攻……他们最多还能再撑十天,再没有援兵到来的话,他们就只能放弃葫芦口,撤军到后方,另寻战机抵抗了。说好听点,叫另寻战机,说难听点,就是直接撤了不管了。局势如此,事后真的要问责的话,全琮和朱桓能把自己所属世兵拼到只剩下三分之一还没退兵,这官司就是打到孙权面前,全琮和朱桓都属于是有功无过的。东吴的世兵制就是这样,全琮和朱桓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相当的公忠体国了。周瑜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也在犹豫,到底要不要派出援军。派吧,自己的进攻兵力再次减少,对江陵的强攻难度会再次增加。不派吧,随着全琮等人的撤军,寇封带领东三郡郡兵来援,江陵城内的守军增加了,进攻难度还是在增加。经过认真的思考后,周瑜还是决定,往葫芦口方面,派出了五千援军。如果江陵一直没有援军到来,随着自己的强攻,江陵守军的伤亡上升的话,士气必然越来越弱。但相反,让寇封带领东三郡援兵到来,会大大的提升江陵守军的士气和守城信心,将来自己攻城会更加困难。两害相权取其轻……派援兵更划算一点。只是,总是这么僵持下去,总也不是个办法,尤其是在吕岱迟迟不能消灭那支引发后勤不稳的蜀军的情况下。还是得想想办法,有没有快速攻取江陵的办法。而每当这个时候,周瑜偶尔的也会抱怨……曹魏那帮人到底在搞什么玩意儿,打了这么久的时间,居然还没有打下洛阳么?!就算不打下洛阳,哪怕你威胁到洛阳也行啊,这样至少东三郡的郡兵就不至于回援到江陵来了……要增援也会去洛阳增援嘛。这帮魏狗……果然是一代不如一代了!!!第1021章 洛阳邀战时间稍微往回拨个一个半月。就在周瑜和张溪在江陵互相用床弩打“砲战”的时候,洛阳城的战事,也迎来了新的变化。司马懿在诸葛亮主动收缩防线后,终于是完成了围堵洛阳的计划,带兵来到了洛阳城下。而此时,司马懿麾下有六万兵马,他立刻分兵两万给贾逵,让贾逵率兵前往洛阳南门,切断从南阳到洛阳之间的联系,自己则带领四万兵马,围攻洛阳东门。与此同时,司马师,司马昭两兄弟也率领着两万河内郡兵完成了渡河,占领了孟津渡,往洛阳北门的方向前进。曹真如今依然在弘农郡跟王昶缠斗,不过也有所进展,在王昶主动弃守渑池,退守新安后,曹真带领两万五千士卒占领了渑池。看起来,整个洛阳城,即将陷入到了魏军十万大军的包围之下。但诸葛亮一点都不慌。首先,自己手里还有四万兵马,据守洛阳还是有一定的把握的。其次,根据从关中传来的消息,吴懿和柳隐已经完成了所有出兵来援准备,可以立刻出兵了。尤其是柳隐所部的关中郡兵,他们离的最近,过来洛阳支援,时间不会超过二十天。诸葛亮立刻下令,让柳隐所部走左冯翊,经过潼关,快速支援在弘农郡的王昶。现在曹真带领的并州军虽然打到了新安,但他们也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陕县离的潼关,太近了。曹真军的后勤补给,是通过河东郡—陕县—新安这样一条路线运输的,而为了能尽快的突破河东郡,从西侧包围洛阳,曹真必须集中兵力击败王昶,因此,曹真在陕县留下的防守兵力,只有不到两千人。一旦关中郡兵从潼关进入弘农郡,进攻陕县的话,曹真的后勤补给就有被切断的可能。到了那个时候,曹真进退两难,不仅有可能会陷入到断粮的境地,甚至还有可能遭遇关中军和弘农守军的前后夹击。这一路兵马的威胁,就彻底消除掉了。至于围城的八万魏军,诸葛亮手里有四万士卒,如果坚守不出的话,以洛阳城的坚固,坚守个三四个月都不是问题。当初司马懿手里就只有两万人,在汉军六万人围攻下,都坚守了洛阳将近三个月,没道理诸葛亮守不住的。因此,现在急于进攻的人,变成了司马懿,想要引诱敌人分兵出战的人,也成了司马懿……跟历史上完全相反,现在是诸葛亮有底气,可以在洛阳城闭门不出,坚守下去了。有一说一,逼得司马懿都有心给诸葛亮送女装了。一来,司马懿想不到可行的办法,引诱诸葛亮分兵出战,自然也就没有办法用野战消耗汉军的兵力。八万人围攻四万人坚守的洛阳城,要打到什么时候去?!二来……上次大战,司马懿在鲁阳城接受了诸葛亮的约战,却不战而退,名声已经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这次怎么着,都得想办法把这个名声给扳回来。而要扳回这个名声,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带兵攻克洛阳,正面击败诸葛亮……那以后就不会有人说自己是怕了诸葛亮,才会应战后又不战而退了。另一个,就是把诸葛亮的名声同样搞臭,让诸葛亮也变成不敢应战的懦夫……这样大家谁也别说谁。很显然,第一个途径难度实在是太大了,第二个……其实有搞头。司马懿现在也急需诸葛亮主动出兵,所以用激将法,或者是约战的方式刺激诸葛亮,是可行的。诸葛亮不答应,司马懿也没什么损失,但答应了,正中司马懿的下怀,双方野战,司马懿有兵力优势,自恃不会输给诸葛亮……当然,最好是答应了又反悔,这样大家的名声一起臭了得了。为此,司马懿给诸葛亮写去了一封邀战信,邀请诸葛亮主动出城一战,不要跟乌龟一样缩在洛阳城里不动弹。诸葛亮接到这封信的时候吧,其实觉得挺好笑的……老乌龟说别人是乌龟,世上还有这样搞笑的事情?!当初你司马懿占据洛阳的时候是怎么做的,需要我帮你回忆回忆么?!诸葛亮很想直接拒绝掉司马懿的邀战,但……有几个因素,让诸葛亮权衡利弊中。说实话,从军事角度考虑的话,诸葛亮应该直接拒绝掉司马懿的邀战的,毕竟这对守城并没有什么好处。但是呢,从政治角度去考虑的话,诸葛亮又不得不犹豫一下。自从大汉重新占据洛阳后,诸葛亮在这里的治理,始终进行的不太顺利。司隶地区,一共有五个郡,大汉实际只掌握了两个郡:河南郡和弘农郡。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