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页(1 / 1)

加入书签

('

嗯,虽然刘邦一嘴的沛泗口音,但他这些年在关中居住,必不可免的在说话的时候夹杂了许多关中话,而让那名百将换了一副脸孔的原因也在于此。

这个年月能在关中和会稽郡来回跑的江北人,要么是富商,要么就是官吏。

前者还好,要是后者那就惨了。

毕竟皇帝的车驾就驻跸在城中,能拖家带口跟着皇帝从长安而来的,绝逼是当朝勋贵!

百将眼角余光上下左右打量刘邦和刘盈几人的穿着打扮,越发验证了对方应当就是伴随着皇帝车驾而来的高官显宦。

于是,他的腰越发弯折,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谦卑了起来。

刘邦多贼啊,他已经从百将的前倨后恭上判断出了对方对自己几人的身份有所猜测,只是坚信自己的皇帝身份并没有暴露。

毕竟任谁想破头,也不会想到当今皇帝带着太子和赵王化身街溜子,在城外啪啪啪啪的踹着水泥地……

于是他只是轻轻点头,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而那名百将则陪着笑脸解释道:“今日并非在下无事生非,只不过亲眼见过这条路修之不易,这才上前阻挠,还望这先生能够海涵……”

先生,乃公居然也有被人叫先生的一天……刘邦嘴角微笑,但姿态却不由自主的稍微斯文了一点,不复之前的狂放豪迈。

百将浑然不觉的继续说道:“嗯,虽然这条路并不是咱们汉人修的,而是从林子里抓来的那些越人修的……”

“一开始的咱们觉得没什么,奴隶嘛,不干苦活累活难不成还要供起来让他们享福?但这人心也都是肉长的不是?时间长了见到他们夏干三伏、冬干三九的,也确实会有几分同情……”

“不说别的,就说这位先生和那位小公子之前用力踩踏的水泥路,当年越人隶臣修建这条路时生生累死了七百多人,这灰扑扑的水泥路,可是越人用森森白骨撑起来的!”

百将说道这里,稍稍有些动容。

会稽郡附近的蛮族虽然是被称为‘吴越’的越人,但却可以细分为‘于越’和‘邗越’这两大越人族群。

这两支部落因为华夷混居,不可避免会受到华夏古先民影响,宗族家族的概念感很足,因此族人被会稽郡的官军抓走为隶臣之后,通常会招来十几支有血亲的越人部族围攻,试图解救他们的族人。

虽然这就是来送人头的,但是越人部族有如此氛围,这就导致了会稽郡的隶臣不如僰人还有东南亚的土著好管理,因此他们所面对的,就是地方官吏上不封顶的暴力镇压。

于是,白骨驮起水泥路就不可避免了。

嗯,当年欧洲人发现新大陆时,不是没想过抓当地土著充当劳动力,只可惜暴力对抗贯彻始终,不得已才引入了大量的黑奴。

毕竟印第安人的部落遍布殖民点周围,而黑奴的部族却远在大洋彼岸。

最重要的是抓捕黑奴贩卖给欧洲人的并不是欧洲人,而是居住在西非黄金象牙海岸周围的黑人国家。

达荷美骁勇善战,而雨林中的黑人格外能生。

因此,一个能抓,一个能生,一条产业链就此诞生……

也因此,当初大嘤废除黑奴贸易的时候,最先不答应的其实就是非洲的黑人……

毕竟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

而在那名百将流下了几滴鳄鱼的眼泪时,刘邦尚且没有说什么,一名路过的行商却听不下去了,满是鄙夷地说道:“死得好!要我说那些蛮子最好都死绝了才好!从前没把林子里的蛮子抓干净,太子没让人修这条驰道的时候,商人们从越人的林子边上过,谁人不是提心吊胆?那帮蛮子可比项家的那些水匪还要狠,桓楚带领的水匪只劫财不害命,蛮子可是全都要!”

