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页(1 / 1)

加入书签

('

可问题是,大家都是聪明人,有些话,张溪不用说明白了,庞统自己就能领会到。

这个统兵人选,石苞作为上次大战肆虐武陵郡的人,作为偏师主帅,没啥奇怪的。

他地理方面熟悉啊,而且跟武陵郡的五溪蛮上次合作的很不错,双方还有翁婿关系,这次出兵武陵郡,石苞说不定还能再次煽动五溪蛮跟大汉军队合作,围攻武陵郡。

而姜维也不用说,张溪既然把姜维派到这支队伍里,那就说明了张溪打算把两万大汉南军安排在这个偏师队伍中,用南军的战斗力,来保证偷袭的成功率。

而派潘濬作为副将,那就是为了应对一旦偷袭武陵不利后,该怎么做的问题。

很简单啊,潘濬在零陵郡当了十几年的太守了,虽然最后无奈撤回了江陵,但零陵郡的那些官员人脉,潘濬始终是掌握在手里的。

一旦强攻武陵郡不利,那么潘濬就可以直接绕道领兵南下零陵郡,用自己在零陵郡的威望劝降零陵郡官员,然后调兵反过来再进攻武陵郡,前后夹击之下,武陵郡必破。

这事儿并不难猜,更别说早在两个月前,张溪就已经开始授意在荆北的世家大族们跟荆南的世家大族们取得联系,分化劝降这些世家大族们了……这里面,自然少不了潘濬的手笔。

这么一来的话,确实,突袭三郡的成功性会大大的增加。

但是,这也只是建立在,零陵郡只有一万五千人守卫的基础上的。

“若朱然提前增兵零陵郡,元长又该如何?!”

你不能把所有的好事都想到自己身上,人家朱然也不是白痴,这些年咱们尽在这个武陵郡用兵了,他朱然怎么着也得有点防备吧?!

要是朱然提前增兵武陵郡,这个武陵郡可就没有那么好打了,就算你能先一步扫平南边的零陵郡,但也不敢在武陵郡没有攻下前,合击长沙。

最多就是对武陵郡进行围堵,最后变成两家僵持,看谁能耗到最后罢了。

“如此,唯有正面强攻,击破长沙了!”

张溪有些无奈的,说道。

如果朱然真的提前在武陵郡布防的话,以三万人的偏师,恐怕是很难能够在短时间内攻破武陵郡的……真正决胜,最后还是看长江水战的结果。

只是这样的话,虽然张溪也有一定的把握能赢,可……胜算真的不算太高。

毕竟那是东吴水军,就算羊衜真的能赢,自家伤亡估计不会小。

实事求是的讲,张溪不想走到那一步,所以,张溪求教庞统,问道,“士元兄可有更好的谋略,不妨言之,溪定当依计而行。”

开军议的目的就是这个嘛,大家互相讨论,指出不足,最后制定一个相对来说,成功率更加高的作战方案出来。

庞统自然也没有客气,说道,“元长不妨先屯兵乌林,暂缓偏师行动。若武陵兵少,元长依计而行既可……若武陵兵多,元长何不转换思路,进攻江夏?!”

“进攻江夏?!”张溪微微讶异,然后低头还是沉思。

王基这时候站出来说话了,“进攻江夏亦需水军助力,然江陵水军要入江夏,当先破巴丘水军,而夏口,亦有东吴水军守卫……无水军相助,我等纵然可得江夏之北,亦不可得江夏之南也。”

庞统却笑笑,回答道,“伯舆何言无有水军?!文仲业麾下两万水军,自汉水而下,难道就不能为我大军助力了?!”

王基一愣,然后也陷入了思考。

文聘的水军倒是可以过来帮忙,但问题是,文聘的水军,最多就是沿汉水而下,能不能击败夏口的东吴水军都两说,就算真的击败了,也不见得……嗯?!

王基突然发现了庞统的真正用意,看向了张溪。

而张溪也几乎在同一时间,明白了过来,开口说道,“士元之意,是佯攻江夏,抽调巴丘水军北上助阵,然后偏师奇袭长沙?!”

