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页(1 / 1)

加入书签

('

“谁?谁来了?”

魏无知无奈,小声重复道:“是乌孙王,还有月氏王携带礼品,恭祝陛下喜获一名女公子……”(注2)

刘邦笑笑:“他们的消息倒是灵通!嘿嘿嘿……看来是坐不住了。”

张良附和着说道:“任谁也坐不住啊。长安城一片繁华,虽然冬月,但热闹不减,而乌孙、月氏两国,却被匈奴围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每时每刻都有族人被杀戮,财物被抢夺……”

刘邦歪着头问道:“那……见见?”

毕竟人家是登门送礼,常言道伸手不打笑脸人,况且攻伐匈奴,也是汉国已经形成的决议。

只是在张良还没有回话之前,刘盈抢先说道:“不见。让他们把东西放下,人走。嗯,过些天请他们来吃满月酒。”

“满月酒?”刘邦愣了一下,哭笑不得:“你打算让他们再在长安城住一个月?”

刘盈笑呵呵地说道:“没错。如果不是考虑到军队集结的速度,我甚至有留他们吃个百日宴的想法……”

刘邦摇了摇头:“百日宴?只怕还没吃百日宴呢,乌孙就灭国了!”

“你没听乌孙王说嘛,匈奴老上单于初立,为了树立威望,于是拿乌孙开刀,因此精锐全出,控铉之士不下十万!”

“到时候乌孙一亡,月氏要么就倒向匈奴,要么被匈奴所灭,河西之地尽为匈奴所有,还有我汉家什么事?”

刘盈笑着解释道:“安啦,乌孙亡不了……”

“这次匈奴大举入侵,看似兵马众多,但人心并不齐。原因很简单,即便是野蛮如同匈奴,对于弑父之举也同样深恶痛绝。”

“昔日冒顿能有如此威望,一则击败月氏、东胡,册封乌孙王、东胡王,二来则是领兵南下,重新夺回了被前秦抢走的河套之地。”

“但当他接连战败的时候,国人立刻离心离德,这才有了另一次弑父之举的重演!”

“匈奴这次入侵乌孙,没有如冒顿战胜月氏那般大获全胜,老上单于试图建立威望的举措算是失败了一半,因此那些被他纠合而来的部众就只是出工不出力,指望着他们豁出命去,强攻乌孙人那几座夯土城池,是不可能的!”

“至于单于本部精锐,就更是不可能了。若是这些人打光了,只怕匈奴就又变天了……”

刘邦微微颔首:“这么说来,乌孙人的战力比月氏人要强大不少……”

“对也不全对。”刘盈笑着说道:“乌孙人此次作战顽强的原因,在于和平之后,月氏人当了回二道贩子,将咱们卖给月氏的那些秦军制式皮甲高价出售给了乌孙,因此乌孙才得以依托城池苦苦抵抗……”

“所以,等等再说!”

毕竟他要的是河西走廊,乌孙人那一二十万男丁就是动乱之源,因此只有他们死绝了,汉军才有可能将被匈奴抢走的乌孙女人再度抢回来,据为己有!

而后,自然是民族融合。

注1:这句诗出自《楚辞·九叹·愍命》。并非西汉刘向所著,是他收集整理而成,一如《诗经》不是孔老夫子写的那样。

注2:《左传·庄公三十二年》:“雩,讲于梁氏,女公子观之。”杜预注:女公子,子般妹,即鲁庄公之女。

第65章 刘盈:我去也!

河西草原,昭武城(今甘肃临泽县)。

这里位于河西走廊的中心点,水草丰茂,土体肥沃,历来就是东西方商贸往来的一个重要节点。

当然了,最早的时候丝绸之路其实叫做玉石之路。

因此昭武城的建城历史可以追溯到夏朝之时,来自西域的和田玉就是经由此地,源源不断的流入中原。

月氏人兴起之后,将乌孙人赶走,夺此地为己有,后来乌孙人借着匈奴人的势力,再度复国,重新定都于此。

而后随着汉朝建立,乌孙和月氏人休战,昭武城这座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一如后世位于马六甲海峡的新加坡一样,成为了丝路上最闪耀的一颗明珠。

而现在,这颗明珠正处于战争的阴霾之中。

顺着一丈多高的城头上向外望去,犹有点点残雪的草原之上,遍布着匈奴人的毡帐,袅袅炊烟中,随风而来的满是炖煮牛羊肉的香味。

于是,城中的乌孙人开始咬牙切齿起来。

匈奴人炖煮在锅里的牛羊,是他们舍不得吃的牲畜!

