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页(1 / 1)
('
解生听后也捏紧了拳头,下定了以后要硬气起来的决心。
但解生接下来,还是认认真真地将粮食豆料押送到了李如松的大营。
毕竟李如松也没让他不满,他甚至有些敬佩李如松。
“还加了冬衣两万套?”
而李如松在收到粮食豆料等物资后,倒也因为文官们给他多备了两万套冬衣,而问了解生一句。
解生因李如松问,便回答说:“这是郑部堂的意思,说公既要主动出击,远征塞外,则当先备下御寒之物,免得到时候再取。”
李如松眯着两眼,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就还是与解生交割了物资。
“提督,部堂这是何意?”
王生在一旁忍不住问了李如松一句。
李如松道:“这是润物细无声的意思。”
说后,查大受走了来,说:“大爷,老爷有密信送到。”
李如松因而接过信来,见信上只是叙些家常,说的是他堂兄又得一女,他姨娘又怀了孕的事,便对查大受到:“将带信的人叫来。”
“是!”
不多时,一李家家丁就出现在了李如松面前,叩首道:“见过大爷。”
李如松则问道:“老爷现在是连我也不信任了吗?”
这家丁没有答话。
李如松则又问:“说吧,老爷带了什么口信?”
这家丁便开始回答说:“他说虏寇不能不剿,但也不能全剿,要大爷记住,断了自家的生意没什么,断了别人的财路就不好了!”
李如松道:“知道了!你回去吧。”
“是!”
而李如松则在这家丁离开后,就对查大受说:“太师不是没被清算吗,怎么我爹还那么怕他们?”
“想必不是怕,是不想招恨,少得罪一人,就少得一人的恨。”
“中庸之道!能不委屈别人就不委屈别人。”
查大受回道。
“你这五大三粗的家伙,也相信这个道理?”
李如松不由得问着查大受。
查大受讪讪一笑。
李如松则在这时说道:“但青藤先生教我的是从心不从人,从心为大智,从人为大愚,而在京卫武学,天子要我们重复汉唐强势之风,言自己强势才能家族强势,才能国家强势乃至民族强势。”
“你怎么看?”
李如松说着就问着查大受。
“这个嘛,陛下比老爷权力大,应该听陛下的。”
查大受回道。
“言简意赅!”
李如松点首,然后就在当晚对朱翊钧上密奏说:“部堂郑公练达兵备、洞属寇势,更通人情,臣向其请粮食草料,其竟多备两万套冬衣,显有愿臣剿寇务尽之意,非养寇不念社稷苍生者。”
次日,李如松还让人给三娘子带去了一封信,信上说希望她能让他驻兵归化。
三娘子在收到这封信时,则刚收到徐贞明让人送来的七万多两煤矿利银。
“母亲,你是对的,归顺朝廷,跟朝廷合作,比去寇边要强。”
三娘子之爱子不他失礼看着几大箱的银元,一时高兴得合不拢嘴,而道:“也不知道能换多少明国的丝绸与瓷器。”
说着,不他失礼又问:“只是这些银元,朝廷会不会不认?”
“怎么不认,这上面有朝廷高皇帝的像!他不认,就不怕我们熔炼了这些银元?”
“我现在只担心的是,第一期的红利就有这么多银元运来,肯定是瞒不住其他部落的人,尤其是大嬖只!”
“而若如此,将来这矿利还要跟她们分!”
三娘子这时蹙眉说道。
不他失礼听后看向三娘子:“母亲的意思是?”
“归化城是我们建立的,与朝廷开矿也是我们主导的,他们凭什么一边干着杀戮的事,还能在将来夺我们的好处?”
三娘子问后就沉声道:“他们应该被消灭!”
不他失礼点首:“没错,这些银子只该属于我们土默特的!”
