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页(1 / 1)

加入书签

('

嗯,和他一起被移出来的,还有太上皇……

毕竟天子七庙名额有限,只能将那些没有什么拥趸的祖宗挪出去……

不仅是他俩,比如刘邦生母、刘邦大哥、刘邦姐姐、卫子夫、以及戾太子夫妇,也就是汉武帝的太子,汉元帝的亲曾祖父母的灵位在此之前就从宗庙里挪了出去……

然而一年之后,汉元帝做了个梦,梦中被祖宗爆锤了一顿,于是又把一切改了回来。

只可惜汉元帝改了之后还是死了……

等到他的儿子汉成帝继位,丞相匡衡说当初先帝在时,将原本废弃的宗庙又恢复了回来,但病还是没有好,说明生病和废弃宗庙没关系,所以还是废了吧,开源节流,能省则省……

然后汉成帝就同意了,将刘太公、汉惠帝的牌位再次挪了出去。

只是几年之后,汉成帝因为生不出太子,觉得还是废弃宗庙惹的祸,所以又双叒叕把挪出去的牌位挪了回来。

并且他为了向祖宗表示忠心,恢复了当初吕后定下的制度,也就是胆敢擅自讨论宗庙问题的,一律杀头!

嗯,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只挪回去了刘太公等人的牌位,汉惠帝的牌位并不在祖宗之列,所以还在外面晾着呢……

属实是惨……刘盈攥了攥拳头,决心从今日起戒酒!

……

荥阳东,敖仓。

楚汉争霸过后,这座粮仓重新回到了应有的地位。

毕竟相较于雒阳仓而言,敖仓紧邻鸿沟,可以省下一笔入库的运费。

但这并不意味着雒阳仓就此废弃不用,相反的,随着这两年黄河以南的大片农田复垦,雒阳仓早就已经装满了粮食,正在进一步的扩建之中。

嗯,谷贱伤农,为了维持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以及打击大粮商操纵市场,囤积居奇,所以官方会制定粮食的最低收购价以及最高零售价,粮库自然多多益善。

此时虽然临近夏日,但却正是青黄不接,粮价飞涨的时候,因此敖仓通向荥阳的大路上,运送粮食的马车络绎不绝。

当大路上马队驰来的时候,一大早就在外面等待的太仓丞赶忙正正衣冠,急趋上前而拜:“拜见太子殿下!”

刘盈从马背上跳下,很随意的点了点头,接着吩咐身后卫队将马匹牵到另一边去,不要阻挡了运粮的马车。

“现如今粮价几何?”

“回禀太子殿下,长安城粟米、水稻两百钱一石,小麦一百五十钱一石,玉米最贱,每石百钱……”

刘盈点点头,这和他最初预期的数字大差不错。

长安城作为汉帝国的首都,全天下的有钱人云集于此,粮食价格要比其他郡县高出三成以上。

窥一斑而知全豹,想来全国的粮价也保持在一个历年的水平线之上。

嗯,虽然随着磨坊的遍地开花,小麦的新吃法逐渐被大家所接受,但毕竟很多人家几十年养成的饮食习惯,绝对不是一两天就能改变的。

至于玉米的价格低,是因为玉米的产量比其他主粮要高,而且在刘盈最初的规划中,玉米的主要作用是备荒,以及饲养牲畜家禽,让汉国人也能天天吃上大牛排和一五铢钱的炸鸡。

所以,让长安城的有钱人抢着吃饲料……只怕很难。

刘盈边向敖仓走着,边回头问向落后他两个身位的太仓丞:“粮仓里的鼠害严重吗?”

第147章 刘盈: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粮仓里的鼠害严重吗?”

