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页(1 / 1)

加入书签

('

不说是爱民如子这样的假大空,城下那快速靠近的,可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是和他一样,活生生的人!

在刘邦的指挥下,十几个小了一些,怪模怪样的守城器械,以及一大堆密封好的陶罐被抬了上来。

陶罐之中,灌装的一种名为石漆的液体。

嗯,其实就是石油,只是还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这是翟王董翳投降之后,刘盈让人在高奴,也就是延安附近找到的。

他的本意,是想用这些东西,看看能不能点出润滑油科技树,但最终却因为工艺水平的问题,不了了之。

嗯,其实搞汽油相对简单,但没有做出内燃机之前,汽油这种易燃易爆物,还是先敬而远之吧。

所以他只搞出了一些煤油,用来配合做出的煤油灯一起,一方面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质,另一方面则用来销售,促进经济内循环……

不过石油这种极易燃烧,简单粗暴的守城利器,自然应用到了如今的楚汉战场上。

其实化肥加白糖才更加刺激,但刘盈手中没有白糖也没有化肥,所以只能作罢。

刘邦让人抬上的那个木头架子,就是刘盈为了发射装有火油的罐子,所特意设计出的扭力梁投石机。

嗯,这很罗马。

城头上,汉军士兵在刘邦的授意下,除了发射箭矢阻拦楚军士兵之外,几乎是完全放过了壕沟边上,那些泪流满面,但手脚麻利的平民百姓。

汉王之德,德昭日月,没齿不忘!

片刻之后,当壕沟被填平出了几条可供人通过的道路后,这些民夫发一声喊,丢掉手中的工具,撒腿向不远处的荥阳城而去。

虽然他们一时之间入不了城,但背靠城墙,不会被战斗波及,就是一件最大的幸事了。

楚军中,钟离昧季布开始指挥楼车前进。

这是一种大型的攻城武器,作用和吕公车类似,都是可以使用踏板,直接让士兵登上城头的工具。

但楼车之上,还修有用于站立弓弩手的地方。

而楼车的高度,也是要高于对方的城头的。

这样,攻城的士兵才能获得居高临下的机会,俯射守城的士兵。

但他二人忘了一点,那就是之前的投石机,是如何被汉军所精准清除的!

当楼车动起来了之后,从荥阳城中,再一次飞出密密麻麻的石弹,将楼车一辆辆的接连砸了个稀巴烂!

不仅如此,楼车上站着的楚军弓弩手,以及跟随着楼车前进的楚军步兵,大多非死即伤,哀嚎遍野。

而在城下,跟随着填平壕沟向前冲的楚军士兵,突然看到了城头上飞出的一连串陶罐。

一阵噼里啪啦之后,除了一些倒霉蛋被砸个正着,头破血流倒在地上之外,剩下的人,大多只是被溅了一身黑漆漆的黏液。

“真恶心,这是屎吗?”

战场之上气味混杂,楚军士兵的鼻子早就闻不出具体的味道了。

于是,当飞掷而出的火把落入人群的时候,火光随之冲天而起!

“得救了……”

城墙下,汗水泪水交杂在一起的民夫,听着眼前一连串的惨叫声,如闻仙乐。

一路上,他们没少受楚军士兵的欺负。

如今,也算是出了口恶气!

而在楚军的中军幕府中,项羽牙根紧咬,脸上满是沮丧和愤怒。

“收兵,回营!”

第93章 网鱼

荥阳城头上,见到楚军仓皇退去,守城的汉军士兵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之声。

上一次,他们在野战之中击退了楚军,而现在,他们又在守城战中再一次击退了楚军!

天下强军,不过如此!

而在望楼之上的刘邦,看到楚军的大型攻城器械已经被摧毁的七七八八了,于是放下心来,和卢绾勾肩搭背的向城楼下走去。

荥阳城坚城一座,没有足够的攻城武器,就只能让士兵蚁附攻城。

到那时,整个城市将变成一个巨大的血肉磨坊,粉碎任何靠近城墙百步的敌人!

