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页(1 / 1)
('
“陛下勤政笃学,社稷有幸!”
张居正说着就忙再次拱手,迫不及待地道:“请陛下询问!”
朱翊钧便让张宏把自己写了笔记的一张御笺递给了张居正。
张居正双手捧过后就瞅了御笺上的内容一眼。
这一瞅,张居正的身子就微微颤了一下,然后瞅了张宏一眼。
朱翊钧这里已开始笑着言道:“徐璠、徐琨,可是为老先生徐卿徐少师之子?”
按《中国风俗通史·明代卷》记载,对京城官僚最尊贵的称呼就是老先生,而徐阶曾为大明首辅,如今朱翊钧也就依旧按原主人记忆,对徐阶如此称之。
张居正回道:“是!确为徐老先生之子。”
朱翊钧则点头:“吏部议覆本说,两人可由戴给谏所谏,以功勋老臣之后,恩荫复职为太常寺与尚宝司官。先生票拟为可。但朕有些不知道的是,此二人为何会在这之前被革职,以致于如今要复职?”
张居正虽然是因为自己是徐阶学生,天然需要在政治上照顾徐家,所以才不顾徐阶这二子品性很差之事实,予以起用,但现在朱翊钧问起,他也还是不得不如实回道:
“禀陛下,徐璠、徐琨二人此前是因应天巡抚海瑞弹劾其强占民田、私德不修而被革职,臣念其已上疏自辩,且退回民田,大有礼让之风,故而起用,使其为天下表率。”
朱翊钧点首:“虽说如此,但以朕看来,徐璠、徐琨二人到底还是不宜起用的好,主要是因为考虑到徐老先生,先生是徐老先生的学生,而朕又是先生的学生,自然要多为徐老先生考虑。想必徐老先生年过古稀的人了,想必也是很想儿孙能在身边孝敬的。”
“故朕认为,不如让徐璠、徐琨二人继续在家里尽孝的好!”
“这两人还年轻,将来有的是报国的时间,但侍奉高堂的机会可是说没有就没有的,国朝以孝治天下,朕冲年即位,更应提倡仁孝治国,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第008章 起用海瑞
朱翊钧都把仁孝的旗号打了出来,张居正也就只好颔首:“陛下体恤老臣,崇仁倡孝,是为良举,臣亦认为此举甚妥,臣于此事之票拟未及陛下周全!惭愧!”
“先生不必过谦,此不过朕的另一番想法而已,算不得于大政上有何大见解。”
朱翊钧笑着说了一句。
张居正能因他的这一番话而放弃起用徐阶二子,朱翊钧还是很高兴的。
毕竟,这说明张居正还是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的,没到完全不尊重皇帝意见的地步。
于是,朱翊钧就得寸进尺地又道:“吏科都给事中雒遵荐举海瑞,弹劾谭纶失仪,有大不敬之罪。这事,朕也有疑问要问先生。”
张居正微微一怔,旋即拱手:“陛下请问。”
“谭纶之事果然情有可原,是因伤病重而难免在祭陵时咳喘,国君宜体恤老臣,自然不能因此小事罢黜;但海瑞此人,先生为何不用?”
朱翊钧问后就抬眼看向了张居正。
张居正则正色回道:“禀陛下,海瑞此人清高太过,不睦同僚,而任事过严,恐生是非,故未敢启用。”
朱翊钧听后点首:“但朕曾听父皇多次提过此人,说他敢言!尤其是,他竟敢谏言皇祖父,而差点被治以死罪。父皇曾说,作为人子,恨不能杀此人!然为国君,又必须要重用此人!而既然父皇都这么说,想朕欲开万历新政,又怎能不用此人,而彰显纳言求贤之心?故朕认为,此人或可不睦同僚,但取其长,用为风宪官,以正君德,还是可以的。”
说着,朱翊钧就问张居正:“先生,您说呢?”
