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页(1 / 1)
('
他说完,再次闭口不言。
但帐中沉默的田都等人却暗暗点头,范增说的很明白了,此时不比之前,章邯投降,所代表的是他统领的军队,而不是秦国。
也就是说,灭秦之功尚在,仗依然有的打,而他们,也依然有封王的可能!
念及此,司马卬起身走到正中,抱拳说道:“吾等愿听从上将军吩咐!”
在他的带动下,周围的田都臧荼等人也一并站起,抱拳行礼。
……
殷墟,洹水之畔。
树林里静悄悄的,只有风吹树叶的婆娑声。
章邯独自一人漫步林中,明日就是双方正式谈判的日子了。
楚军那里起了波折,是他没有想到的,而秦军这里能够一致通过,也是他始料未及的。
打下咸阳城,军吏将官升五级爵位,士卒升三级爵位。
于是,大家就背弃了秦……
当真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
翌日清晨,恒水之上,两叶扁舟缓缓靠拢在一起。
这是章邯第一次近距离项羽,而项羽,也近距离见到了杀死他叔父的仇人。
但他的脸上,却并没有丝毫见到仇人的愤恨,相反,他笑着问道:“阁下居然敢独身一人前来见我,果然好胆识!”
章邯摇摇头:“上将军谬赞了!某也无任何退路可言,不得不如此啊!”
项羽面不改色,只在心中嗤笑一声,若不是章邯的指令,三川郡守赵贲能不战而走,拱手将河南之地让给申阳?
此人一步一步的收缩兵力,为的不就保存实力,想要获得更多吗?
自己就偏偏不能让他如意!
项羽正色说道:“我王说了,先入关中者为王,将军若降,可暂时为假王,等到联军入关之后,即为雍王,王关中之地!”
章邯微微点头,等了片刻后见项羽闭口不言,于是询问道:“那都尉董翳呢?”
项羽冷笑:“他有何功于楚?”
章邯解释道:“都尉董翳执掌兵符,若非他也同意,秦军断无投降可能。”
项羽点点头:“既如此,秦军便为入关主力,等到攻入关中,诛灭暴秦之后,再对有功之人论功行赏!”
章邯愣住,他断然没有想到会是今天这样的局面。
没了李斯党羽的暗中配合,函谷关守将肯定不会轻易放联军入关。
到时候,必然是血战连连。
章邯眼睛微闭,神色凝重,但事到如此,已经没有他选择的余地了。
……
恒水左岸,焦急等待的士兵突然爆发出欢呼之声。
合约已成,再也不用于此长久对峙了!
只是当秦军列队投降的时候,一个赵军伍长突然愣住,浑身颤抖。
他大步冲向秦军中一个脸上有长条形伤疤,做军官打扮的中年男人,用手抓着对方衣襟,目眦欲裂:“二十三年前,邯郸城破之时,你是否在场?”
他见中年男人眼神闪躲,并没有直接回答问题,于是他用充满血丝的双眼死死盯着对方,再次低沉问道:“二十三年前,邯郸城破之时,你是否在场?”
声音低沉,却带着无穷憎恨和愤怒。
“说啊!”
他猛然大吼,杀气冲天,惊得在场众人打了个寒颤。
中年男人哆嗦着嘴唇:“不,我不在,你认错人了……”
赵军伍长语气阴森,一字一顿:“你撒谎!我问你,你脸上这几道疤是怎么来的?”
中年男人眼睛看向别处,只是重复着说道:“你认错人了……你认错人了……”
赵军伍长声音沙哑,如泣如诉:“那年我只有五岁,你破门而入之前,爹娘将我和姐姐藏在柴草堆里,你杀了我爹,杀了我娘,抢了我家的钱财还不罢休,在院子里反复搜索,姐姐为了保护我,被……被你发现……你当着我的面……当着我的面……”
他的嗓子渐渐哽咽,那种无奈、凄凉、惦念、眷恋和痛苦糅合在一起,让在场的赵军士兵无不升起同仇敌忾之感。
他猛地吸了一口气,压制住即将奔涌而出的泪水:“你脸上的疤,就是我姐姐抓伤的,那里面有她的怨,她的恨,这个仇,我到死都不会忘!”
他用力将中年男人推倒在地,拔剑出鞘:“还我爹娘命来!还我姐姐……还我姐姐命来!”
他势如疯虎,挥剑乱砍。
鲜血溅在他的脸上,模糊了他的视线,但年少之时,那血色的回忆,爹娘的身首异处,姐姐临死之前,那苍白的脸,那艰难向上扬起的嘴角,像沸油一般煎着他的心,让他饱受煎熬,夜不能寐!
此时此刻,他的耳边似乎响起了自己姐姐特别喜欢,但因为爹娘不让,而经常躲起来唱的一首歌。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周围的秦军想要上前劝阻,但在边上剑拔弩张,虎视眈眈的联军士兵逼迫之下,只得转过头,对凄厉尖锐的惨叫声充耳不闻。
昔年子贡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
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
而《公羊传》中,更是宣扬不但当代的仇可以报,即使百世过后依然可以报仇。
即所谓“远祖者,几世乎?九世矣。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像这样的言论,虽然是儒家所记录并宣扬,但凡是衍生自本民族的宗教或是学派,二者的教条或是理论,一定是对本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行的升华和总结。
所以,当白天赵军士兵乱刃分尸秦军士兵的消息,传到联军大帐的时候,除了章邯对此表示了愤慨,要求严惩之外,其余联军将领,尤其是陈馀对此表示了高度赞扬。
嗯,陈馀赞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阴阳怪气项羽。
毕竟人家为了死难的亲属复仇,而项羽却将杀死自己叔父之人奉为座上宾……
对此,项羽在一天之后找了个由头,让他重新回南皮捕鱼打猎去了……
第94章 赵高:我有一个梦想
八月秋高,气爽水清,惠风和畅,果实累累,正是郊游散心之大好时节。
但对于武关守将利苍来说,心里乱糟糟的。
不过这并不是他再一次爽约了自家夫人,不能带着她去郊游渔猎,而被勒令睡了书房。
主要是武关外的空地上,一夜之间长出了无数蘑菇一样的帐篷。
准确的说,是楚军的军帐。
他目之所及处,鸟篆写就的楚字大旗,迎风招展,猎猎作响,宛如一只展翅高飞的火凤!
武关的守军,原本有一万七八千,但为了镇压反贼,中丞相赵高下令调走了一万人。
而武关,并不是一座关隘,而是一连串关隘的总和。
武关西有牧虎关,东有富水关,南有白阳关、竹林关、荆紫关、漫川关,北有铁锁关、鸡头关,任何一处关隘失守,都会造成全线崩溃。
尤其是现在兵力不足,根本无法面面俱到!
但这还并不是最让利苍感到为难的,他感到最无奈的,是镇守在武关之外的吊桥岭失守了。
准确的说,是那里的守将投降了楚军……
吊桥岭是武关最外侧的一道防线,高峻而陡峭,道路狭窄,不容并骑,势如建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需要千余人,就足以阻隔敌军数万。
所以,愁啊!
利苍拽着自己的胡须,冥思苦想对敌之策。
在城关之下,楚军似乎已经知道他不会派兵出关偷袭,所以干脆就直接在关城之下,开始打造云梯、冲车、投石机等诸般攻城器械。
突然之间,他双目发直,愣愣的盯着城下楚军中的一处。
在那里,一个身材并不十分高大的士兵,推着一辆奇奇怪怪的,底部只有一个轮子的小车健步如飞。
而车上挂着的两个框里,装满了拳头大小的碎石。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