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页(1 / 1)
('
“年轻人,有一腔抱负也很正常,只是,但愿他有贵人提点过他,或者他请的幕僚能够让他更清醒一些,不然恐又在官场上走不长远咯。”汪焕说着就摇了摇头。汪大宾跟着附和道:“是啊,但他请的那位师爷年纪不小,当朝沈阁老做应天抚时,此人就做过沈阁老幕僚,颇有资历,能花大价钱请这样幕僚的,定不简单!”“虽说,来了这地方,是条龙也得盘着,是条虎也得卧着,但他若真是一位来头不小还懂事的,自是好事。”“据我所知,邻县婺源县的上任知县就明显来头不小!”“不然,他在婺源办不了蒸汽机的加工厂,让婺源的乡宦都分了不少利,然后风水之争也解决了,今年大比,婺源就竟出了两个进士!”汪焕继续说了起来。汪大宾点了点头:“正是呢,但愿我们这位知县也是为来头不小的,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产业。”……而太子这里在看了乡宦名册后,倒是没有想着给这些乡宦巨族带来什么新的投资机会,只依旧在沉思,自己该如何解决地方人口、田地以及产业规模虚报瞒报的问题,且不由得叹道:“自己若不来任这知县,还真不知道地方上会这么复杂,可是自己该怎么做呢,父皇会帮我吗?”“殿下!”“沈阁老有本书要送给殿下。”这时,外面传来了孙忠和的声音。第730章 让德川家康为大明作战!太子听后,忙转身看向了孙忠和:“什么书?”孙忠和则吩咐锦衣卫将一套《太祖实录》给了太子。“太祖实录?”太子颇为惊讶,随后就问孙忠和:“沈阁老可还有什么话?”孙忠和拱手道:“回殿下,没有。”太子听后也就没再问。而他在接下来,因已明白,自己这个知县如果不想着去造福一个县里最顶层的乡宦士绅,就什么也不能做,便干脆就把时间主要花在了读这《太祖实录》上。虽然,沈鲤没有说明,给他《太祖实录》是为什么。但太子知道,沈鲤不可能无缘无故地给他送来《太祖实录》,肯定是有什么目的。所以,太子也就很认真地看起了《太祖实录》。本来,《太祖实录》这种书籍是不允许对外引发的,但朱翊钧改革后,已允许民间印发传阅。所以,沈鲤也就能在私底下给太子送《太祖实录》。西苑。太液池边。这一天,朱翊钧躺在一轩窗内的摇椅上,也正看着《太祖实录》。而这时轩窗外,因正是晌午,故被夏日阳光照耀的檐下竹蕉,此时如在燃烧的火焰一般。没多久。就在朱翊钧手倦抛书,听着啾啾蝉鸣,而看向庭外柳堤翠色时,黄勋就走了来,说:“皇爷,沈阁老来报,他已奉旨将《太祖实录》给了小爷。”朱翊钧“嗯”了一声,就道:“希望太子能够从中找到解决他心中疑惑的答案。”“现在,他在地方上,开始知道的第一现象,应该就是地方官不得不为地方大族乡宦驱使的现象。”“历朝历代的君王,其实都在面对这一现象,太祖当年遇到的情况则可以说是最严重的。”“毕竟,元时对乡宦大族太宽,让很多乡宦大族习惯了包办地方。”“另外,太祖的出身也决定了他不会被很多乡宦大族瞧得起,即便百般赤诚,许多大族乡宦也会在心里鄙夷他,不与他交心,更没有多大动力配合他建立起一个新的强盛王朝。”“但太祖还是成功了,成功做到在国朝初期,能让大明朝廷知道一县一里有多少人口,知道有多少田地,使得征伐有方,海晏河清。”“而太祖是怎么做到的?”“太祖的方法其实都已经写进了实录里,只是,实录记了许多涉及典礼过程的内容和表面上看没什么价值的官员升迁贬黜信息,所以要想发现太祖是怎么做的,还得他太子亲自去发现,去挖掘总结。”“作为未来的天子,结合实际,从新读书,知行合一,是有必要的。”