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页(1 / 1)

加入书签

('

无数的同族和战马在悲鸣中倒下,被回旋射击的自己人踩成肉泥。

冒顿站在一处小山包上,看着远处正在抢修浮桥的汉军,心中不禁浮现一抹绝望。

汉军搭建浮桥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平心而论,如果搭建浮桥的是匈奴人,冒顿保守估计也要三四天……

但眼前的汉军,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河上架桥!

这就意味着,最多等到日上中天,治水上的浮桥就会搭建完毕。

到时候,对岸那数不清的身穿铁甲的士兵就会如同洪水般涌来!

让匈奴再度伟大的梦想,将如同阳光下的积雪般消失!

“不,绝不!”

冒顿猛地攥了攥拳头,下令冲击刘邦车阵的匈奴人撤回。

他,准备搏命了!

在冒顿的命令下,大批驮马被集中起来,面对着刘邦的方向。

万马奔腾,撞,也要撞出一道缺口!

冒顿抬头看了看远处的马邑城,那里的喊杀声似乎小了不少,但城头上依然飘扬的韩军战旗让他明白,是攻城的一方落在了下风。

而在治水上游处,似乎有烟尘扬起,隐约有马蹄隆隆之声。

这,定然是之前那队向治水上游而去的骑兵,从别处渡河而来!

“不能再等了!”

冒顿一扬手,大声喝道:“将马群赶过去,撞死他们!”

只是他的命令却并没有被立刻实行。

匈奴人是马背上的民族,马不仅是他们饲养的牲畜,是他们的财产,还是他们的腿,是他们的朋友。

如今让他们逼着自己的朋友去送死,牧民心中的迟疑可想而知。

冒顿刷的一下抽出腰间宝刀,对身边的传令兵说道:“有不听从号令者,立刻处死!”

……

治水北岸,刘邦车阵。

匈奴人放弃攻击全军撤退之后,汉军士兵并没有产生打退了对方的喜悦。

这些老兵都知道,敌人撤退的越快,下一波发起的进攻就越猛烈。

刘邦在夏侯婴的掩护下,快速走上车阵前沿,先是被眼前的惨烈震撼了一下,紧接着看着远处的马队双眼发直。

刘邦虽然没怎么上过学,但是田单复国的故事他还是听过的。

尤其是大显神威的火牛阵,更是他从小就痴缠着刘太公讲了又讲的睡前故事……

如今,匈奴人摆出这种阵势,就很明显了!

夏侯婴看了看匈奴的奔马阵,愣了一下旋即说道:“陛下,此刻水流已经变缓,不如咱们游回去吧!”

刘邦双眼一瞪:“我游回去,他们怎么办?”

他指的是那些前军中的关中兵,这些人可都是不折不扣的旱鸭子!

水流虽缓,但下水后绝对沉到底……

夏侯婴毅然说道:“臣留下来指挥他们作战!天下可以无婴,不可无陛下!况且太子年幼,汉家江山也离不开陛下!”

刘邦眼眶微红,深深的凝视了夏侯婴一眼,正要转身离去,却突然想起了从咸阳出发时,刘盈郑重其事的交给他的那个小箱子。

窜天猴!

震耳欲聋,晴天霹雳!

于是他一溜烟跑到车阵一角,从车底下拖出了一口上锁的木头箱子。

“真是天助我也!”

刘邦顾不得找钥匙开锁,直接用剑柄砸断锁头,掀开木箱,看到的是层层摞好的窜天猴。

在夏侯婴的满脸疑惑中,刘邦按照刘盈所说,将窜天猴面对着匈奴人的方向摆放整齐,连接上火捻子。

此刻他心中大定,甚至还有说笑的心情:“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说完,刘邦从怀中摸出火折子,小心翼翼凑到火捻子上。

当火星燃起的一瞬,他立刻摆摆手,示意所有人从此处撤离。

纯手工打造的炮仗难免有疏漏,很容易害人害己。

所以,小心绝对无大错!

