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页(1 / 1)

加入书签

('

但这些话他现阶段不能对刘盈这个太子讲,因为当今皇帝陛下和相国,以及朝中掌权的很多功候大臣都是黄老学说的拥趸,对于法家这条恶犬从来都是严防死守,见一次打一次……

因此淮南王这次的谋反,无论是郅都还是廷尉候封,全都是乐见其成。

只有这样,皇帝才能看到法家的重要性,毕竟收拾诸侯王,讲究仁恕礼义的儒家费拉不堪,清静无为的黄老同样费拉不堪,非要他们这些法家酷吏才能当此大任!

所以,郅都决心做好手中的工作,也就是保证灞上码头的井井有条,让刘盈所需要的一切物资能够源源不断运抵前方,以此来向刘盈证明法家的优越性!

于是,那几个公认的带头大哥刚刚养好伤,就又被人拖着从码头上向远处走去……

“照顾好我七舅老爷……”

……

淮南国,六县。

英布宿醉刚醒,看着摆在面前的一封书信,顿时惊出一身冷汗,醉意全无。

皇帝,终究还是要对他动手了!

那个绿了他的杂碎没死,反而被韩信救下,然后将他仿制重甲火炮的事情和盘托出!

英布反复看了一眼信封上的花押,确认无误。

这就是从汉帝国权力中枢发出的密信!

正所谓财可通神,虽然朝中那些掌握决策权的大佬他收买不起,但大佬身边的侍从门客多不胜数,那些人总归是可以用钱买动的。

无法收买,无非是价钱出的不够罢了……

“来人啊,把治粟内史府的官仓全给封了,把大小官员通通给孤抓起来!”

英布一脸愤然,既然不让他好过,那么大家都别想好过!

只不过片刻之后,內侍回报的消息让英布勃然大怒。

“跑了?”

“全跑了?”

“看来他们是早有预谋!”

英布一想起当初那些人找自己为转运粮食签署放行文书时,自己那乐呵呵的表情,越发暴跳如雷。

“擂鼓聚将!”

“传孤诏命,打开武库,征召全国十四岁以上,五十五岁以下男丁入伍!”

“飞鸽传书闽越王,让他带领闽越国的水军前来增援!”

既然汉国对他使用了战略欺诈的手段,想来就是畏惧他主动发难,那么他就干脆主动出击,择其一部先行击溃!

而英布的目标,就是西边的荊国!

刘贾虽然能打,却不是他的对手,重要的是如果先去打更好打的楚王刘交,那么淮南国就会被顺流而下的刘贾攻打,到时候两面受敌,即便是他也同样吃不消!

……

齐国,临淄。

王宫正殿,刘邦双手抱臂,臭着一张脸,而在他对面,是脸更臭的韩信……

韩信在送出英布要谋反的信之后,就特意藏匿行踪,避免被所有人察觉,但可惜的是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他还是被刘盈抓了回来。

而此刻他和刘邦之间的互不相让,自然是在争抢指挥权。

此战按照刘盈的规划,是调集二十万军队,其中齐国发兵十二万,梁国和鲁国合计征兵五万,再从关中选调三万精锐组成中坚力量。

而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

韩信曾经说过,刘邦最多带十万兵,如今二十万军队很明显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因此面对着韩信的无言揶揄,刘邦发誓,如果不是刘盈把他的长剑给藏起来了,今天定让韩信这厮人头落地!

“老师,你再不去劝劝我爹和淮阴侯真的就打起来了。”

“放心,淮阴侯打不过陛下……”

张良老神在在的回了一句,旋即在刘盈的一脸震惊中继续看戏。

“之前是谁建议的让荊、楚、长沙三国按兵不动,据城自保?嗯?是谁?”

