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页(1 / 1)

加入书签

('

蓟辽总督徐辅魁这时只沉着脸。

他现在只想让自己的家丁护送自己冲出去,以争取可以逃得一线生机,但偏偏他因为担心在瓮城的南兵会发流弹流矢打到他,所以他今天穿了很重的甲,也就根本不能动,更不能指望他家丁背着他杀出重围。

而同徐侗一样,孙廷佩和姜辅也在这时跟着冷笑起来,他们也知道自己被坑了。

只是突然。

徐侗直接拔刀抹了自己脖子,倒在了地上,血液直接蔓延到了吴天赏的脚下,也让孙廷佩和姜辅大吃一惊。

孙廷佩和姜辅见此也相互点了点头,也拔出了刀。

“你们不必自杀,你们只涉及走私与漂没,不一定会是死罪。”

查大受这时大喊了一声。

两人只是笑了笑,看了一眼自己身后的官兵,还是抹了自己的脖颈。

“可恶!”

查大受不由得骂了一句,然后就道:“正犯既已自刎,开城门,放协守营兵们出来,留营禁管,以待朝廷处置!”

说完,查大受就看向徐辅魁和护住徐辅魁的几个徐家忠仆:“徐部堂,你还要负隅顽抗吗?”

“不敢!”

徐辅魁回了一句,就对自己的几个家丁喝令道:“卸甲缴械!”

“是!”

于是,徐辅魁和他的几个家丁也被查大受给锁拿了起来。

徐辅魁则在被锁拿后不由得仰天一叹:“没曾想,我竟还不如一武臣明白!”

……

“卿比他徐辅魁明白。”

“正好,礼部早就把因令子有功而推封卿为国公的题本呈了上来,朕且批红令侍御司拟诏,封卿蔺国公,世袭罔替。”

“卿也不必再说自己子嗣不成器,纵观古今,有几人能为自己父亲挣得一个国公之位,基本上能守住父荫都算难得的了。”

西苑。

朱翊钧正给李成梁说着话。

因为李成梁需要向朱翊钧禀报了蓟辽总督给他私传信件的事,也就进了宫,且一进宫就告知了朱翊钧这事。

朱翊钧听后,为奖掖李成梁这种忠诚且明智的行为,也就把压了许久的封其为公爵之事予以了批准,且也说了几句。

李成梁能封公爵,是因为李如松和麻贵一起收复河套,立下大功。

本来,朝廷应该是封李如松公爵的,但总不能让李成梁一个当爹的爵位,结果比李如松还低,于是,李如松就奏请将功推封给自己父亲,也算是尽忠之后再尽孝道,礼部覆议后,认为当允李如松之请,先推功封李成梁。

朱翊钧收到礼部这份题本后,倒是一直没有舍得批红。

这倒也不是他这个皇帝吝啬名器,不愿给大臣加官进爵,而是他有意再看看李成梁的表现。

看看李成梁在出将入相后表现如何。

要知道,一个人爵位一旦升高一级,就意味着政治地位越高,也就意味着朱翊钧要处置这个人就越是要慎重,越是要考虑到影响。

尤其是公侯伯这类高阶爵位的授予。

好在李成梁通过了他的考验,朱翊钧也就在这时,正式拿起朱笔来,亲自在礼部关于这件事的题本上批了红。

李成梁这时也是喜色满面,整个人忙匍匐在地:“臣谢陛下隆恩!”

作为在宁远侯爵位上就被调进京任文职的李成梁,对他而言,没能同戚继光一样,成为国公,算是他的一个遗憾。

毕竟若是戚继光没有封国公还好,但戚继光被封了国公,且还天天在他面前晃,所以,他在这方面的遗憾也就更加强烈。

现在朱翊钧补足了他的这个遗憾,对于他而言,自然是铭感肺腑的,一时也就大礼参拜起来。

朱翊钧喊了一声“平身”,就让李成梁退了下去。

而在李成梁退下去后,朱翊钧则拿起查大受的密奏本看了起来,对张敬修说道:“你们锦衣卫发展的这个查大受不错,当继续在军中发展这样可靠的人。”

“遵旨!”

