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页(1 / 1)

加入书签

('

刘邦直接石化,那个臭娘们榨干了他不说,居然还教唆这混账东西编排自己,孔老头说的好啊,唯女人与小人难养也!

刘盈嘴角含笑,从身后僮仆手中接过包裹,如数家珍:“这是大父亲自做的炒面……”

“这是母亲和曹姨娘给父亲做的贴身衣服……”

“这是姐姐和刘肥从池塘里捞的鱼做成的小鱼干,父亲吃的时候仔细着点……”

刘邦等了一会,终于忍不住的板着脸问道:“别人都给乃公准备了东西,你的呢?”

刘盈阳光灿烂一笑,露出八颗晶莹洁白的牙齿。

刘邦黑着脸说道:“虫达,去挑选几个身强力壮的侍卫,给乃公狠狠揍这个小崽子一顿!”

虫达愣住,默默背过身去,假装什么也没有听到,刘邦这种话他这些天听多了,谁当真谁缺心眼!

刘盈嘿嘿一笑:“当然有了,我怎么会不送父亲东西呢!”

他接过一个木匣大开,从中取出一个乌木做鞘的长剑,双手捧在手中,举过头顶。

刘邦定睛一看,看到漆黑古朴的剑鞘上,用金丝镶嵌了两个篆字。

湛卢。

“这,这是……”

不仅刘邦有些动容,就连一旁的卢绾也慢慢靠了过来。

刘邦接过,拔剑出鞘,耳边隐有龙吟之声,阳光映衬下,霜刃如雪,寒光湛湛。

卢绾赞叹道:“好剑,绝世好剑!”

刘邦微微皱眉:“我听人说过,昔年铸剑大师欧冶子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

“此剑,莫非真的是那把传说中的名剑湛卢?”

他手抚长剑,脸上满是震惊之色。

刘盈拱手说道:“此乃仁道之剑,君有道,剑在侧,国兴旺。孩儿祝愿父亲一路平安,凯歌早奏!”

刘邦点点头:“你有心了。乃公原谅你了……”

我他喵的做错了什么……刘盈心中虽然不解,但依然保持着仪式性的微笑。

嗯,其实这把剑是假的!

是一把真真正正的上周文物!

这是他让‘大汉煤铁商社’那边的工师,加班加点赶制出的一把八面剑,命名为湛卢,不过是讨个彩头罢了!

反正湛卢的具体样子,也没有史册记载,他这边打造出的赝品,有了刘邦等汉国高层的认证,假的也是真的!

谁敢瞎哔哔,分分钟让樊哙去他家送温暖!

这波啊,这波是同人逼死原著!

……

南阳郡,宛县,吕王宫。

这里原本是昔日的郡守府,后来变成了武安侯府,咸阳分封之后,就又变成了吕王宫。

此刻,吕泽坐在原本的正堂,现如今的大殿上,手中拿着一卷竹简正在发呆。

这是刘盈从汉中郡给他送来的信函。

汤汤汉水流过南郑,一路向东流向南阳郡,所以双方之间的联系还是很密切的。

信函中除隐晦的提了一句刘邦将要北伐之外,剩下的大段篇幅都是向吕公等人问好,以及试图通过蛮不讲理的方式,将吕王宫据为己有……

吕泽嘴角略微扬起,毕竟是自家亲妹妹生的儿子,区区一座王宫,他想要,给了也无妨!

大不了,自己再建一座就是了。

但,唯独那一句北伐,让他眉头微皱。

他原本以为,刘邦还要再等两个月,等到关中秋粮即将收获的时候再行北伐,没想到,居然来的这么快!

“传郡守刘交,郡尉王陵,郡丞吕释之来见我!”

既然汉中郡的攻势已经发动,那么南阳郡的军队,自然也要北上,牵制或是直接攻破武关,和汉军在关中汇合!

