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页(1 / 1)

加入书签

('

“新礼纯粹就是以利收买人心,而非以义也!”

白所选接着又说道。

蔡国珍则笑道:“何必对这种小事耿耿于怀,既然遇见了,不妨去结交结交,如今流行军籍武将转文职,这胡守仁也就成了北直总督,还是戚蓬莱旧部,如果能和他搭上关系,待将来李铁岭(李成梁)代替了戚蓬莱任枢相,正好可以离间他们这些南兵将领与北兵将领,而为复旧礼寻找机会。”

“你说的没错,戚蓬莱是戚蓬莱,他胡观海是胡观海。”

白所选恍然大悟,便问着蔡国珍:“那我们就去打个招呼?”

蔡国珍颔首,就先过来,朝胡守仁拱手:

“胡部堂想必是去见在此荣养的退伍南兵?”

“原来是少冢宰,失敬!”

胡守仁见是昔日有过一面之缘的吏部右侍郎蔡国珍,就立即拱手行了一礼。

这时,白所选则也过来对胡守仁拱手行礼:

“在下礼科左给事白所选,今日有幸见到部堂!”

胡守仁也颔首致意:“原来是白给谏。”

接着,胡守仁就对蔡国珍回答说:“如少冢宰所料,吾正是要去见旧日伤残士兵,也就来这里特地给他们买了些东西。”

蔡国珍笑道:“他们是为国受伤致残,吾也该去看看,正好与部堂一路,不知部堂是否介意?”

“岂敢岂敢!”

胡守仁笑着回道。

蔡国珍便吩咐仆人也去买些名贵药材,同时就对胡守仁说:“不知部堂可去见过枢相?”

胡守仁道:“见了。”

“枢相现在身体如何,我倒是听他病了,只是还未曾有空去见见。”

蔡国珍说道。

胡守仁道:“好了许多,但还是有些中气不足之态,还得再调养调养。”

“如此便好!”

蔡国珍笑着说了一句,就又道:“只是若枢相一直不好,乃至不得不解职归乡,只怕会遂了北人的意也未可知。”

胡守仁听后瞥了蔡国珍一眼,然后附和说:“少冢宰说的是,谁都知道北人爱养寇,若老枢相去职,说不定天下惠民之利多半要尽归北人。”

“这正是我们这些南人担忧的。”

蔡国珍听胡守仁这么说,喜不自胜,就低声对胡守仁说了一句这么看似掏心窝子的话。

胡守仁颔首:“少冢宰见到我特来打招呼果然是有目的而来。”

“不敢瞒部堂,我们早属意让部堂将来入枢密院,以替我南人出头,分北人之势。”

蔡国珍接着也就又说了这一句,而借此瞅向胡守仁,等着胡守仁的反应。

胡守仁忙摆手:“我可没那本事!”

“公怎会没有!”

“南兵中除了蓟国公,便属公威望最高!”

蔡国珍言道。

胡守仁道:“李铁岭非寻常人,我哪里对付得了。”

“他李铁岭虽厉害,但他北人哪有我南人厉害,无论内阁还是枢密院,执政公卿里,自是我南人为主!”

蔡国珍言道。

胡守仁听后不由得问道:“公的意思是?”

“今晚寻芳阁新来一美人,弹琴弹得极好,公不妨去看看,到时候自会见到许多值得结交之人。”

蔡国珍说着就先走了一步。

胡守仁则沉思了片刻,然后也跟了过去。

……

“陛下,锦衣卫已经查了出来,最近去见枢相的官僚们,主要是吏部蔡侍郎等。”

“具体而言,就是蔡侍郎等让枢相知道了那本妖书,使得枢相为之病倒,而另外,蔡侍郎等是常去一寻芳阁聚会的官僚,所以,臣想问,要不要把去寻芳阁和蔡侍郎等聚会过的官僚皆抓起来。”

西苑。

朱翊钧正躺在暖阁里的软塌上,吃着橘子,且不适地就把私下里橘子皮放在了炭火边,借着炭火的光,看着新到的密奏匣子,而同时还听着张敬修汇报锦衣卫查到的一些官僚情况。

在张敬修说后,朱翊钧就道:“那就全部抓起来,以结党谋乱为名!”

