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页(1 / 1)

加入书签

('

毕竟,这个世上只有一个雍齿。

张耒正正衣冠,拱手再拜:“久闻武安侯乃仁厚长者,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既然如此,那在下就却之不恭了!”

刘邦点点头,笑着说道:“晚上城外军营设宴,二位一定到场,吾等不醉不归!”

……

颍川郡,阳翟。

七月盛夏,知了在大树上没完没了的嘶鸣,叫得人昏昏欲睡。

蝉在叫,康纳吃掉……刘盈穿着短裤短襦,扎着羊角辫准备外出。

在他的身边,是一脸无奈的吕泽,以及兴高采烈的刘乐,刘肥。

至于另一边的张释之,则头上梳着一个髻子,散发垂肩,脸上傅粉,就像是偶像剧里女扮男装的女主角……

今天,是抢种的小麦正式开始收割的日子。

吕泽作为大农令,必须到场。

其实按照负责指导农事的田典的说法,现在的小麦还不到灌浆最饱满的时候,但现在这个季节,正是狂风暴雨的多发期。

如果不趁着天气好,及时抢收,否则恶劣天气之下,减产一半都是上苍垂怜!

马车上,吕泽板着脸说道:“等到了那里,不准乱跑,不准打闹,不准……”

刘盈点点头,盯着自家萝莉说道:“听到舅舅的话了吗?你最好老实点……”

刘乐一脸不服:“哼!舅舅说的是谁,谁心里清楚!”

刘肥一脸兴奋的看着窗外景色,甭管吕泽说的是谁,肯定不会是他。

张不疑则在一旁饶有兴致的看着刘盈刘乐互相指责,只是他的目光不经意扫过刘乐之后,顿时自豪的扬起下巴。

这个女子,不如他长得好看!

……

金黄色的原野上,突兀的矗立着一座高高的祭台,摆放着农神后稷,以及历代韩王的牌位。

祭台下,则是穿着全套礼服的韩王成,以及一大堆满脸严肃的礼官。

今天是收割新麦的日子,而按照三晋,以及这一时期普遍的传统,收割的新麦,首先要先献于寝庙。

这就是‘尝新麦之礼’。

只是韩国的寝庙早就没有了,所以一切只能从简。

远处,吕家的马车停稳后,吕泽再次告诫了刘盈等人几句,就急匆匆的向祭台而去了。

刘盈等到他走远之后,向刘乐挑挑眉,然后一头扎进人群,利用自己个头小的优势,向最前排挤去。

小萝莉不甘示弱紧随其后,刘肥刚要跟上,突然被张不疑拉住衣角。

他气定神闲地说道:“咱们跟着他们走就行了,没必要自己去人群里挤来挤去……”

刘肥想了一下,于是淡定的点点头:“还是你聪明,而且还长得好看,难怪弟弟说,你要是个女的,他一定把你娶回来!”

这下,轮到张不疑不淡定了……

……

日头渐渐升高,在卜者算好的吉时里,韩王成毕恭毕敬的走到田里,割了一把麦子,旋即在鼓乐声中,缓缓走上祭坛。

尝新麦之礼正式开始。

不过这和远处的刘盈无关,他背对着‘一脸娇嗔’的张释之,装作若无其事的神情。

这厮太漂亮了,真是难顶……刘盈眼光四下逡巡,眉头渐渐皱起。

远处的农田里,几十名肤色黝黑的农夫齐齐挥舞镰刀,收割着黄澄澄的小麦,动作行云流水,看上去格外赏心悦目。

但有着丰富摸鱼经验的刘盈,一眼就看出了这帮家伙在磨洋工……

他向远处正在和吕泽交谈着什么的萧何跑去,拱手行礼:“见过伯父,舅舅。”

吕泽微微点头,萧何则一板脸:“你叫我什么?”

刘盈扬起脸,笑容阳光灿烂,羊角辫甩来甩去:“老师好!”

萧何嘴角含笑问道:“不在那边玩,跑过来干什么?”

第84章 画饼

风吹麦浪,燥热的空气中隐隐有麦香扑面而来。

刘盈指着远处割麦的农夫问道:“这么大的地,怎么才只招了这么点庸耕者?这要忙到什么时候啊?”

