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页(1 / 1)

加入书签

('

这台农机的原型是1826年一个叫做帕特里克·贝尔的神父发明,出于人道主义的原因,为了不让人使用他的收割机而付钱,他拒绝获得专利。

只不过神父高尚,但资本家却很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

比如收割机的发明者美国人麦考密克稍稍改良了一下神父的发明,使用了比生活拮据的神父更好的材料,制作出了效率更高和故障率更低的收割机,然后申请专利,赚的盆满钵满……

至于刘濞的动心,主要是代国地处北方,每年降雪的时间要比中原地区早差不多一个月,因此很多地方只能做到两年三熟。

既第一年冬播小麦,小麦成熟后种植大豆或是棉花等其他农作物,而后凛冬将至,使得后续播种的小麦无法度过寒冷的冬天,只能选择冬季休耕,等到第三年春播玉米,冬播小麦,依次循环往复。

虽然粮食产量比不过一年两熟或是三熟的地方,但相较于之前种植粟米的春种秋收,人均粮食产量有了长足的进步。

尤其是玉米,这种对于阳光利用率远超小麦、粟米、水稻因此高产不少的农作物,更是成为了很多人家的主食。

不过刘濞看着眼前的玉米收割机,准备等到关中秋收之后见见效果,再决定是不是要大量采购!

嗯,刘濞的能力其实不差,毕竟历史线上他曾经跟随刘邦平定英布,而后坐镇东南,使得吴国能够和关中的汉庭中央掰掰手腕。

刘盈靠近刘濞解释道:“这台玉米收割机和小麦收割机一样,无法完成脱粒,只是能够将玉米秆切断,聚拢打捆……至于后续,还是需要人力一个一个的掰掉玉米棒子。”

“呐,这两根水平杆下装有三角刀,上面的水平杆通过齿轮由两个车轮带动,做往复运动,相当于是一个自动的剪刀。这块翼板把玉米送向剪刀,完成刈割……”

刘濞虽然有些不大懂,但还是点点头说道:“那也很好了,相比于从前要弯腰一刀一刀的砍玉米秆,有了机器要省不少力气……”

刘盈附和着说道:“是啊,所以我对收割机稍加改良,加长了传送装置,这样收割玉米的时候,就可以由另一个人驾驶装货的马车和收割机并列,联合收割,效率再度提升!”

第57章 刘盈:资本永未眠

刘邦站在一旁左看右看,只恨现如今玉米尚未成熟,否则他说啥也要亲自上手操作一番,一如他曾经偷偷跑到灞桥工地,开着蒸汽挖掘机溜达了好大一圈……

刘肥凑过来问道:“不是说从播种到脱粒全套吗?其余的在哪?”

“那边。”刘盈伸手指了一下:“从东往西四个展位,分别是耕犁、播种机、收割机。以及手摇式脱粒机。”

“耕犁没有什么变化,还是从前那几款,比如适合大平原的铧式犁,小地块的刘氏犁,还有负责把翻起来的土块打碎的耙,以及水田会用到的炝和杠之类的农具……无非就是冶金技术的提升,使得农具更加耐用,形制倒没有什么变化。”

刘盈领着刘邦几个从展示各种耕犁的地方走过,不知不觉间周围聚拢过来的七八个参观的客户。

无他,把刘盈当销售了……

“至于播种机的变化就很大了,从前的那种耧车已经被淘汰了……”

“没什么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耧车落伍了,不太合适规模化种植。”

“嗯,耧车播种时种子通过容器下面的金属管或空心犁刀向下掉,正好落在犁刀犁出的犁沟,然后被耧车后面的耙子把土划拉回来盖在种子上。”

“这相较于从前的人工播种要快上不知道多少倍,但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耧车不能有效地控制种子从容器掉进土壤的速度,导致有的地方种的稀疏,有的地方种的稠密,毕竟耧车行进的速度并不匀速……因此在农作物发芽之后,还需要人工间苗、移植……”

“然后,就有了新式播种机的诞生!”