……

关中,陈仓县,渭水之北。

当日帐中议事之时,章平指出汉军有可能从故道偷入关中,章邯心中虽然有些不以为然,但还是在安置好杜县防务之后,亲自率领五千骑兵,星夜从杜县赶到陈仓县。

此刻天光微熹,急行军了许久的雍军已是疲惫不堪,不时有军吏询问章邯,是否可以暂时修整,之后再次行军。

毕竟,人虽然可以坚持,但马却已经到了崩溃边缘,不少体格稍微弱一点的战马,已经开始口吐白沫了。

再跑下去,分分钟死给你看!

章邯无奈,但他看看远处平静的大地,觉得也许真的是自己多心了。

毕竟故道已经荒废许多年,豺狼虎豹横行,就算是很多土生土长的秦人,也未必知道这条道路。

那么,一群泗水郡来的关东之人,又是如何能够知道这条隐秘的道路?

于是他放下心里,点头同意了军吏们的请求,大军开始修整。

嗯,他同意军吏的请求,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这里的骑兵,多是关中子弟,而经过新安县大屠杀之后,除了那些最早追随他的刑徒之外,他在军队中的威望一落千丈。

士兵虽然表面不说什么,但暗地里没少戳着他的脊梁骨发出诅咒!

至于那些刑徒,主要是他们多是山东之人,且已经在家乡没有了亲人,联军只要不杀他们,抢夺他们的财富,杀多少秦人,又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章邯看着安营扎寨,埋锅造饭,洗刷喂食战马的士兵,心中有些无奈,他又何尝不想带着自己最忠诚的部下行动呢?

只是骑兵是一种技术兵种,他手下最忠诚的刑徒军虽然也有不少会骑马的,但和那些从小就以武骑士标准来训练的关中子弟,还是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而在战场之上,哪怕只差一星半点,就是你死我活的结局!

突然,章邯双眼之中,闪烁起了一点火光,他惊骇地瞪大了双眼,愣愣地注视着远方。

连绵起伏的山岭之上,一座空置了许久的烽火台已经点燃,烈火熊熊。

这是秦国设立的,用来防范武都一带的白马氐所用的。

只是从设立之初,就从未点燃。

毕竟按照秦国的国力和传统,不去打白马氐就好了,还能等着他来打自己?

但此刻,烽火接力,就连近处山脊上的烽火台也点燃了,点点火光按照秦时的设定,跳跃着向咸阳城的方向而去!

“氐人?”

章邯在短暂的愣神之后,眼中惊恐万分。

“不,是汉军!”

第14章 你们的王回来了!

故道。

刘邦跟在大队之中,步行前进。

这里的道路年久失修,草木已经几乎将道路完全占据,即便是刘盈新做出的四轮马车也很难通行。

而且相较于骑马,他觉得走路更加舒服。

嗯,不磨裆……

此刻他仰起头,看向一根根冲天而起的烟柱,虽然他没有见过烽火,但是却无数次听人说起过,自然知道他们的行踪已经暴露。

不过,队伍最前端,樊哙带领着充当兴军的陷阵敢死之士,已经几乎走出了群山。

而且烽燧点燃,距离敌人调兵遣将而来,也还有相当长一段时间。

这,足以让大军走出山谷,到平原之上拉开阵势了!

“加速前进!”

远处,骑在马背上的传令兵奔驰而过,大声呼喝着韩信的将令。

刘邦笑了笑,看向身边的一个年轻人:“你做的很好,我是不会亏待你的!”

年轻人抱拳:“些许小事,不足以报答公子之德。”

此人名为赵衍,汉中人,此刻是刘邦身边的一名谒者,不过之前穷困潦倒至极,刘盈某天在南郑城里闲逛的时候,出钱帮他下葬了亡母。

这,也算是好人有好报了。

故道尚且能够让大军通过的消息,就是此人提供的。

刘邦笑笑没有说话,伸手握了握刘盈临别之际送他的湛卢,尽管他心中猜测这是假的,但那一句仁道之剑,还是很让他有所启发的。

“仁义……”

他轻轻呢喃着这两个字,若有所思的跨上战马,加速向北而去。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