刘盈随口问了一句,伸手向趴在树枝上晒太阳的猫大爷打了个招呼。

敖仓里的猫是他从吕雉那里死乞白赖的讨来的,如今在守仓官兵的刻意放纵下,最初的几只猫已经繁衍成了一个拥有几十只成年猫的大家庭。

嗯,近亲繁殖肯定是有的,但只要种群繁衍的速度够快,带有劣质基因的个体,在足够大的样本下快速死亡,剩下的显性和隐性都是优质基因。

而刘盈之所以能够从有屯猫癖的吕雉手中要走猫咪,并不是什么母子情深,而是吕雉是个颜控……

So,这也许就是母上喜欢我多过喜欢某只萝莉的原因……刘盈心如电转,变得美滋滋了起来。

太仓丞顺着刘盈的目光看了一眼,笑眯眯地说道:“粮仓中有了这些猫,还有那种会抓老鼠的狗,以及养在阁楼上的鸱枭(猫头鹰),鼠害确实少了很多。”

“只不过主要灭鼠的手段,还是要靠人来捉。”

刘盈点点头表示赞同,依靠动物灭鼠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猫或者猫头鹰之类的去抓老鼠,主要是为了填饱肚子,一旦吃饱了之后,即便老鼠从它们面前经过,它们大概率还是会无动于衷。

毕竟动物不像人有储蓄的习惯。

比如未央宫中虽然散养着不少的猫,但其实日常灭鼠,也是某个小宫女一声尖叫,然后抄起手中扫帚就打,直到把路过的老鼠打成‘鼠片’……

“那么粮仓之中,日常都是如何抓鼠的呢?”

“回禀殿下,说来有些不上台面,主要就是把守粮库的士兵和小吏们的家小,经常会抓一些老鼠来吃,改善一下伙食……”

太仓丞边说,边小心翼翼的打量着刘盈的神色,生怕自己说的话会恶心到眼前的这个贵人。

虽说用伴君如伴虎来形容有些过了,但他二人毕竟身份等级相差悬殊,刘盈甚至只需要皱皱眉,就会有些想要溜须拍马之人让他被自杀了。

不过刘盈在某只萝莉和某个小胖子的摧残下,早就对吃老鼠这种行为免疫了,现如今就算是有谁当着他的面吃生腌老鼠亦或是三吱,他也能面不改色心不跳……

更何况他并不觉得吃粮库里的老鼠有什么值得恶心,要是细说起来,这里的老鼠比普通人家喂养的猪、狗还要干净许多。

毕竟粮库里的老鼠吃的是粮食,而那些猪、狗的菜单里还有奥利给……

走了没一会,刘盈走入一间房门大开的粮仓,向左侧层层堆叠在一起,装满了粮食的麻袋走去。

他接过太仓丞递过来的用于查验粮食品质的钎子,刺入麻袋。

这根钎子名叫‘粮探子’,是用来查验粮食品质的一种工具。

刘盈看着手中的麦粒,虽然啥也不懂,但还是装模作样的捻了又捻。

只不过他从来奉行的就是术业有专攻的理念,他虽然不懂,但随行的侍从中,却有一个从长安城带来的资深粮店掌柜。

见到对方查看一番后向自己微微点头,刘盈放下手中的粮探子,微笑着说道:“不错,粮食保存的很好,我很满意……”

太仓丞则一脸谦逊的拱手弯腰,向刘盈展示着所谓‘中国式的虚伪’……

嗯,并不完全算是虚伪,毕竟太仓丞是隶属于治粟内史下的一名官吏,平日里管理的不仅有敖仓这一座粮库,而是所有在汉国政府管辖下的官仓。

所以他不敢揽下所有的功劳,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刘盈和他又说了两句,不经意间抬头,旋即和站在房梁上,一只肉嘟嘟的老鼠大眼瞪小眼了起来。

太仓丞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气急败坏地叫道:“来人,抓老鼠啊!”

毕竟刘盈刚刚夸奖了他两句,紧接着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着实有些让他觉得恼怒。

看着那些毫不畏惧,只是贼头贼脑四处打量的老鼠,刘盈突然摇头笑了笑,脑海中浮现起了一个词。

李斯溷鼠。

这个故事说的是李斯年轻的时候,是楚国上蔡县的一名管理粮库的小吏,他在上厕所的时候,见到厕所里躲着的老鼠既吃的不好,还经常受到人和狗的惊吓,而粮仓中的老鼠则完全不同,不仅食积粟、居大庑之下,并且没有人犬之忧。

所以李斯得出结论,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只不过在刘盈面前,仓中鼠和丞相李一样,很快一命呜呼,骨断筋折的丢了出去……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