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页(1 / 1)
('
老败家子一脸嫌弃的吐槽着别人,但却满脸真香拿着几个匣子爱不释手的把玩。
盒子都如此宝贵了,想来里面的东西,一定更好吧!
刘邦虽然不贪财,但喜欢美好事物是人的天性,他自然也不例外。
只是,当他缓缓打开匣子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却突然变得很精彩。
渴望,排斥,羞涩,愤怒……
匣子正中,用明黄色丝绸包裹的,是虽然晒干了,但还是能够很清楚的知道这是什么东西的。
鞭。
准确的说,是虎鞭。
刘邦悄悄揣了两根,做贼般的溜了出来。
既然儿子如此贴心,那就等到见面的时候,再奖励给他两个他最喜欢的大耳刮子好了……
第119章 刘盈:我无敌了?
邯郸城郊的旷野上,马蹄隆隆,喊声震天。
这里,是刘盈新组建的五千名燕赵骑兵的训练场。
烈酒换马的贸易还要等到明年春天,但丝绸换马,铁锅换马就已经步入正轨了。
汉初的时候,虽说就连官员也大多只能乘坐牛车,同色的拉车马也找不齐。
但,这主要是因为国家太穷了的原因。
楚汉战争打空了社会财富,所以即便北方的胡人牛马成群,但人家也没有白送的道理不是?
虽然说匈奴单于本部禁止将战马出售给南边的汉国,但更东面的林胡,娄烦,以及很多被匈奴人征服了的小部落,却对这一禁令视若罔闻。
草原广袤,从东到西,即便是快马疾驰也要数月之久。
自己家里的马群多了少了,大单于又怎么会知道?
到时候,大不了就是抵死不认!
所以在北方长城的很多处隘口,铁锅、铁皮桶、陶碗、丝绸等物北上之后,几匹,十几匹一群的草原骏马,就姓了刘了。
于是,按照刘盈设想中的,第一支类似于近代骑兵的五千人骑兵军团,就组建好了。
之所以说是近代骑兵,是因为此刻这些骑在马背上的燕赵汉子,大多数在此之前,连牛都没怎么骑过……
要想将他们训练成一支精通骑射,懂得在将领的命令下,迅速组成不同阵型的古典精锐骑兵,则非十年之功不可。
而刘盈,则等不了他们太久。
所以,刘盈的打算是将他们和那些骑术精湛的胡骑混编。
作战的时候,两翼放置胡骑,用来防止对方从侧后包抄。
至于燕赵骑兵,则排成队列,正面冲锋。
其实在骑兵作战的时候,双方使用弓箭互相杀伤的效率不高。
毕竟马匹高速运动之中,骑弓的射速不快,再加上风速、箭矢的重量等一大堆的不同情况,计算提前量,是一件几乎做不到的事情。
除非是财大气粗的一方,才能做到开战的时候,用箭矢洗地。
否则的话,还是白刃战最为有效。
谁怂了谁就跑,跑,就把菊花亮出来……
所以,哪怕是当年尤其擅长骑射的蒙古骑兵,在作战的时候,负责正面冲击的重骑兵,也远比游骑散射的弓骑兵要多得多。
当年蒙古人暴打东欧诸国,攻入莫斯科的时候,就是仰仗自己身上的铠甲,比东欧那些骑兵要厚的多!
嗯,毛子的冬将军没有发功的原因,就在于蒙古高原的冬天,要比莫斯科的温度还要再低十度以上……
比耐寒,毛子在当时的蒙古人面前,只是个弟弟!
