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页(1 / 1)

加入书签

('

他知道如今的汉帝国商贸发达,广告业更是在他的带领下在一骑绝尘中跑偏了,可没想到的人民群众的创新程度这么高……

嗯,他们如此嚣张的原因,在于广告虽然离谱,但东西却童叟无欺,货真价实,这样那些大佬们碍于脸面,也就听之任之了……

片刻之后,刘盈看着摆放在自己和萧何面前的叫花鸡,有了一种食指大动的感觉。

中餐讲究色香味俱全,虽然刘盈还没有吃,不知道味道如何,但从鸡皮的色泽,诱人的味道可以判断,这个叫王二的家伙,做的叫花鸡绝对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不过就在他准备下手的时候,他的身后响起了一个流里流气的沛泗口音。

“撕成三份,鸡屁股的那份给我……”

第76章 刘盈:许负逾墙走……

食肆中,一个被布幔围起来的小包间。

刘邦大咧咧的盘腿坐下,看着刘盈极为顺从将肥嫩的鸡屁股撕下来放在他面前,心情大爽。

自家的小崽子就是欠收拾,如今敲打一番后,果然老实了不少!

这样,他就再也不用担心一觉醒来,睁开眼睛看到的是自家老爹的怒发冲冠,然后被迫开启晨跑……

于是他开开心心的啃着鸡屁股,任由黄色的鸡油从唇角滑落,沾在他浓密的大胡子上。

刘盈只觉得一阵恶心,于是手中的叫花鸡也变得不香了。

他想了想,招来侍立在包间外的韩谈,让他去把新近送来的荔枝拿一点过来吃。

这是他引种在巴蜀山地的荔枝树结的果子,而且随着对山区的开发,还发现了不少当地的野生品种!

重要的是,这种野生品种无论从长势,还是结果率,以及甜度都完爆了刘盈在岭南吃到的荔枝!

这主要是因为水土以及气温的原因,导致了荔枝其实是巴蜀的原生物种。

毕竟此时的平均气温相对较高,荔枝开花时需要一定低温,属于热带气候的岭南荔枝不如亚热带气候的巴蜀荔枝好吃,则是很正常的事情。

至于荔枝的运输,经过刘盈这一两年的摸索,也已经找到了最佳的方法。

比如想要吃到最佳赏味期的荔枝,就先寻找长势很好的荔枝树,在荔枝还是青果阶段将枝丫砍断,直接嫁接到种植在花盆里的小荔枝树上,然后慢慢运到长安。

这样,就可以吃到刚刚从树上采摘下来的荔枝了!

而且荔枝这种植物,在原有的历史上被称为‘离支’,司马相如的《上林赋》里记载的汉武帝吃的荔枝,就是这样运到关中来的。

只不过汉武时期道路不好,所以这种水果只能是皇家才能享用的奢侈品。

嗯,只是砍断枝丫,不是连根拔起,所以大的荔枝树并不会死,第二年还会接着结果。

至于杜牧写的那首《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也就是‘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绝句并没有什么批判的意思,而是在炫耀,大唐盛世超过了前面的汉朝,唐朝有好马且道路良好,不必再如同汉朝那样通过嫁接的手段才能吃上新鲜的荔枝了!

毕竟杜牧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就中了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来做到了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属于是那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的官二代!

