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页(1 / 1)

加入书签

('

这,真的是打败过项羽的那支汉军?

少顷,张耳马到近前,翻身而下,团团而拜后,一脸苦涩地说道:“我来的时候,楚军攻城正急,故而汉王让我将三万精锐留下,发了三万新兵让我带来……嗯,对了,左丞相这里的五万汉军,也要奉命南下守卫荥阳……”

在韩信等人的惊诧中,张耳苦中作乐一笑说道:“好消息是,汉王已下诏命,征发太原上党河东三郡士兵,听从左丞相调遣……”

韩信一言不发扭头就走,他在强行压制着自己的火气。

张耳所说,是个屁的好消息!

凭借那些刚刚放下锄头的农夫,就想要打败赵军?

做梦呢!

他向前走了两步,站定,重新走回来,看着张耳问道:“汉王是个王,你恒山王也是个王,你怕什么?他如此做,你就这么认了?你咋就不敢和他打一架……”

在韩信的喋喋不休中,曹参无声笑笑,如今,他总算是见到了往日那个喜怒不形于色的青年,在心态崩了之后的一面。

只是,他必须要制止对方接着说下去了。

刘邦这个人,看似豁达,但其实心眼不大。

韩信今天所说的话,如果传到刘邦耳中,只怕最少在这三四年的时间内,刘邦编造段子调侃的对象,就会从雍齿,转变为韩信。

别问他是怎么知道的!

嗯,在后来天下一统后,刘邦让众人议论一下,楚汉战争中谁的功劳最大。

于是众将一律推荐曹参。

而在沛县时,曾经被曹参整过的刘邦,顿时开始讲段子了。

他对众将说,打猎的时候,跑在前面追咬野兽的虽然是猎狗,但是发现野兽的踪迹,指出野兽所在的地方的却是猎人。

而萧何,就是这个猎人,曹参,就是这条猎狗……

换言之,曹参,是狗……

要说曹参心里没有点别的想法,估计是不可能的。

在曹参这个过来人的劝阻下,韩信最终闭口不言,和众将一起返回帅帐。

如今大军已经云集在了这里,如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要是按照张耳所说,三郡的士兵都已经被征发,那么根据时间推算,这些人应该已经在路上了。

所以,他需要打一个时间差。

刘邦的命令,是让这五万精锐回防。

而现在,代替这些精锐的士兵还没有到来。

也就是说,这五万人不用现在就出发!

韩信的计划,自然是用这五万精锐为主,张耳带来的三万人为辅,在最短的时间内和赵国打起来,造成既定事实。

如此一来,精锐还是他的,新兵就留给刘邦自己用吧!

嗯,要是把精锐都给了刘邦,只怕他膨胀起来之后,出城和项羽野战也说不定!

他败起家来……恐怖如斯!

……

恒山郡,东垣。

九月二十四,密云不雨。

此时的天气,一如此刻赵王宫中的气氛。

代国被灭,夏说被韩信逼杀的事情,已经传到了赵国。

而和这条消息前后脚到来的,还有韩信正率领大军,准备从井陉进攻赵国的噩耗。

一时之间,年纪尚轻的赵王歇麻了手脚,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嗯,陈馀外出狩猎,并不在东垣城中。

不过赵王歇已经派人去找他了,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陈馀就会重新回来。

果不其然,当第一滴雨终于落下的时候,王宫门口,出现了陈馀的身影。

于是,赵王歇心中大定。

只要有陈馀在,一切的麻烦都将不是麻烦。

他坚信,对方一定会像是当日在巨鹿城下,以及代国之时,解救自己与困顿之中。

“见过太傅!”

赵王歇快走几步,降阶相迎。

陈馀有些无奈的摇摇头:“我王莫再如此了!若是再有下次,臣就一头撞死在大殿之外!”

赵王歇则满脸堆笑说道:“太傅是想要毁了这座东垣城吗?”

陈馀一愣,旋即放声大笑:“好好好!我王临危不乱,当此生死存亡之时,还能和臣说笑!已经有了明君之范,实在是可喜可贺!”

他说完,跟在赵王歇身后走入殿中,只是眼光凝滞在赵王歇身边的一个人影。

广武君李左车。

此人领兵打仗是一把好手,但为人狡诈多端,且毫无信义可言。

秦人在时做秦官,后来武臣自立为赵王时,又依附武臣,之后更是投靠赵王歇以及张耳,如今张耳被自己打跑,他又重新归顺了赵王歇。

在陈馀看来,这种品性不好的人,再有本事也重用不得!

所以此刻他出现在大殿之中,出现在赵王歇身边,已经足以让陈馀有些警觉了。

赵王歇思虑单纯,如同一块上好的丝帛,若是被染上了污渍,实在是暴殄天物!

俄而,陈馀和赵王歇,以及殿中诸位大臣一起,分君臣坐好,开始商议如何应对汉军的来势汹汹。

打,是肯定要打的。

但在哪打,怎么打,是需要好好讨论一下的。

毕竟,庙算多者胜。

在大家的沉默中,想要获得更多食邑的李左车率先发言。

“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阏与……”

“如今他和昔日的常山王张耳一起,东出攻赵。此乃乘胜而来,其锋不可当也!但兵家有云,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井陉这个地方,臣曾经多次走过,道路极其狭窄,车不并轨,骑不成列。那么他们的行军长度,必然会拉得极开。”

“如此,只需要我王使臣领兵三万,从间路绝其辎重,而代王屯大兵于山路出口,深沟高垒勿与战!”

“如此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野无所掠卤,不至十日,必可擒杀张耳韩信于万军之中……”

在赵王歇和殿中群臣纷纷点头的时候,陈馀冷冷地说道:“说完了吗?说完了就可以走了……”

李左车愣住,如同一只被丢进油锅中的虾子那样,脸色迅速涨的通红。

大庭广众之下,陈馀这是一点面子都没有给他留啊!

也罢,就坐看你是怎么死的好了!

李左车团团而拜,转身大步而去。

第95章 背水一战(上)

殿中,迎着众人,以及赵王歇疑惑的视线,陈馀不紧不慢的做出解释。

“吾闻兵法什则围之,倍则战。今韩信号称十万,但其实兵力却并没有这么多。且长途跋涉而来,兵老师疲。今如此避弗击,后有大者,何以距之?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

他对众人所说,不过是只是明面上的一小部分罢了,所用意无非是以逸待劳,持重兵据守井陉。

他没说的是,在汉魏之战中,韩信惯用正面逼迫决战,小股精骑迂回绕后偷袭的方式来作战。

如今,李左车的意思,是用韩信的方式来打败韩信。

岂不可笑?

所以陈馀的想法,就是大军云集,和韩信硬碰硬的打一仗,用消耗战,让远道而来的汉军知难而退。

陈馀说完,出于对他一贯的信任,赵王歇率先表示赞同,而殿中的其他赵国臣子,自然也无可无不可。

毕竟,双方之间尚未真正交手,所有的谋划都不过是空想罢了。

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有理的时候,自然是看谁的威望更足。

……

群山之中,一骑飞来。

把守汉军营垒的士兵在远远看到对方装束之后,迅速搬开鹿角,让大门畅通无阻。

此人,正是恒山王张耳。

他在几天前的时候,就悄悄离开汉军大营,独身一人前往赵国刺探。

常山国覆灭之后,张耳昔日的臣子,也多是陈馀的故旧,所以陈馀并没有展开太过的清洗。

于是,当日在大殿之中,陈馀和李左车所说的一切,几乎在半日之内,就被张耳完完全全的搞了个一清二楚。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