而且冬天的时候,河流完全上冻,骑兵往来于河流两岸也丝毫不受到影响。
但在楚汉之际的中原,在冬天的时候,黄河虽然也上冻,但却并不足以让人畜通行。
这,也正是韩信可以轻松抵挡项羽北上的原因。
骑兵训练场边缘的凉棚下,刘盈面前摆放着一柄模样很奇怪的长刀。
雁翎刀。
准确的说,是清代所制的雁翎军刀。
这种军刀,可以说得上中国古代刀剑的集大成者了。
刀尖略宽两面开刃,可以适用于步战和骑战的挥砍劈刺,再加上弯刃和弯柄,完美的构建了武器的重心。
除了看上去有些丑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缺点了。
嗯,之所以不仿制近代骑兵刀,主要是在这一时期,骑兵面对的敌人,身上穿的不仅仅是一身单薄的军装,而且还披着一层厚实的战甲。
这就要求骑兵手中的武器,必须要兼顾厚重,以及一定的破甲性。
刘盈选用雁翎刀的原因,就是看中了这种兵器兼顾的劈砍和冲刺特性。
其实只要战马还在奔跑,骑兵在攻击的时候,就完全不需要做出挥砍的动作。
在己方阵型很紧密的时候,大动作的攻击姿态,很有可能会误伤到自己人。
马速足够的前提下,只需要刀尖轻轻扫过,敌人轻则重伤,重则当场毙命!
而且在交战的时候,其实一个很大的忌讳,就是将手中的兵器完全插入敌人体内。
刺杀的目的,绝对不是将对手刺个对穿。
无论是长戟,还是后来的长矛等骑兵武器,都会在刃部下方,有一个横着的凸起,避免刺杀的时候过于深入。
因为一旦武器卡在敌人的骨头里,哪怕对方毙命当场,但他的体重,也足够把己方骑兵从马背上拖拽下来了。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的骑兵剑,都是弯曲的。
弯刃相较于直刃,刺或砍都不会陷入很深,手腕转动就可以很轻松的将兵器从对方身体抽出。
尤其是很多向下弯曲的骑兵刀剑,其兵刃前部,就是用来方便瞄准站在地上的步兵。
刘盈构建的排队冲锋的燕赵骑兵,更是如此。
他们在作战的时候,因为骑术并不精湛,所以长戟长矛之类的长兵器是装备不了的。
能装备的,除了护住躯干的胸甲,就只有一个头盔,以及一把雁翎军刀。
而此刻,他们正在练习的动作,正是排成横队,冲向不远处的标靶。
冲锋之时,雁翎刀向上斜举。
攻击之时,手腕向外,切割或刺击目标。
嗯,和很多影视作品中,骑兵持剑冲锋时,手腕向内不同,真正的骑兵攻击动作,手腕是需要朝向外侧的。
试一下就知道了。
手腕向内,支撑冲击力的是人体的手臂,也就是肱二头肌。
而手腕向外,则就变成了背部肌肉在做支撑。
很明显,相比于肱二头肌,背肌就要结实的多了。
这些东西,放在古代,就是累世将门才能拥有的不传之秘。
通过掌握这种小技巧,他们训练出的士兵,和许多瞎练出来的乌合之众,不可同日而语。
于是,在燕赵骑兵的反复冲锋联系中,坐在刘盈身侧,只是来凑个热闹的韩信,越看越是震惊,看向刘盈的眼神,已经稍微有些不对了。
其实在他的心里,有一个奢望。
那就是和张良萧何一样,成为刘盈的老师。
太子太傅,是一个说出去很有面子的头衔!
但无奈的是,他来到汉国的时日不长,且大多数时候,都是需要东征西讨的奔波个不停,根本没有和刘盈相处的时间。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时间,但他却绝望的发现,对方似乎能做自己老师了……
别的不说,这种训练骑兵的方式,已经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了。
如果仅仅只是骑术粗糙,战术呆板的燕赵骑兵,韩信心中,有着无数种的方法,可以几乎无伤的全歼这样的一支军队。
但问题是,战场上并不只存在单一的一个兵种。
这样的冲击骑兵,再加上位于两翼的胡骑,所形成的战斗力,绝对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这么简单!
毫不夸张的讲,按照现在这个进度训练,最多再有半年,这支军队将无敌于天下!
是的,无敌。
韩信心中很是笃定。
别的不说,就看对方身上那个如同乌龟壳一样的胸甲,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