听到‘项家’、‘水匪’这两个词,刘邦顿时来了兴致,想要凑过去问个清楚明白,只不过那名行商却忙得很,只是让他闲暇时节自己去茶馆听戏,就匆忙出城向北而去了。

而那名百将却一脸悻悻地说道:“这位先生远道而来,想来并不知晓,那人说的是近两年在江东之地很流行的曲艺。大意讲的是楚将项燕战死后,项氏一族辗转流落至此。为了谋求抗秦所需的钱粮兵马,于是收服这震泽之中的水匪,由桓楚统领……”

“不过水匪劫财盗亦有道,且是为了反抗暴秦,哪有行商之人所说的那般恶劣,先生还是莫要轻信他言为好!”

刘邦摸了摸胡须,看向刘盈的眼神满是狐疑之色。

他也曾在项梁军中效力过一段时间,和桓楚也是老熟人了,怎么不知道对方还做过水匪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

要说当日的楚军中有谁做过剪径的强人,那就只有那些从芒砀山中冲出来的人了!

嗯,定是这竖子在指桑骂槐,编排乃公了!

等下回去揍他!

第130章 刘盈:明修栈道!

震泽。

这里就是后世的太湖,五大淡水湖之一,此时秋高气爽,湖中随处可见叶叶扁舟。

对于自己将会在不久之后挨揍的刘盈,此刻正浑然不觉的带着刘邦和刘如意行走在湖边,等待着渔人归来,购买最新鲜的鱼获。

比如大闸蟹。

正如那个以大闸蟹为食的‘上海贫民’那样,这时节的人们连鱼都不怎么吃,品尝大闸蟹这种富贵且闲的爱好更是没影的事情。

刘邦也是兴致缺缺,但既然是出来玩就要有个出来玩的样子。

踏青,野食,自然一样也不能少。

况且他还有别的想法,那就是去看看这边的丝织作坊。

去年的上计文书他也看了,会稽郡虽然九成以上的土地都是新开垦的免税田,人头税也因为鼓励生育政策而收的零零碎碎,但仅凭借丝税,这里去年向国库缴纳了价值两千四百多万钱的绸缎和五铢钱。

尽管这个数字对于年收入上百亿的汉帝国来说并不多,但要知道在七八年前,这里还是吴越蛮荒之地,每年能有个百万钱的赋税就算是丰年了!

因此刘邦想要亲眼看一看,蚕宝宝嘴巴里吐出的丝线,是如何改变的这吴越之地!

片刻之后,满载而归的渔船停靠在岸边,刘盈扁起袖子卷起衣服下摆跳上渔船,浑然不顾刘邦和刘如意的目瞪口呆,自顾自的挑起了心仪的鱼获。

这一时期人们不怎么吃螃蟹,因此没了最大天敌的大闸蟹各个膘肥体壮,后世里重量在一斤以上、可遇不可求的大螃蟹比比皆是,完全可以闭着眼睛去挑都不会出错!

不过这主要是这一时期人心淳朴,尤其是刘盈承诺用五铢钱付账,因此为他打鱼的渔民都很自觉的将那些小的、没肉的,品相不好的螃蟹扔了,只留下各个膏满黄肥,张牙舞爪的个体。

刘盈精挑细选了几箩筐好的,吩咐身后侍卫快马送回行宫,交给随队的厨子料理,至于剩下的他也全部包圆。

虽然小宫女和內侍们不喜欢鱼虾蟹这种吃起来不爽利的肉,但吕雉这次出来还携带了好几只小猪咪,正好给它们补补身子……

望着那几名侍卫背着竹篓狂飙而去的背影,刘盈轻声长叹,吓得那些正在反复点数着五铢钱的渔民一阵哆嗦。

毕竟他们欺负刘盈不懂物价,壮着胆子将这种平素里猪都不吃的东西卖到了三枚五铢钱一只的天价……

如今看到了刘盈随便招招手就能叫过来几个壮汉,自然担忧这不过是哪户官宦之家的公子哥在耍弄他们,逗着他们玩玩……

因此他们打定主意,无论如何不退钱……不,只退一半的钱,这是他们的底线!

刘盈摇了摇头:“与尔等无关……我只是在感叹来的不是时候,虽然有螃蟹吃,但却无法尝到鲥鱼的美味……”

嗯,就是张爱玲宣称的二恨鲥鱼多刺的鲥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