张居正沉吟了半晌。
事实上,张居正不用海瑞原因并不是海瑞太过清高、严峻刚正,而是因为海瑞不可能成为他的私党,听他的话。
但张居正不可能在朱翊钧面前说这样的话,所以才编了个理由。
但现在朱翊钧都把先帝的话都抬了出来,又亲自说此人敢言,不能不用,且身为新登基之帝,又不能不用名臣以彰图治之心。
这些涉及到孝道、君道的理由,张居正自然是不能反驳的。
于是,张居正只能回道:“陛下说的是,臣也有意用其敢言。然现在都察院似乎并无适合他的实缺。”
朱翊钧见张居正入套,有所准备的他也就笑了起来:“先生想是政务冗杂而忘了?不久前,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刘斯洁因丁忧需回籍听补,先生已票拟准允。此人若去,不就是有实缺了?海瑞罢官前,就是南京户部侍郎,调进京任副宪,也是符合铨叙之制的。”
张居正苦笑了一下,也就只能应下道:“陛下说的是。臣竟真的忘了此事!幸而陛下提及,由海瑞补任此缺,的确是极合适的,正好用其敢言。”
朱翊钧亦点首,张居正给他面子,他自然也要捧捧:“元辅张先生公忠体国,朕是知道的。朕已无他事再问,接下来,且请元辅张先生为朕讲《通鉴》。”
“遵旨!”
张居正神色凝重地应了一声。
虽然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是能够谏言君王得失,但也能参劾百官得失。
若论本心,张居正是绝对不会让海瑞居于这么一个要职的,而可以天天盯着他!
但无奈,君臣大义摆在这里。
朱翊钧再是少年天子,只要张居正还想在万历面前维持自己公忠体国的形象,那就不可能拒绝朱翊钧合理的意见。
所以,如今因为朱翊钧亲口提出,又加上理由很站得住脚,而使得张居正不得不罢用徐璠、徐琨二人,而起用海瑞。
要不然怎么说朱翊钧不完全是傀儡皇帝呢。
在合适的时机,朱翊钧还是能改变朝局,且让自己的话变成现实的。
毕竟朱翊钧才是天子。
“奉陛下口谕,拟旨勒令徐璠、徐琨在家奉养徐老先生,让二人先尽孝再尽忠,不必起复。另,起用海瑞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用其敢言,而彰陛下求贤图治之心。然后盖印颁发吧。”
张居正在讲读结束后就向文渊阁大学士吕调阳传达了圣谕。
吕调阳听后面色愕然,看着张居正,过了一会儿才忙道:“我这就拟旨!”
说着,吕调阳坐在了案前,执其笔来,继续言道:“外面皆传叔大您只会用湖广同乡与亲友而便于营私,且不喜海瑞这样忠直敢言者,故屡次有臣工荐举而不用。我只不信,不然我何以由叔大您荐举入阁?这不,如今您就于陛下面前提及了海瑞,还委任其为都察院副宪,可见不是不用,是一直想等到有要职出现,而将其重用矣!如此,也无疑可使谣言不攻自破也!”
张居正只能苦笑了一下,说:“这也是陛下有励精图治之心,不然,仆何以能为国举贤?”
吕调阳听后更加笑容满面,问:“叔大此言的意思?”
张居正道:“你告诉马自强他们,下次经筵,不必用故意漏字的伎俩试探陛下聪敏与否!今日,若非仆为他们求情,天子只怕会因此要换讲官矣!”
吕调阳这才恍然大悟:“上果聪慧也!”
接着,吕调阳又对张居正老调重弹:“叔大,上如此聪慧,当去冯保!”
张居正又不再答语。
虽然张居正全程没有阻挠朱翊钧的政治意见变成现实,但他在回府后,就将自己的家奴游七叫了过来,厉声吩咐说:“立即去见徐爵!问他,是谁在陛下面前提了海瑞,还让陛下知道徐璠、徐琨是徐老先生的儿子!”
“是!”
游七答应着就立即去了。
徐爵是冯保的心腹,一直负责替冯保向张居正传达消息,而张居正这里,负责接收和传达张居正意见和消息给冯保的就是张居正家奴游七。
游七和徐爵就是冯保和张居正勾结的传声筒。
而也因此,冯保很快就从自己心腹徐爵这里知道了这事,不由得大怒:“咱家才不过养个伤,他张宏就敢在皇爷面前咬舌根子了?!咱家还没死呢!”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