所以,古人只是生产力和科技不发达,不代表脑子有包,劳民伤财的就为了吃点水果……

而刘盈有底气在新丰城搞荔枝狗肉节,是因为他找到了另外一种运送荔枝的方法,这种方法相较于那种大费周章的嫁接,要简单许多,甚至一直沿用到了后世。

也就是隔壁阿三至今尚在使用的‘稻草空调’。

说人话的话,就是采用培植的原理,以及最简易最便宜的蒸发降温法,来保持水果在长途贩运中不会腐烂变质。

具体的步骤,则是当荔枝快要成熟的时候,砍下一些新鲜的枝条,折断出汁液后扔进水坛,倒入水坛总量一半的干净的山泉水,之后将长满荔枝的枝条插进水坛,用竹篾和稻草覆盖。

这样,就等于有了一个装满培养液的培养皿。

至于保湿保温,则是将水坛放在不漏水,上面覆盖有油布的马车车厢中,接着再用稻草填充车厢,运输的时候不停在稻草上浇水。

当水分开始蒸发的时候,车厢内就会形成恒定低温。

培养皿,也就是水坛中的树枝汁液会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温度区间。

嗯,如果道路比较远的话,还可以提前在插有荔枝枝条的水坛里倒点酒或是糖,既补充营养,也能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

这样的运输方法虽然会损失一点味道,但也不过是后世里超市正价出售的冰鲜荔枝和隔夜打折出售的荔枝之间的差距。

毕竟,后世那种全程冷链,甚至于空运的方式,是为了将几毛钱一斤收购的荔枝,卖出十块,乃至几十块的高价。

如此高的溢价,运输的成本自然可以忽略不计了。

少顷,当韩谈指使着中行説抱着一个硕大的冰鉴走入,刘盈美滋滋的开始吃着荔枝时,刘邦顿时双眼发直,手中的叫花鸡也变得不香了。

不过因为旁边坐着萧何,他没有好意思再去抢刘盈手中的水果。

于是,他开始期待过几天在新丰城举行的荔枝狗肉节了……

只不过在那之前,他需要先抚平自家老爹的怒气,毕竟刘盈告了他不少黑状,而自家老爹年岁大了,打不动了,所以不知道在谁的挑唆下,选择了分期揍他!

一瞬间,刘邦化悲愤为食欲,用力撕咬着手中的叫花鸡,仿佛那就是他家那个靠山很足的小崽子!

……

长安城。

拿到了萧何的手书之后,刘盈将乐捐修桥的告示贴满了大街小巷,并且召集城中的肥羊、嗯,是善人开会,直接定下了基调。

十万钱起捐!

上不封顶,若是少了,他就亲自上门去做思想工作!

于是,在遍布长安九门的丰城执法官们抓住了几个连夜出城,准备回老家避暑度假的豪门大户,功候勋贵,并且将他们送到丞相府,由萧何劝导了整整一天之后了,观望中的大户们终于认命,乖乖出钱。

于是,正在家里用金砖玩多米诺骨牌的许负,突然看到自己的侍女脚步凌乱的冲了进来。

“不、不好了,太子殿下登门求见……”

许负愣了一下,看了看地上那些金灿灿的小可爱,星眸中满是不舍,口中呢喃着某个败家子的名讳。

她这些天听说了,刘盈正在满长安城的搜刮钱财,去修建什么劳什子的渭水东西二桥。

还说什么‘揽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我呸!不就是想要不花钱就修桥吗?旧桥不能用吗?不就是堵了一点……”

于是她猛然站起,因盘坐而堆叠的洁白衣裙倾泻,如云团般飞速冲向后院,轻飘飘的,仿佛没有一丝重量般翻过院墙,消失的无影无踪,只留下一道空灵的声音。

“就说我不在……”

“对了,告诉爹爹,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收起来!”

……

新丰城。

六月乙亥,头伏第一天。

今天,已经选出十六强的大凤杯蹴鞠大赛暂且告一段落,无论是球员还是观众,都不会冒着这种炎炎酷暑去露天球场看球。

无他,不想死。

毕竟现如今已经已是酷暑,一大早太阳刚一露头,温度就直接飙升到了三十五度!

嗯,三十五度。

如今随着玻璃制造业的发展,用于监控温度的大型温度计自然不是难点。

所以每天清晨,不仅有遍布长安城的钟楼鼓楼用于报时,还有位于冀阙之上的气象台以供众人了解今天的气温,以及天气情况。

虽然天气情况准的一批,但属于是事后诸葛亮……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