朱翊钧一边说着就出了屋子一边沿着长堤走了起来。跟在他身后的黄勋附和道:“皇爷说的是,小爷素来聪明,想必能找到解决之道的。”“但愿吧!”朱翊钧说了一句。随后,朱翊钧就来了侍御司,问着戚继光等执政公卿:“与德川氏的谈判进行的如何?”戚继光拱手回道:“回陛下,据麻贵报,德川氏许多大名还是不愿意失去领地,当然,实际上,就是德川氏自己不肯失去领地和军队,还想继续掌权。”“还想继续掌权?”朱翊钧听后呵呵一笑。“是的!”“德川氏名义上说是担心失去领地和军队,将来会被国朝随意宰割,而请求保留部分领地,至少关东地区和京都地区给他们,与部分军队,至少五万兵马。”戚继光这时回道。朱翊钧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了戚继光、李成梁、王锡爵等执政公卿:“你们是怎么看的?”“回陛下!”“愚臣认为,德川氏担心失去领地和军队后,会被朝廷随意宰割,但朝廷又何尝不担心斩草不除根而必留后患的事?”“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何况,京都和关东皆是膏腴之地,连分封给本国藩亲,尚且需要多分数藩以制衡,才能放心,这些外夷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仁慈,为将来留下大患。”戚继光说道。李成梁跟着道:“臣附议!”接着。李成梁又道:“陛下,现在德川氏已被我大兵包围,可谓覆手可灭!所以,他德川氏已经没有资格与我们讨价还价,更没资格要求拥有任何领地和军队!”“他的价值,说实话,已经连一个本国良田万亩的大乡宦都不如,至少本国一大乡宦还是同胞,所以他要是不肯无条件投降,那还不如就将他彻底消灭!如今给他一个活命的机会,不过是为少杀几个倭人而免涂炭而已。”“陛下!”“虽说倭人不足惜,但本朝国情是需要更庞大的市场,让蒸汽机推广后带来的大量商货倾销出去;所以,倭人能不杀还是不能杀的好,能王化还是尽量王化的好,何况,这本也是新礼所倡。”“总之,德川氏可以违礼,是因其本就为蛮夷;但我们不能违礼,否则就去失信于天下。”“真要是谈判不能成功,将德川氏处决,恐将来别的夷酋只会殊死抵抗。”“故以愚臣之见,对德川氏等东夷夷酋能优容还是优容为妥。”王锡爵这时说道。李成梁听后则看向王锡爵:“公说的轻松,难不成,陛下还要因此向他倭人让步妥协吗,自古就没有向蝼蚁心怀优容之心的道理!”“但有可施慈仁之处,须行慈仁之政,方是大国智慧!”王锡爵这时回道。朱翊钧则在这时跟着开口说:“那就折中一下,他德川氏想有自己的领地和军队可以,但是得自己立功来争取,只要同意率兵去缅甸,接受南昌侯刘綎指挥,去为大明征讨莫卧儿,若立下大功,朕可以接受将来给他封爵赐领地,允其领有一定规模的兵马。”“不过,在本州,他想有自己的领地和军队,是绝对不行的!”“中土一衣带水之地,即便有节度一方的藩镇,只能是皇室同宗,最次也是应是与国同休与民同族的军籍勋贵!”朱翊钧说到这里就道:“这就是朕的底线,如果他德川氏不愿意,就直接消灭,无非让国内的蒸汽工业发展慢一些,那也比在卧榻之侧养一不同种的猛虎强。”倭地,镰仓。眼下这里已经是大明征东大军的总指挥部。麻贵就暂驻于此。“武藏、常陆诸国皆已派去大兵,只要您一声令下,随时就可以进入江户,彻底覆灭整个倭国!使这里从此彻底为我汉家之土,让陛下之武德再添一大功,更使国朝在整个中华历史之丰功伟绩方面再添一笔!”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