接着,朱翊钧就看向了殿外。

殿外,李成梁正疾步往外走去,精神抖擞的很。

朱翊钧见此只是淡淡一笑,而他一时也因此不由得想到,大明如今在不停的对外扩张、对内革新,且贵军重军功,无疑意味着将来有武将立功封爵的情况会越来越多,甚至保不齐在这种环境下,有天赋异禀的名将少年成名,进而成为一代军神,战功卓著。

只是这样的话,军功爵只怕不一定够封。

有必要,将公侯伯等爵位再细分几个等级,不然,总不能一个年轻将领因为屡立大功而封至国公后就必须退休或者要再用其领兵就只能直接封王吧?

不过,朱翊钧倒是还没打算现在就这样做,毕竟眼下他的执政集团还在为收拾德川氏与奢侈税的税忙碌着。

“锦衣卫最近有发现值得发展的人吗?”

朱翊钧这时问了张敬修一句。

张敬修回道:“回陛下,有的,蓟州的吴天赏这几个就不错。”

朱翊钧听后点了点头。

而此时。

蓟州,吴天赏在被查大受放出来后,就被带到了一暗室。

查大受亲自见了他,且道:“我们锦衣卫注意你很久了。”

吴天赏听后当即睁大了眼。

第669章 锦衣卫发展新人,清理门户

吴天赏这时忙问道:“你们锦衣卫注意我做什么?”

“你别紧张,我们不是因为你犯了事才注意你。”

这时,查大受说了一句。

“我没紧张,我紧张什么。”

“只是你们锦衣卫干嘛会注意我这个小官将?”

吴天赏目光游移地看着周边,且回答了起来。

查大受则在这时指了一下自己下方的一圈椅:“先坐吧,你先放松一下。”

“坐就坐!”

“不过,我真的没紧张,所以不需放松,你们锦衣卫到底要干什么直接说就是,别在这里蝎蝎螫螫,你们吴爷我可不是被吓唬长大的。”

吴天赏说后就朝椅子这里走了过来。

嘭!

吴天赏却在走过来时一不小心摔在了地上,然后才爬了起来,重新坐好,看向查大受:

“说吧,到底是什么事,是怀疑我跟我们参帅有勾结吗?”

“不是这个。”

“徐侗的情况,我们已经查明,且你和他做的事没有牵连,现在我们要做的,其实是想发展你进入我们锦衣卫。”

查大受这时回道。

“加入锦衣卫?”

吴天赏愕然地问了一句。

查大受点了点头:“我们早就调查了你的情况,你注意军纪,能与底下的士兵的同甘共苦,纪律性很强,而且觉悟很高,经常匿名在报纸上发表一些对国政的看法,另外,你虽然出身较为清寒,但从小受到的教育良好,令尊虽然只是一名小旗官,却很崇拜岳飞,在你很小的时候就给你讲岳飞故事,以至于你常跟你营里战友说看见《说岳全传》就想到了自己的父亲。”

“你们在我身边也安插细作了?”

“可我只是个都司!”

吴天赏吞咽了一下,随后就问了一句,然后说道。

查大受道:“这倒不至于,只是派人调查了一番,你加入锦衣卫后,不必对外透露身份,枢密院也不会知道你底细,你会继续担任营官,升迁也依旧按战功来。”

“但是,你会在暗地里兼着一份锦衣卫的职事,领锦衣卫给予的任务,立功后也会升官加爵,只是不对外公布。”

“好处是你可以领两份功,得两份赏银,只是锦衣卫的这份不会直接给你,要在你阵亡或者退伍后给你。”

“坏处自然是你若是被小人知道了你的真实身份,可能会加害你,饶是没有什么坏心思的营中战友可能也会因为你的身份而畏惧你且疏远你。”

“为什么盯上了我?”

吴天赏不由得问道。

查大受道:“自然是你平时的表现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包括今日你率先号召南兵的弟兄放下武器,把徐侗这些人和普通官兵剖离开的行为,明显有几分临阵不乱、反应敏捷、知晓大义的特质。”

“过奖!”

“我自己当时倒是没想这么多。”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