韩信充满鄙夷的声音响起,殿中本来低着头装作什么也没看见的樊哙周勃等人立刻昂起头,目光齐刷刷的看向刘盈。

于是,韩信嘴角猛烈抽搐两下,昧着良心竖起拇指:“不错,很好的建议。”

他说完,转头看着舆图说道:“命令灌婴放弃汇合长沙王的计划,直接领兵北上,攻占庐江郡,伺机进攻六县。”

“命令荆王刘贾率军北上,汇合陈郡、泗水郡兵扼守淮水,至于荊国,烂地一块,粮食也大多转运走了,英布想要就给他。”

“命令楚王刘交领军南下,进驻会稽郡,截断闽越国水军北上之要道,要是连闽越都打不过,刘交以后就留在长安和代王作伴好了。”

“至于临淄的军队,不必等待关中戍卒到来之后再行出发,即刻发兵南下,汇合荆王刘贾的军队,打英布一个措手不及!”

韩信说完,看着愣在原地的樊哙等人,皱着眉头说道:“怎么,没听到我的话?”

刘邦清了清嗓子:“咳,那个,好像朕才是联军主帅。”

刘盈举起手:“虽然我很帅,但我是副帅。”

韩信脸色一黑,无视了刘盈强力刷了一波存在感,径直看向刘邦问道:“那敢问陛下,有何高见?”

“高见自然是有的。”

刘邦点点头,盯着舆图看了一会,旋即一脸自信满满的将韩信之前说的计划调整了一下顺序,改了几个词后念了一遍……

一瞬间,殿中鸦雀无声,但旋即爆发出一片欢呼。

“陛下圣明!”

“陛下用兵真如神!”

第121章 韩信:都逮着一只羊薅是吧?

泗水郡,竹邑县(今安徽宿州)。

天色渐晚,汤汤睢水冲刷着河流两岸的堤坝,向南流淌注入淮河。

东周战国末年,魏惠王十年时期修建鸿沟,将整条睢水并入鸿沟水系,在中原大地勾勒了一条水网纵横的高速公路。

汉朝建立之后,每年都要投入上亿钱来疏浚这些黄淮之间的水道,以此来保证航运通畅,商贸兴旺。

当然了,还有别的好处,比如运兵。

刘邦将韩信的计划润色了一下发出之后,从关中征调的三万精锐良家子就放弃从陆路抵达临淄,而是就地上船,顺流而下和南下的郡国兵汇合。

汇合的地方,就是睢水北岸的竹邑县。

此地虽然在现如今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户不过一万有余,人口也只有六七万人,但在后世,这里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符离集。

准确的说,是符离集烧鸡……

《楚辞·天问》中有这么一句诗,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

彭铿,指的是五帝之一的颛顼之玄孙钱铿,因其好和滋味,善斟雉羹,能事帝尧,尧美而飨食之,于是被封到了大彭为君,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彭祖。

而传说中的符离集烧鸡,就是由彭祖开创,后人不断改良精进之后的结果。

刘盈虽然对于传说将信将疑,但既然来了这个地方,自然要入乡随俗的吃一回鸡……

嗯,这主要是齐国别的不多,养鸡场遍地都是,现如今是夏秋之交,正是养鸡场大量补充小鸡,淘汰下蛋不勤的老母鸡的时候,因此买鸡来吃就比买猪牛羊更加划算。

而军中饮食素来以粗犷为主,洗剥干净的老母鸡扔进大锅里炖煮,另起一锅开始蒸米,之后再发动闲着的士兵将附近能找到的野菜全拔了,等到鸡炖的快熟了,用热汤烫熟野菜,然后用来配饭。

虽然普通士兵分不到多少肉吃,但鸡汤泡饭管够,怎么的也比他们在家里吃的要好。

管饱就是战斗力!

嗯,为了照顾老母鸡的情绪,铁锅里还煮着囫囵个的鸡蛋,这就是亲子丼……

而在中军帅帐,摆在刘盈面前的就不是大锅炖煮的糊弄版,而是每一步都苛求完美的烧鸡。

比如多了鸡皮抹上糖蜜这一步骤,而且也不是直接下锅煮,而是先炸后卤,因此色泽金黄,肥而不腻,肉烂脱骨……

不过此刻除了刘盈以及被勒令随军一同出发,既修养身体又顺道减肥的刘肥在专心干饭之外,剩下的人都在饶有兴致的看戏。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