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页(1 / 1)
('
刘盈前段时间,在听到了灌婴击破薛郡郡守,擒杀数员战将之后,就果断把在韩信帐下效力的孔聚找了过来,让他跑一趟曲阜,不管用什么方法,守护好自家老宅。
孔聚的大哥,是孔子的八世孙孔鲋。
就是那个鲁壁藏书的孔鲋。
始皇帝在时,李斯建议焚禁诗书,所以孔鲋将自家,也就是儒家的很多典籍藏在了孔府的夹壁之中。
等到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孔鲋效命于陈胜军中,只可惜被章邯击败,因此身亡。
到了汉景帝时期,鲁恭王刘余为了扩建王宫,强拆了孔家,于是才将这批典籍挖了出来。
所以刘盈的想法,自然是不必再多等许多年了。
反正他在关中准备编纂大汉百科全书,多一点少一点没什么,大不了,让那批儒生加加班……
六九五,是福报!
六点,大约是卯时,就是官府准备办公的时间,而五,则是这一时期的规矩,每四日休沐一天。
就在刘盈准备改良铡刀的时候,远处韩信走来,告诉了他几个不幸的消息。
燕赵军队以暴雨阻路为由,主力军团将会延期汇合;而彭越,则说自己感染风寒,无法下地,故此也不能前来会师。
刘盈捏着一只张牙舞爪的河蟹,抬头看向韩信问道:“你信吗?”
韩信虽然觉得刘盈看自己的目光有些奇怪,但还是轻轻摇头。
他虽然是个政治白痴,但要是连这种吊轨的说辞都看不穿的话,那就是真的白痴了!
而且他还隐瞒了一些东西。
张敖给他送来的,不仅是推脱前来汇合的通知,而且还劝说他,也暂时按兵不动,等待最佳的时机出兵。
张敖继承的是张耳的王位,但刘邦再度册封时,用的不再是表示平起平坐的竹券,而是代表臣属的铁券。
所以张敖觉得,他可以联合臧荼和韩信,将铁券换成竹券,赵国将和燕国一样,成为和汉国平起平坐,听调不听宣的盟国。
韩信虽然也有些心动,但此刻刘盈作为伐楚的副帅,几乎就坐镇在他的身边,而且军中诸如曹参这样的大佬,也都是刘邦亲信。
最重要的是,征召军队的命令已经下达,除非刘邦亲至,否则就算是他这个齐王,也没有办法将之撤销。
所以,他就只能按照计划来了。
刘盈无奈叹气,看向韩信问道:“燕赵主力不到,那么我们此刻集结了多少军队?”
韩信低头沉默了一下:“齐军十二万,赵军张苍部两万军队,卢绾刘贾北线的四万军队,合计十八万。”
张苍在韩信成为齐王之后,顶替他做了赵相,所以手中有部分兵权,两天前已经到了大河北岸,此刻正在陆续渡河。
刘盈略微盘算了一下,燕赵联军至少有十五万,而彭越带领的梁地军队,经过了这几年的发展,十万人是只多不少的。
也就是说,此刻历下集结的军队,只有原定目标的一半!
刘盈瞟了韩信一眼,什么也没有说。
其实张敖彭越是怎么想的,刘盈心中其实很明白。
最后一战了,不捞够好处,这两人是必然不会轻易出兵的。
这一点,在当初栎阳定策的时候,刘盈就已经隐约猜到了,只是当时他以为刘邦张良几个早就做好了安排,所以并没有做出相应的举动。
于是他看向韩信问道:“要是不等他们,凭借着现有兵力,能不能打赢项羽?”
韩信沉默良久,艰难的点了点头。
“能,不过很难。”
“有多难?”
“难于上青天!”
听完韩信的回答,刘盈再度沉默不语。
片刻后,他抬眼看向韩信问道:“我记得,咱们之前是不是抓了个楚将,叫做周兰!”
韩信回想一下,默默点头。
刘盈笑着说道:“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他好像是楚国大司马周殷的胞弟……”
韩信挠了挠头:“然后呢?”