刘盈走到那台和耧车相差仿佛的播种机前,让人把它翻过来:“多亏了冶金技术的提升,使得小型弹簧片可以量产,因此这种新式播种机下面,就多了一个铜盖和可调节的弹簧,以此来控制种子掉落的速度,从而实现播种均匀,节省种子的同时,还方便进行机械化的收割!”

“收割机大家看过了,脱粒机也没什么好看的,虽然款式有些老,但组装简单,方便维修,是经过了时间验证的好东西!”

刘邦愣了一下,看着刘盈问道:“等等……乃公怎么觉得,如果要用你的播种机,就必须要用你的收割机呢?我怎么感觉有一种受到胁迫的感觉?”

当然了,这叫做捆绑销售……刘盈挠了挠头回答道:“话不能这么说,这不叫胁迫,而是配套式、一站式的服务。播种机的型号适配收割机,为的就是更好的服务与农户的生产需求。”

“农机商社主要的职能不是为了售卖农机,而是服务于帝国的农业,服务于千千万万的以农业为生的黎民士庶。”

“因此农机商社做的不是一锤子买卖,售出农机之后,商社并不会和客户形同陌路,而是会继续提供后续的服务和技术支持!”

“举个栗子,当某台收割机的零部件非人为损坏之后,他就可以申请农机商社介入,派出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售后维护,也就是拆除损坏的零件送到郡一级的站点进行维修……在此期间,售后人员会提供一个替换的零件暂时让农户使用,直到他自己的零件修好,运来为止!”

“当然了,这并不免费。”

“不过考虑到新技术并不稳定,以及装配的工人也不太熟练,因此所有农机均可享受三年免费保养,非易损件且并不是人为破坏的前提下,可免人工费材料费进行更换!”

“另外,凡是今年之内下定购买的客户,可将质保期延长两年!而在本月之内下定并签收的客户,还会有精美礼品赠送……”

刘盈话音一落,刘邦还没有来得及说些什么,站在他们身边听了许久的一个黑脸汉子抢先说道:“那么,定金在哪里交呢?”

有了他的带头,周围那些同样听了许久的参观者也七嘴八舌的询问着缴纳定金的情况。

这是真把我当销售了……刘盈目瞪口呆。

而在另一边,刘邦等人乐不可支,尤其是刘肥,更是从人群中挤出来,拍着刘盈的肩膀,满是财大气粗的样子:“我定一百套……礼品在哪里领?”

……

长安城,内史府。

吕释之趴在案几上,嘴里叼着笔杆子,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在他旁边,是堆成了小山一样的文书。

这些,都是近几日内史下辖各县报上来的,有关士庶响应垦殖令,退还授田换取北方四郡农庄、牧场的申请书。

考虑到之前搞出的一出出闹剧,尤其是斗食小吏勾结豪强大户,勋贵朝臣上下其手,用下等田置换上等田的不法勾当。

于是刘邦下令,不仅让内史府进行自查,并且垦殖令的一应事宜,都需要吕释之这个内史亲手操办,才可生效。

嗯,重点是要实地考察,确认田亩的方位、优劣。

因此,看着这至少千份的申请书,吕释之只想告老还乡,再不理这俗世的是是非非……

但,这也仅仅是想想而已。

内史这个职务虽然很多时候是个受气包,却掌管京畿之地,虽然不在三公九卿的序列,但论起实权来却仅次于三公,隐隐和九卿相互抗衡!

新丰城那些青楼之所以小意逢迎,让那些许多普通嫖客只闻其名未见其人,千娇百媚的花魁娘子自荐枕席,做了吕释之的禁脔,不单是他姓吕,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他的内史身份!

所以,即便是为了下半身的幸福,吕释之也要赖在内史这个位置上!

于是,他打起精神开始对申请书进行初步审阅。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