仔细想想,这么做,其实也不是不行。

江陵水军兵临巴丘,襄阳水军兵临夏口,张溪率兵屯与乌林,进攻江夏的话,朱然必然不能坐视。

从地理位置而言,江夏可比荆南四郡重要的多。

荆南四郡,是东吴进攻江陵的跳板,但江夏,则是江东地区的防御屏障。

丢荆南四郡,最多就是丧失了进攻江陵的机会而已,但丢了江夏,东吴随时要面临汉军南下进攻的压力的。

所以,朱然是肯定不会坐视江夏丢失,一旦荆州两路水军齐出的话,朱然必然要带领巴丘水军协防江夏的。

这样的话,长沙可就没啥防备力量了。

偷袭长沙,也许真的可行。

但庞统,依然还是摇头,说道,“偏师依然还是奇袭武陵郡,佯攻江夏,不过是为了调动长沙水军罢了……长沙水军调动,陆军自然也不能久持,朱然虽无大略,这点还是能看清的,因此,他必然会从武陵郡等地调兵,协防长沙……”

行了,剩下的事情,不用说了,大家都能明白了。

绕了一大圈子,庞统的用意,还是要分武陵之兵。

如果说朱然没有提前增援武陵郡的话,那么用张溪的谋略,也足够攻克荆南四郡了。

但如果朱然提前增兵了武陵郡,面对水军两路进攻夏口,而陆军可能顺势进攻江夏,也可能过江进攻长沙的情况下,朱然既要协防夏口,自然也需要足够的兵力守卫长沙……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把调去武陵郡的援兵再调回来,拆东墙补西墙。

只是……

“若那朱然不为所动,命夏口水军独自对抗襄阳水军,巴丘水军依然呆在长沙……如此,奈何?!”石苞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

咱们的水军还不到能够碾压东吴水军的程度吧?!

夏口的东吴水军也有两万人,不见得就怕了襄阳的文聘率领的襄阳水军啊。

只要江夏不求援,或者求援了但朱然不北上协防,那咱们又能拿人家怎么办呢?!

庞统微微看了石苞一眼,然后才说道,“若此,我等攻取江夏长江北境,兵压柴桑,亦足矣。”

不协防,就江夏的那点步卒用来守城,怎么抵挡大汉的十万步兵的强攻?!

到了那个时候,江夏长江以北的各县必然全部失守,大汉隔江兵压柴桑……你猜猜孙权受不受得了?!

第1051章 南征序幕

张溪的这个战略制定的,看似相当的复杂,但其实,不过是在多种可能性之下,制定了不同的应对方式而已。

其实说白了,就是有机会偷袭武陵就偷袭武陵,如果没机会,拿下江夏长江以北的各县,保持对东吴的战略优势,也就足够了。

真正的战局会发展成什么样,还得看实际情况而定。

战事一旦打起来了,那么最终的结果如何,谁也说不准的。

战略制定完毕,接下来就看双方的准备工作进行的如何了。

经过小半年的准备,张溪终于在延熙元年九月下旬,从江陵正式出兵南征了。

根据现有的情报显示,朱然果然如庞统所料,预判到了武陵郡的防卫空虚,提前派兵增加了武陵郡的防御,如今武陵郡有三万五千人左右的士卒防守。

但同样,也有一个好消息。

朱然为了增加武陵郡的防卫力量,并没有选择从长沙调兵,而是选择从江夏调兵……现在江夏只有两万水军和一万五千步卒防守。

这种情况,一旦张溪屯兵乌林,对江夏的威胁,可就太大了。

眼见时机成熟,张溪立刻起兵,亲率步兵七万进驻乌林,与东吴朱然隔江相望。

而江陵水军两万五千人,也立刻出兵,离开江陵水寨,沿江而下,在巴丘西侧另立水寨,看住朱然所部的巴丘水军。

于此同时,石苞,姜维,潘濬等人领兵三万,在江陵城内引而不发,文岱领水军五千人驻守江陵水寨,随时准备接应石苞等人过江。

张溪这边一动,第一个麻爪的人就是朱然。

从一开始,朱然的防卫重点就在武陵,长沙两郡,尤其是武陵郡,这是最近几年,蜀汉用兵的重点所在。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