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3页(1 / 1)

加入书签

('

尽管汝阳县令的亲卫再三跟张特解释,说是汝阳现在非常的“危急”,急需援军……张特根本不为所动。

因为一封只有落款,没有任何官方背书的书信就擅自出兵,他张特的脑子没那么傻。

而且吧,张特也琢磨过了,就算你汝阳县令说的是真的,你真的被一万蜀贼围攻……我手头就那么三千人,就算我倾力而去,帮你守住了汝阳,那上蔡怎么办?!

你怎么知道蜀贼不会转道过来进攻上蔡的!?

丢了汝阳,那是你的责任,而丢了上蔡,要被问罪的人可就是我了。

所以……拒不出兵。

汝阳县令就这样,等啊,等啊,没把援兵等来,倒是等来了东吴的军队。

这帮吴狗,那叫一个不要脸,居然说什么“听闻贵国遭遇蜀贼攻击,我等特来救援协防”,然后就老实不客气的进城接管了城防。

这种时候,汝阳县令说任何话,有用么?!

就这样,在短短的不到十天时间里,汝阳县城头,再次变幻了旗帜……这次变成了东吴的旗帜。

而汝阳县令嘛,在十天内,连续当了魏蜀吴三国的汝阳县令。

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件非常奇葩的事情。

而同样的事情,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不停的在陈国和谯郡两地上演。

姜维和文钦两个人,兵分两路,彼此呼应,一路进攻陈国和谯郡的两地县城。

能打的下的就打,打不下的就绕过去,打下后也不做停留,只是收缴了当地县令的官印,再搜刮府库钱粮财物,然后直接率军离开……大概率在五六天后,东吴军就会过来接管城池。

这两人这一通转悠,直接把在陈留郡负责留守事务的高堂隆,给搞得焦头烂额。

实在没办法啊,兖州兵力不足,郡兵都跟随司马懿或者是贾逵出征去了,高堂隆手里的五千士卒还要用来守卫陈留郡,根本顾不上陈国和谯郡的事情。

没办法,高堂隆只能一面上奏朝廷,希望由朝廷出面去跟东吴交涉,讨要回被占的县城,另一方面赶紧给贾逵写信,让贾逵去跟司马懿交涉,率领兖州郡兵回防。

再不回来,兖州南部的两个郡,可就该被东吴彻底占领了!!!

第1035章 主帅心思

司马懿真的很郁闷啊。

自己领兵在前方跟蜀贼干仗,吴狗在自己身后没事儿抄便宜的抢占城池……特么还打着“履行盟约”的旗号,你上哪儿说理去?!

但不管如何,兖州后院起火,司马懿手下的兖州郡兵必然不可能继续安心作战的,贾逵也已经来找自己商议,是不是可以分兵一万,让他先回兵去救兖州。

至少先堵住那支在兖州东南部肆虐的蜀贼,阻止东吴军继续不要脸的侵占大魏城池吧?!

已经被占据的地方暂时是要不回来了,但咱们至少得及时止损啊。

这里面,贾逵还特意提到了一点:现在谯郡也已经有两个县城被蜀贼攻破,然后被东吴军趁势占领了……万幸谯县没事儿。

话外之意,司马懿明白——要是谯县真的出了什么事儿,那后果,司马懿可就真的不一定能扛得住了。

谯县,是大魏五都之一……虽然地位来说,跟其他四都不在一个档次上,但那里到底是大魏天子的故里所在。

这要是让东吴用这种莫名其妙的方式占了去,天子脸面荡然无存啊。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司马懿能说什么?!