所以只要他这里不松懈下来,不被项羽趁机偷袭,那么这里,将会是整个汉国的一道屏障。

守卫他的人民,也守卫他的亲人。

而且在关中,云阳、蓝田等靠近水流,农业发达,人口繁多的几个县,一座座工坊正在拔地而起。

要不了多久,汉国的士兵就能做到人手一副铁甲。

披坚执锐,手持长枪强弩。

这样的军队不需要太多,有十万之众,就足以荡平天下了!

所以楚军最好能在这里围而不攻,徒劳消耗时间。

因为时间,是站在汉国这一边的。

每过去一天,汉国的实力就会壮大一分。

双方停战之后,就到了辅兵出动的时刻了。

他们的任务,是将发射出去的弩箭,以及射杀的楚军战马抢回来,前者自然是为了回收箭头,而后者,则是用来犒赏军队。

其实马肉的滋味,是很不错的。

而且对于日常不怎么吃到肉食的人来说,只要是肉,而且干净无异味,就是打牙祭的上品!

城下,垂吊而下的辅兵,在城墙下那些被楚军抓来,重做苦力的民夫惊诧的目光中,迅速冲向壕沟的另一边,用手中的割肉刀切割着马腿等有着大块肉的地方。

城墙上,欢呼过后的汉军,顿时变得垂涎欲滴了起来。

荥阳的汉军等着吃炖肉的同时,远在北方邬县(今山西介休县)的韩信,正率领一万多汉军骑兵,浩浩荡荡的急行军。

他们一人双马,口中嚼着如同晒干的老木头一样坚韧的肉条,不时摘下马背上水囊喝上一大口。

无他,咸的。

为了让肉条能够久放不腐烂,在脱水风干之前,上面裹了一层厚厚的食盐。

现在这样的吃法,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这种肉条最好的食用方式,还是埋锅造饭之后,丢进煮沸的米粥里,重新吸水膨胀,等到肉条变得绵软之后,再丢进去一把野菜。

如此,一锅有肉有饭有菜的烩饭就做好了。

嗯,这是刘盈在汉中之时就做出的军用口粮包的升级版。

在此之前的,无论是秦军还是战国七雄中的其他几国的士兵,在行军的时候都会背负一些可供速食的口粮包。

这种口粮包中,主要由米条、豆豉、醋布组成。

其中米条是用粟米一石,煮熟后去除杂质,暴晒晾干,然后再次煮熟,如此反复,最后将之做成类似于压缩饼干之类的东西,可以干吃,也可以用热水泡着吃,这是用来补充碳水化合物的。

豆豉是用煮熟的豆子三升,加盐五升,搅拌均匀后捣碎成膏状,捻做枣核大小配餐食用。

这主要是用来补充因为大量出汗而缺失的电解质。

醋布则是准备粗布1尺,酽醋1升。将粗布泡到酽醋中,等到粗布充分吸收酽醋,然后晒干,直到没有液态醋的存在,醋布就做好了。吃的时候用小刀切掉一点,可以用来配饭,也可以用来行军时含在嘴里,提神醒脑。

此外还有用于消除渴感的油麻和乌梅等物。

但这样的吃法,士兵勉强能吃饱,但却无力应付突如其来的遭遇战。

行军之时,通常都是遇到敌人后,立刻安营扎寨,修筑壁垒,等待后方主力增援。

嗯,其实对面的敌人也是这样的。

归其原因,在于吃肉少。

所以军队在行进之时,都会多多准备拉车的牲畜,等到路上掉膘,或是因为长距离行军,缺乏休息而暴毙之后,就洗刷干净吃肉。

可以很负责任的说,牛马,就是储备粮。

只是在刘盈看来,这样的方法太过于浪费了。

一头膘肥体壮的牛,和一头瘦骨嶙峋的牛,哪边出肉多,是一件傻子都明白的事情。

所以,他就效法蒙古人的做法,在牲畜最为健硕的时候,屠宰制成肉条,供急行军时食用。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