刘盈挑眉:“周殷现在坐镇九江国,要是咱们让周兰去劝降他,那么九江国的军队,不就倒向了我们?”
“这么一算,起码多了六七万的生力军!”
韩信摇头:“我觉得不太可能。”
刘盈反问:“怎么不可能?”
韩信回答:“周殷这个人我认识,他是当年项梁的部将,对项氏一族极为忠诚,要想劝说他投靠汉国……”
刘盈竖起一根食指打断韩信的话:“听你这话,有没有一种可能,周殷效忠的是项氏一族,而并非项羽本人!”
韩信再度摇头:“我不确定,不过不排除有这种可能。”
作为项羽身边的持戟郎,他虽然不受重用,但毕竟日常厮混在权力中枢,对于项羽在项氏一族中的地位,其实多少有些了解。
项燕战死后,项家的话事人是项梁,项梁死后,理应接过项氏一族大旗的是项梁的儿子,项襄。
但项羽通过一场兵变,联合英布杀死卿子冠军宋义,将项氏一族全部拉下水,不得不捏着鼻子让他做了楚国上将军!
由此,项羽取代项襄,成为了项氏一族的话事人。
这也是项羽在分封诸侯的时候,没有分封一个项氏的原因。
刘盈从水里钻出,一脸兴奋地说道:“就这么办,让周兰去劝降他的兄长,事成后允诺封侯,为了促成周殷投降,再给刘贾叔父写信,让他带领南线军队汇合英布,一同进攻九江国!”
韩信盯着刘盈看了许久,突然有些疑惑地问道:“封侯这种大事,不需要向汉王禀报一下吗?”
刘盈摇摇头:“我从栎阳离开的时候,从父亲那里要了几张空白的铁券,就是专门用来封赏有功之臣的……事后向父亲汇报一下就好!”
韩信点点头,内心满是遗憾。
只可惜刘盈只有册封侯爵的权力,没有册封王爵的权利,否则彭越那里就好办了。
毕竟刘邦曾经许诺,册封彭越为梁王。
如今,彭越只是梁相,虽有梁王之实,唯独缺少梁王之名!
刘盈一溜烟跑回房间,从床底下抽出了一个小箱子,打开,抬头看向跟进来的韩信问道:“之前伐齐的时候,赵军不是有很多将领也在我军中效力吗?这些人现在都回到了赵国吗?”
韩信点头:“齐国大定之后,赵军燕军,连同将校都已经北撤,我记得之前给你说过啊?”
他旋即有些疑惑地问道:“怎么又问起这个了?”
刘盈将箱子内铁券一字摊开,笑而不语。
那些将校因韩信请封齐王,以至于没有受到应有的封赏。
如果刘盈所料不差,他们回国后也同样没有得到封赏。
那么,如果在铁券上写上他们的名字……
他们效忠的,会是赵王呢?
还是汉王?
第168章 刘邦:崽卖爷田心不疼!
陈郡,阳夏县。
自从当日项羽率军杀了回来之后,刘邦就退回了这座县城之中,连营十里,摆出了一副随便你怎么叫骂,我就是不出去的架势。
项羽大怒,于是命令就地将那些拆卸了的攻城器械再度组装起来,准备攻城。
阳夏不比荥阳,而且汉军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对它进行改造。
只不过阳夏位于鸿沟附近,凭借着夏日暴涨的水位,汉军中的诸般守城器械,尤其是那些巨型的投石车,得以顺流而下,直接送到了汉军之中。
对轰,楚军只有死路一条!
于是,两军再度僵持了起来。
此刻,刘邦坐在一间房顶有些漏光的房间内,抠脚唱歌,间或喝上一口,生活乐无边……
但很快,他的快乐消失不见。
房门口,见到周勃樊哙联袂而来,刘邦直接从地上跳起,双手前伸:“退!退!退……”
周勃脸上有些迟疑,但樊哙却自顾自的找了个蒲团坐下:“什么时候打,什么时候打……”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