贾逵带着一万兖州郡兵离开了洛阳战场,快速回防兖州,去陈国,谯县一带,一边防备蜀贼再度入侵,一边阻止东吴继续趁火打劫。

当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司马懿已经开始考虑……反攻洛阳的作战,是不是该停止了。

西线的大将军曹真,率领着三万并州郡兵,却被赵云堵在了弘农郡动弹不得,无法从西面完成对洛阳城的包围。

南面的颍川郡,司马懿收到的最新战报是,陈泰,郭淮收拢兵力,退守许昌,如今正在被超过四万蜀贼围攻。

虽然这也不算是出乎司马懿的预料,但……继续这么打下去的话,好像对自己和大魏都没什么好处。

这次司马懿是实在没办法,他需要有足够的兵力来围攻洛阳,所以不得不出卖了一次颍川世家和陈泰……但不能真的见死不救,不能把颍川世家们得罪的太狠了。

万一真的惹急了他们,他们直接投了……那后果,可就非常的酸爽了。

而说起围攻洛阳……从四月份出兵,打到现在十月份,从初夏打到了初冬,司马懿依然只能是围城,而不能破城。

甚至打到现在,连洛阳外城的城墙,都没有爬上去几次。

蚁附攻城的效率,就是那么的低,而洛阳的特殊地位,又严重限制了司马懿谋略的发挥……蜀贼是铁了心的死守洛阳,而司马懿又没办法彻底阻绝蜀贼往洛阳运送援兵,连困守逼降对手都做不到。

这个仗,真的没法打了。

不如趁着现在,大家的兵力损失都不多,暂且退军,积蓄力量,准备下一次的反攻作战吧。

从单纯的军事角度去考虑,司马懿这个想法是正确的。

但司马懿知道,自己的这个想法,如果送到朝堂上去,会引发多么大的轩然大波。

首先第一点,大魏天子曹叡,肯定是不会愿意就这么善罢甘休的。

你司马懿手里有七万多军队,大将军曹真和颍川的陈泰都帮你各自牵制住了蜀贼的援兵,如今你需要面对的就是洛阳城内的不过三万多蜀贼……你跟我说退兵?!

曹叡再开明,恐怕也不会这么轻易的同意司马懿的想法。

再一个,洛阳城的政治意义如何,天下皆知。

这次大魏如果能兴兵重夺洛阳,那至少表明大魏还有一战之力,这个天下归属,依然尚未可知。

可如果不能夺回洛阳,让蜀贼守住了……天下人心会变的。

别的不说,就河洛地区的世家大族,要是不做两手准备,那才是怪事呢。

之前大魏还能有维持这次反攻的本钱,是因为河洛地区的世家大族基本还站在大魏这边,他们也不希望蜀汉来统治河洛,毕竟这会影响到他们的实际利益。

但这次反攻洛阳要是没成功,让这些河洛地区的世家大族看不到大魏杀回来的可能……其实蜀汉的统治,他们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一旦到了那个地步,才是真正的毁伤大魏根基的事情。

司马懿作为一个军事,政治双料精通的老狐狸,其实这些事情,他都懂。

可也正因为他都懂,他现在才犹豫不决啊。

军事层面来说,继续耗下去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了,能守住现有防线,就算是这次反攻没有失败。

从政治意义上讲,作为大魏臣子,司马懿也明白这次反攻的政治含义,是不能轻言退兵的。

但……说实话,大魏天子姓曹,河内司马家才姓司马啊。

老狐狸这时候当然还没有什么不臣之心,他只是有着一颗这年月世家大族都有的心思——先家后国。

大魏是不是能一统天下,司马懿并不太看重,但司马家能不能在这个世界上存续辉煌下去,那才是司马懿需要优先考虑的事情。

说的难听一点……大魏天下人心思变,跟我司马氏又有什么关系呢?!

为此,司马懿决定,还是上书朝廷,请求退兵,结束洛阳战事。

这边老狐狸怀揣着私心,上书请求停战,而南边的周瑜,现在也在考虑,是不是要退兵的问题。

周瑜可不是司马懿这样的阴险老狐狸,他的退兵想法,完全是基于如今的战事发展,是为国事考虑的结果。

没办法啊,这场仗打到现在,除了陆逊那一路还算是顺利外,其他几路兵马,可以说是打的一塌糊涂。

陆逊带领着一万东吴士卒进攻宜都郡,如今虽然还没有彻底攻下宜都郡,但至少已经占据了宜都郡东侧的三个县城……而宜都郡一共就只有五个县而已。

换句话说,就算陆逊打不下宜都郡最后的两个县,他也可以在宜都郡东侧建立起一道路上防线,防止蜀汉从巴东郡派出援兵,来救援江陵。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