在一双双眼睛盯着火捻子嗞嗞作响的燃烧时,远处的匈奴奔马阵中传出一连串凄厉的马匹嘶鸣之声。

紧接着,万马奔腾。

而此时,第一支被引燃的窜天猴,也在一声尖锐的破空声中,打着旋的向马群飞去。

然后,是第二支,第三支……

第84章 刘邦:天选之子!

山包上,冒顿驻马而立,脖子涨的通红,脸上充满了狂喜的神色。

远处,万马奔腾,如同草原上泛滥的洪水,冲向孤伶伶的牧民帐篷。

他默默等待着看到胜利的画面。

而在马群之后,尽管心中仍有不舍,但对于胜利的渴望,让匈奴武士还是高高举起手中的弯刀短矛,忘情高呼。

“冒顿单于!”

“撑犁孤涂,冒顿大单于!”

匈奴语,撑犁是‘天’,孤涂为‘子’,单于意为‘广大’。

所以‘撑犁孤涂单于’,就是伟大的天之子……

在匈奴人欢呼雀跃的半场开香槟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忽略了那尾后冒着白烟,带着刺耳的啸叫声飞入马群之中的窜天猴。

顷刻间,春雷乍现,石破天惊!

轰!

轰!轰……

剧烈的轰鸣声在群山之中激荡,让所有身处其中的人都隐约有一种天崩地裂之感。

向前飞快奔跑的马群,仿佛被谁按下了定格键一般,瞬间全部停止脚步,耳朵紧紧贴在脑后。

如果不是有刹车不及的马匹撞在一起,这种情景让人看了,真的会以为这就是雕塑群,而不是活物。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止,但在下一秒钟,静止的画面动了起来。

受到惊吓的马群发出了阵阵嘶鸣,根本无视了周围驱赶它们的匈奴人,撒开四踢胡乱奔跑了起来。

有依然向刘邦车阵冲来的,有向两边逃跑的,但大多数的马群,还是转头就跑,向着北方群山的方向而去。

那里,是家的方向!

人说老马识途,其实这是成年马的一种本能,它们中的每一匹,都记得来时的道路!

山南的世界太可怕了,它们要回到大草原上去,那里无拘无束,那里不会受到两脚猴子的伤害……

所以,任何东西,都不能阻止它们回家的脚步!

这下,轮到匈奴人慌了。

作为牧民,他们太知道当马群受惊乱跑的时候,人站在马群前面会是怎么样的下场。

但没办法,刚刚他们为了等到奔马阵冲破汉军车阵之后,第一时间冲进去阵斩汉国皇帝,所以排成了十分密集的队形。

而且雷霆虽然是自奔马阵传出,但他们胯下的战马,此刻也依然是处于受到惊吓的状态。

如果不是因为他们骑的是往日里和他们感情最好的战马,只怕也早就被受惊的马匹掀到地上去了……

此刻,看着越来越近的受惊马群,那些列阵在后方的匈奴人满是庆幸的兜转马头,落荒而逃。

他们,大多都是左右谷蠡王、左右骨都侯的部众。

春季草原遭灾的时候他们损失不小,再加上冒顿的见死不救,所以他们颇有几分离心离德,这一点,从排兵布阵的次序就可以看出。

嗯,其实如果平心而论,春天是单于本部遭灾,他们也同样会见死不救……

毕竟,草原上没有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自然不会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理念,但更多的还是没有、或者说无法征收赋税,往日里各个小部落上缴的财物,是给单于本人的贡品,而不是匈奴这个政权的赋税。

自然而然的,有福自己享,有难自己扛……

所以此刻,见到大单于玩砸了,他们毫不犹豫的掉头就跑……

车阵之中,刘邦却脸上却没有丝毫喜悦。

匈奴人搞的奔马阵,囊括了至少一两万匹奔马,虽然其中的绝大多数受到惊吓向后跑了,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对着车阵冲了过来。

刘邦开始后悔,不该一次性将所有窜天猴都发射出去,而是应该留几根备用,比如现在,如果还能继续发射出去的话,不就能遏制这一波冲击了吗?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