而被匈奴人关在帐篷中,日夜凌辱的女人,是他们的妻女姐妹!

因此,这就是即便昭武城孤城一座,但乌孙人也决不投降的原因!

嗯,更重要的是,城破之后匈奴人必然屠城……

此时太阳升起,阳光直射下来,群山之间白雪皑皑,景色美不胜收,但守城的乌孙人却并没有欣赏美景的心情。

无他,匈奴人又开始进攻了。

好在战争开始之时,许多从丝绸之路东归的汉人商旅在昭武城修整,因此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以及他们从更西边采购的异域奇珍不落入匈奴人之手,这些商人经过短暂商议,将商队的护卫集中起来,成立了一支汉人志愿军,指挥乌孙人加固城防,修建诸般守城工事。

比如将城中平民居住的窝棚拆了,用木板加高城墙用作遮挡匈奴人箭雨的掩体。

再比如用黄泥混合草梗制作泥砖,修葺女墙,利用砖垛间的垛口用作守御士兵的了望孔和射击口,同时不忘修建临时的角楼和望楼,随时监视城外匈奴人的动向。

更有甚者,这些天趁着下雪,匈奴人的弓弦受潮无法发动攻击之时,城墙上还修建了一排战棚,延伸出城墙之外,可以从攀爬城墙的匈奴人背后发动攻击……

因此,这也是匈奴人屡攻不下昭武城的原因。

于是,当黑压压的匈奴人纵马驰骋,利用他们卓绝的箭术,不断向城头射击的时候,昭武城中响起一片大声指挥防御的声音。

这声音有汉语,也有夹杂着希腊单词的波斯语,不过更多的还是乌孙人那独具特色的印欧语。

万马奔腾中,箭矢如雨,不断有人中箭倒下,发出令人头皮发麻的哀嚎,但旋即就消失在这铁与血组成的交响乐中。

昭武城头,守军也在还以颜色,远用固定在墙头的老式床弩,近用滚木、礌石,不时有匈奴骑兵被穿成了糖葫芦,也有那些被匈奴人当做战奴强攻登城的‘白首军’惨呼着坠下城头,摔成一具具血肉模糊的尸体,断掉的抓钩,折断的攻城梯散落各处。(注1)

一辆硕大结实的冲车在近百名白守军的扶持下冲向城门,拼尽全力撞击着厚重且覆盖有金属板的城门,冲车上方安装有扇形护板,使得石块砸上去、弓箭射上去都不能伤害到下方推车的白守军。

这是匈奴人从前秦那里学到的攻城技术,只可惜在昔日和汉军作战的时候,他们大多没来得及近距离攻城,就被汉军远程武器杀了个七零八落……

但这种技术在河西之地,却无疑十分先进!

因此那一下下的撞击,让城头防御的乌孙人也变得心跳加速。

只不过那些指挥若定的汉人商贾却丝毫不慌,毕竟汉国是一个全民皆兵的古典国家,即便是商贾也接受过军事训练,早在开战之初,他们就让人将城门堵死了……

嗯,商人是七科谪之一,从前秦开始就是每战必征发的炮灰,虽然现在汉国打仗不征发他们,但所谓天晴还要防下雨,因此多学一些也没什么。

反正技多不压身,现在不就派上用场了?

而在这些汉商的指挥下,城墙上扔下一个个尖底的陶罐,砸在冲车的护板上摔得粉碎,随即一支支火把扔下,冲车慢慢开始燃烧了起来。

只不过在淡淡青色的烟雾中,香气扑鼻……

这些陶罐中装的不是石油或是汽油,而是香油,也就是用芝麻制作的油脂,这种油在古人不掌握用石油制作火油之前,是和苎麻压榨的油脂一起,充当纵火的原料。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