三娘子则将李如松的信给了不他失礼:“你看看这封信吧,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机会。”
不他失礼便拆开信看了起来,一看就大怒:
“母亲,这姓李的,着实欺人太甚!他竟以通知的方式,说要率大军来归化,而不是以请求的方式。”
“既是通知也是威胁!”
三娘子回了一句,就道:“但这样也没什么,毕竟我们现在本就已归附朝廷,连归化城的名都是御赐的,你先把大嬖只等的去向与炒花等蛮幕后主使告知给李提督,进而给他李提督一个大漠立功的机会!不过,这功我们也得分一部分,你记得到时候去向他李提督请命,一起去征伐不臣服朝廷的顽寇。”
“这样就少了许多要分矿利的人。”
“还是母亲高明!”
不他失礼笑着说了起来,接着就道:“我这就去办!”
第384章 天命在明
李如松到达归化后,三娘子和不他失礼就隆重接见了他。
而不他失礼还在李如松驻于归化城的当晚,来见了他。
“幸而如今朝廷兵强,才使炒蛮等未能成事,不然,不知又要激励多少心无善念者,坏我草原归化大业!”
不他失礼在见到李如松后就对炒花等寇边的事表达了否定的态度,且说:
“圣母(三娘子)也怒炒蛮等不愿王化的暴戾之举,乃至我们土默特部的卜吉素也因为受其蛊惑,也跟着谋逆,而被圣母下令逮捕其家眷,而送去了大同,交给郑部堂,并赔马匹两千匹,以表明我们土默特绝不敢背叛朝廷!”
李如松听后点头:“天下蒙人若皆如夫人这般深明大义就好了。”
而不他失礼接着就又起身对李如松行礼道:
“承蒙提督高看!而我深夜来访只为一事要告知提督。”
李如松因而伸手笑道:“但请直言。”
“炒蛮等借着新礼生事,其实是朵颜的猛可真和逃去不里牙惿的大嬖只在暗中怂恿,他们皆欲挑战朝廷的威严,想让朝廷对他们既恩赏也迁就他们。”
“炒蛮等只是奉他们的命,先试探一下朝廷九镇虚实而已。”
“我们在她们那里都有眼线,所以更清楚这里面的情况,也知道他们的位置,若提督真要清剿这些顽寇,我们愿带路,且出兵相助,报效朝廷!”
不他失礼说道。
“看来夫人不仅仅深明大义,还对朝廷很是忠诚!”
李如松因而笑了起来,且道:“实不相瞒,我已得知猛可真与炒蛮有所勾结,只是目前不知其迁徙位置,如今来归化,也是有意问问夫人可知道他们的位置。”
征剿游牧民族最大的困难就是他们会迁徙不定,所以会很难摸清他们某段时间所在的位置。
而只要摸清了,就基本上胜利在望。
“猛可真因畏惧朝廷不时派天子亲军卫出遵化扫荡,故已去了捕鱼儿海。”
不他失礼回道。
李如松听后当即起身:“此言当真?”
“我们岂敢欺瞒提督?”
“除非我们不想要归化和归化的矿利了!”
不他失礼忙行礼回道。
李如松笑了笑:“言之有理,那我们就择日兵发捕鱼儿海,先平他猛可真!”
不他失礼道:“我们土默特愿为先锋。”
“很好,朝廷到时候不会埋没顺义王与夫人功绩的。”
李如松也拱手回道。
于是,在接下来,李如松便率万余兵马和不他失礼的万余骑兵,远征捕鱼儿海的猛可真部。
猛可真本是朵颜卫都督革兰台弟脱力之女,也是喀喇沁部领主青把都姨母。
而在万历初期,她猛可真便与青把都部属小阿卜户住马兰谷塞外,岁受明抚赏。
但她在万历十一年因同小阿卜户率兵袭击明黑谷关,而被朝廷革除抚赏,且被朱翊钧派去边镇历练的亲军卫清剿,而不得不于万历十一年年底十二年,同小阿卜户部一起往北逃走,而一直下落不明。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