萧何看看吕泽,转头低着头说道:“割麦子是个辛苦活,而且现在正值收获季节,到处都缺人。”

只可惜我没签到联合收割机……刘盈心中涌起片刻憧憬,旋即看着那帮磨洋工的家伙接着问道:“他们在这干一天,能挣多少钱啊?”

吕泽敲了敲他的脑袋:“去去去,小孩子就该有小孩子的样子,和刘肥他们玩去吧!”

刘盈眼神中满是控诉:“我娘说,小孩子的头不能打,打多了就不聪明了!”

吕泽呵呵笑着说道:“少拿你娘吓唬我,她是我妹妹!再说了,笨点也没什么不好,太聪明的人寿命都不长……”

“真的?”刘盈歪着头,视线慢慢向须发半白的萧何而去。

吕泽满脸窘迫,扬起手假装要打:“臭小子往哪看呐?该打!”

萧何无所谓的摇了摇头:“每天20钱,管一顿饭。”

20钱,大概能买3个鸡蛋,或者48斤小麦……刘盈略微盘算了一下,接着问道:“那每人每天能收割多少亩呢?”

萧何想了想,看着他说道:“现在天气炎热,基本是天不亮开始干,中午就歇,太阳下山之后干到看不见为止,两天三亩。”

“两天三亩?也太少了吧!”刘盈一惊一乍,准备为接下来的建议铺路。

吕泽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笑了笑,手在半空中的时候,从拍脑袋,改成了揪着小辫子训斥道:“那是人,不是牲口!况且,就算是牲口,也不能往死里使唤啊!”

“疼疼疼……老师救命!”刘盈果断呼唤在一旁看戏的萧何。

不过萧何不为所动,他比较赞同吕泽现在的举动,让这个小家伙长长教训也好。

看来除了老娘,谁也靠不住……刘盈感到头上拉力一松,抬起头控诉地说道:“舅舅所说,我又何尝不懂,我前两年也曾跟着娘亲在田间务农哩!”

嗯,《史记》原文: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

耨,就是拔草,两子,指的就是他和刘乐……

我们仨……刘盈毫不客气的霸占了吕雉三分之一的功劳,接着说道:“在老家时候,我听娘说,咱们那里的壮劳力,每天随随便便都能收两亩田!”

吕泽轻笑一声:“咱们那里的田亩大小,和颍川郡的不相同。这里的是秦亩,每亩田宽一步,长240步,咱们那里的虽然也宽一步,但长两百步,能一样吗?”

刘盈稍稍盘算了一下,虽然面积有差,但那帮家伙绝对是在磨洋工,这一点是没跑的!

他满脸自信地说道:“我有一个方法,可以提升收割的效率!”

萧何问道:“什么方法?”

接得好……刘盈昂着头:“舅舅刚才打我了,我不想说了!”

“爱说不说!”吕泽才懒得惯他这个臭毛病。

刘盈上前一步,拽着他的袖子:“快,问我,要不然我哭给你看!”

吕泽无奈,宠溺笑笑:“好吧,什么方法?”

刘盈满意的点点头:“当然是改变支付报酬的方式!取消每天的20钱工钱,改成和庸耕者分成的方式,他们每收割一亩田,可以获得三成的谷物作为报酬!”

萧何略微沉默的思索了一下,笑着说道:“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徒儿好想法!”

吕泽稍微慢了一拍才反应过来,他再次宠溺的去摸刘盈脑袋,只是被对方一把拍掉,旋即看着那张骄傲的小脸,无奈的笑了笑。

刘盈在来之前就找刘太公问过了,因为堆肥需要发酵,故而影响到了后续的追肥,再加上不合天时,小麦的亩产超不过一石五斗。

按照这时的度量衡,一石粮食的重量,大约在30公斤,折合成秦斤,则为120斤。

而阳翟前段时间的粮价,小麦为每石五十钱。

庸耕者每天20钱工钱,两天三亩的收割进度。

萧何定出的规定,庸耕者每天相当于得到0.4石小麦,也就是48斤。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