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页(1 / 1)
('
于是整天别的不干,就是议论朝廷,诽谤皇帝,大汉药丸……
所以汉宣帝忍无可忍,直接把他腰斩了。
所以,这就是说他是个狠人的点。
阴阳怪气刘邦算什么?割蛋蛋有什么了不起的?
要骂,就骂整个朝廷,从天子到百官,一个都别想跑!
要切,就直接从腰上切!
只是杀了杨恽一个,对于民间形成的共识来讲,于事无补。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间冰期,并不会因为死了一个人而就此终结。
所以,才有了后面的王莽代汉。
但还是上面那句,老天爷,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也因此,需要未雨绸缪。
刘盈提前百年开始布局,迁关中人口入蜀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打通和南越国的联系,想办法获得那个大名鼎鼎的占城稻。
所谓占城稻,是生长在中南半岛上的一个稻种。
因为当地人耕种技术过于拉胯,水稻无奈之下,只能自强不息,于是自我进化出了早莳、早熟、耐旱等特点。
尤其是耐旱,当间冰期到来之时,干旱也会降临,耐旱这一属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只是现如今需要循序渐进,先让蜀中平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粮仓,打赢楚汉战争再说。
所以从关中迁移的人口,大部分都去了成都、郫县。
毕竟,那里才是都江堰的主要覆盖面积,水利发达,农业自然兴盛。
而随着移民的迁入,地广人稀的局面,也可以快速得到改善。
至于富顺县,这里其实就是后世被称为自贡的地方。
井盐,是刘盈心心念念的一种重要资源。
他不放纪信去汉军中效力,而是到这里当这个富顺令的目的,主要就是因为这个。
但另一个嘛?
则是在原有的历史上,纪信因为外形的原因,被项羽活活烧死……
所以,二逼就是二逼!
双方没有深仇大恨之下,真要杀了对方,一刀砍头就是,何必虐杀?
油饼!
此刻,当纪信策马从只有一道及胸高,充作城墙的土垣中走出时,见到的是一间间拔地而起的木制小屋。
在蜀郡郡守的林挚的配合下,从郫县成都调集了大批的木工,前来帮助这里的上万户秦人安家。
有了从汉中运来的大锯,和依样画葫芦修建的水力锯木房的加持下,快一年的时间过去,基本上迁移而来的关中之民,家家都住进了新的木制小屋中。
嗯,他们固有的人生观,让他们即便是暂时住在帐篷中,也不愿意住进用砖头搭建的房屋……
好在这一时期的原始森林比比皆是,修建木屋的材料也完全不缺。
而在纪信看来,大量伐木修建房屋,还有另外一个好处。
那就是将人们的视线,尽可能的拓展到了几座光秃秃的山丘背后。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获得可供耕种的农田,而起还可以防止,山里的野人趁机出来偷袭。
嗯,说是偷袭,其实就是来抢劫牲畜、衣服和锅碗瓢盆的……
纪信刚来的时候,恰巧遇到过一次山民集体外出打劫。
但,他们遇到的,是从小被教育‘耕战’的关中移民……
东西没有抢到,自己反而成为了人家的奴隶。
也因此,纪信这些天烦不胜烦。
关中移民在修好了房屋,简单开辟可够自家人吃的农田之后,开始来找他这个富顺令的麻烦了。
这些人打着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由头,劝说纪信打开武库,将武器铠甲分发给他们,然后大家一起去扫荡附近的山林。
这样,就不需要担心会被野人偷袭了。
只是纪信觉得他们全是放屁!
不过是看到别人抓到了几个奴隶,所以眼馋罢了。
他询问过当地的土著居民了,那天袭击富顺县的,是住在南方山林里的僰【bó】人,人口众多,但不掌握什么耕种的技巧,也不擅长战斗。
之前那一次,无非是饿的受不了了,想要出来碰碰运气。
要是抢到了,自然皆大欢喜。
要是抢劫失败被杀了,也就不需要再受苦了。
最糟糕的是受伤或是致残,这样,就只能沦为别人的盘中餐了……
在物资匮乏的山林里,人相食是一种很常见的事情。
毕竟,这是肉。
至于会因此而吃出病?
哈,他们很有可能,活不到发病的时候……
纪信在观察了那些僰人奴隶后,心中越发证实了刘盈的说法。
这些僰人,其实是半推半就的被抓成了奴隶!
同样都是需要干活,至少在富顺县这里,他们每天不管好坏,都能吃个半饱!
毕竟,一个奴隶价值近五千钱,要是饿死了,这钱就相当于打了水漂。
人是铁饭是钢。
要想让奴隶干活,创造价值,管饭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但纪信却拒绝了百姓进山抓奴隶的要求。
他到富顺县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刘盈所说的井盐。
如今,收获完小麦的田里,已经播种了荞麦或是油菜,正处于劳动力空闲阶段。
所以,纪信的计划,就是带领这里的县民,去刘盈大手一挥,圈住的方圆百里的地方,挖掘井盐。
至于指挥挖掘的工师,是从巴郡,也就是寡妇清家里抓来的几名隶臣。
拓宽天然盐泉,以及寻找开掘井盐的技术,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成熟了。
巴国之所以富庶,以及被秦楚两国轮番殴打,就是掌握了位于三峡地区的很多天然盐泉。
至于富顺县这里的盐泉,主要是因为人迹罕至,所以才没有被发现。
如今,就到了这些白色的黄金,发挥出自己价值的时候了。
第78章 奇变偶不变
“嘿!嘿!嘿……”
富顺县以西的荒山中,十几个膀大腰圆的工匠,分成两组,用力踩踏着一个碓架。
在杠杠原理的作用下,碓头翘起,锉井工具靠自身重力迅速向下冲击。
当岩石被铁锤击碎后,一名工师指挥着另外工匠,向内灌水,将击碎的岩石混合成泥浆,之后再用别的工具提出。
纪信站在一旁,有些紧张的旁观着。
他虽然对刘盈自信满满,但盐这种东西,在他的固有印象中,都是齐地的海盐,从来没有见过,从地里挖出来的盐……
但心存疑虑归心存疑虑,他还是在不折不扣地执行着刘盈的计划。
在远处,散落着十几个,和这里一模一样的工地。
经过工师的判断,这些地方都是挖掘盐井的地方。
只要能够穿过岩层,接触到卤水后,就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食盐!
而有了这些食盐,就意味着整个西南地区的商业就盘活了。
带领士兵进山狩猎,不一定能够抓到奴隶,而且进入的是人家的主场,谁是猎物,谁是猎人还不一定呢!
可在有了强大的武力保障下,公平交易,却可以稳定的获取想要的一切。
而借助着这样的贸易,可以不断在野人居住的地方,设置贸易站,之后用道路连接,设置馆驿和小型的,为贸易站服务的居民区和屯兵点。
之后,则是不断沿着道路,向两侧拓宽。
从点到线,从线到面,最终实现民族的大融合。
只是,刘盈心中,还有另外一个计划。
五个一工程。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语言,一种文字,一个皇室……
在纪信患得患失之际,一名工师尝了一口刚刚提上的浑水,顿时喜出望外。
“出盐了!”
在他的忘情高喊下,整个工地都开始沸腾。
这里,将是大汉西南盐务商社的中心,而纪信之前允诺过他们,在盐井工作,每四天休沐一次,日三十钱!
他们从别处打听过了,在成都附近挖水渠,每天累死累活,一天才给十五钱!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