张敬修拱手称是。

朱翊钧接着就看起刚送来的密奏来。

而在朱翊钧看密奏的同时,张敬修这里在出宫后就立即下达了即刻抓捕的命令。

很快,蔡国珍就被锦衣卫从床上揪了出来,而被强行送进了囚车里。

蔡国珍也知道原因,便忙道:“我见枢相,是想请枢相拿主意,并没有逼枢相做什么,我问心无愧,陛下何故要抓我?!我要见陛下,我要见陛下求辩!”

第601章 后宫的作用,西夷俘虏的作用

“你想申辩什么?”

张敬修这时朝他走了来,拿着胡守仁的密奏本,而对蔡国珍问了一句。

蔡国珍道:“陛下不能因我给枢相提过有妖书的事就杀我!”

“那这个能不能杀你?”

张敬修将胡守仁的密奏本打开,拿到了蔡国珍面前,且道:“你暗结外臣,谋乱营私的事已经通过胡部堂被陛下知道。”

蔡国珍一怔,随即大为破防,而喊道:“胡观海,你为何诱我!”

“拖下去!”

张敬修则接着吩咐了一句。

于是,蔡国珍就被逮拿了下去。

而没多久,张敬修就将这一情况汇报给了朱翊钧:“陛下,蔡国珍他们已抓住了。”

朱翊钧点了点头,对田义吩咐说:“传旨刑部,皆明正典型。”

田义拱手称是。

朱翊钧则在接下来开始打起八段锦来。

他一向是很注意养生的。

作为拥有权力和财富最多的皇帝,朱翊钧自然也是很希望自己能够活得久一些的。

而在打完八段锦,又去见了两宫太后,并陪她们聊了一会儿天后,朱翊钧就往杨妃这里走了来。

因为杨妃昨日上本说,她的人提取出了朱翊钧所说的那种有抑菌作用的青霉素。

杨妃的团队能提取出青霉素,跟朱翊钧提前让人发明了显微镜有关,也与朱翊钧知道青霉菌有关。

如此,杨妃等大明许多贵人也就知道了微生物。

而杨妃这样的大明贵人,素来是富贵清闲的,只要知道了微生物的概念,自然也有的时间去筛选出青霉菌。

所以,在万历十八年的年底,杨妃和她的人发现了青霉素,朱翊钧对此也不感到意外,毕竟都杨妃她们研究微生物都这么多年了。

朱翊钧更在乎的科技进步,其实就是医药方面的进步。

原因其实很简单。

朱翊钧自己怕死,所以他希望可以让更多在后世出名的特效药提前问世,这样他就能在健康上得到最大保障。

为此,朱翊钧还特地改进了种痘技术,将人痘免疫技术升级成了风险更低的牛痘免疫技术。

而金鸡纳霜、大蒜素和现在的青霉素能够出现,也都与朱翊钧个人很重视医药发展有关。

在朱翊钧去杨妃寝宫的这一天,已是腊月二十九。

一场大雪刚停。

晴空万里下,而春节的气氛也越发浓烈,朱翊钧来到杨妃这里后,就看见许多宫娥都穿了红裳,在白雪映衬下显得非常耀眼,而尤以气度雍容的杨妃最为夺目。

朱翊钧一来就把住了她的冰手,往殿内一边走一边就问道:“真的提取出来了?”

“没有!臣妾骗陛下的!”

杨妃回道。

朱翊钧听后眉头一皱:“爱妃竟敢欺君?”

杨妃忍不住掩面而笑:“陛下息怒!臣妾刚才是玩笑话,臣妾岂敢欺瞒陛下。”

“现在倒比刚入宫时调皮了!”

朱翊钧笑着说了一句。

朱翊钧接着就问:“真提取出来了?”

杨妃道:“不敢陛下,真提取出来了!”

杨妃随后就将黄敏拉了过来:“陛下若不信,可以问黄夫人。”

黄敏当场脸红如胭脂,两秋波频顾朱翊钧。

朱翊钧则道:“别光看着朕啊!”

在场妃嫔和宫娥见此皆不由得掩面偷笑,独杨妃娥眉微拧,多瞅了黄敏一眼。

黄敏这里则道:“回皇爷,奴婢的确已提取出来,镜下显示的确有抑菌作用,但还未在人身上用过。”

朱翊钧则让黄敏把提取出来的青霉素给他看看。

黄敏便将一装有白色粉末的玻璃瓶捧给了朱翊钧。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