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页(1 / 1)

加入书签

('

当年吕马童伴做商贾,前来匈奴刺探情报,她一见钟情再见倾心,希望对方留在草原,和她一起牧马放羊,顺便多生些儿女……

但最终却是她跟着吕马童南下,来到中原定居。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峰回路转,如今吕马童要跟着她北上草原,属实是造化弄人……

而他们的女儿,将在她之后成为匈奴人的王,世世代代驰骋在草原之上!

于是阿雅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猛然站起,一把将吕马童扛在肩上,向房间内走去。

“来吧,我的小马驹……”

吕马童满脸无奈,虽然他的力量比阿雅大了许多,可以轻松挣脱束缚。

但,这是女王的命令!

……

长安城南,宗庙。

人山人海,旌旗招展,到处都是身穿铁甲往来巡弋的武士,以及穿着正装,头戴梁冠的文臣武将,功候诸王。

今天,是举办献俘礼的日子。

虽然远征西域的大军尚未班师回朝,但那里已经没有战事,这些天由西域都护府颁布,号召关东百姓移民实边的告示也已经张贴了出去。

因此,朝臣功候们聚在一起,商谈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谁来担任这个西域都护府的大都护、副校尉,以及诸如护羌校尉,护月氏校尉等官职。

毕竟都护是两千石的高官,其余各种校尉,食禄也大多在千石以上!

所以,这必须要争一争!

刘邦对此冷眼旁观,不发一言,只是不时在嘴角扬起几分讥讽的笑容。

打仗的时候没出力,现在就想要好处?

想的还挺美!

不过话虽如此,他对于刘盈所说,大胆启用新人为一方牧守的建议还是嗤之以鼻。

毕竟刘盈的安排如下,调九原县令魏尚试西域都护府大都护,幼军司马郅都为副校尉,主掌律令,上将军幕僚中军司马宋昌为护月氏校尉,太子洗马冯唐为护羌校尉,至于其他零零碎碎的诸如丞、候、司马等官职,也大多由出身大汉公学的佐贰官调任……

所以,刘邦连回信都懒得写……

吃独食,不好。

于是刘邦招招手,示意远处站在旗杆下,双手交叠放在身前,态度很是谦卑的一个中年人过来。

此人名叫董赤,于去岁的迎夏大典上继承了其父的成侯之位。

嗯,董赤的父亲叫做董渫。

当年刘邦担任泗水亭长的时候,董渫做的是亭卒。

后来刘邦上了芒砀山,董渫跟随刘邦一路西征灭秦,南入汉中,还定三秦,虽然没有参加垓下之战,但累计的功劳也足够了,最终定的是功比厌次侯,食邑二千八百户!

因此,刘邦给他定的谥号,是‘敬’字。

此刻看着容貌酷似董渫的董赤,刘邦轻轻点头,虽说对于西域的开拓需要锐意进取,但也要有一个老成持重的人来帮着把把关,在必要时候约束一下那些冲劲十足,做事不考虑后果的年轻人。

而董赤,就是这个最佳的人选。

作为功候二代,他没有一代目以及其他二代目惯有的嚣张跋扈,再加上出身丰邑,由他来做这个西域都护府的都护,即可同属官和谐共处,也能平息朝臣纠纷。

于是,董赤在短暂的惊喜过后,躬身行礼:“臣必当尽心竭力,不负陛下重托!”

刘邦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说话,旋即背着手向远处走去。

献俘礼,就要开始了。

按照惯例,在礼官的安排下,刘邦先是用血食祭奠了一番神灵先祖,接着轻轻颔首,一名谒者越众而出,手捧诏书,抑扬顿挫的念着骈四俪六的文章。

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细数汉匈之间的过往,强调双方虽然有冲突,但整体还是保持着一个和谐共存的状态。

尤其强调冒顿在位后期,汉匈双方签订了互不侵犯、通商友好的国书,两国之间更是交往频频,俨然叔侄之国……

嗯,汉是叔,毕竟刘邦年纪在那摆着,冒顿叫一声叔并不吃亏。

因此,老上单于就相当于是刘邦的孙子辈,如今他弑杀了自己的亲爹上位,属实是禽兽不如!

汉军出征,不仅是为了爱与正义,维持西域的和谐与安宁,更是为了顺天意,正人心,将老上单于这个弑杀亲爹的畜生抓回来,明正典刑!

于是在献俘礼结束后,宗庙南边广场上,冉冉升起一面一眼看过去就很有历史质感的狼头大旗。

这正是刘盈从战场上缴获而来,连同老上单于一起送回来的战利品。

只可惜是赝品……

但在场的其他人并不知晓,只是呼吸急促的看着猎猎作响的狼头大旗。

毕竟斩将夺旗,历来都是世人夸耀武功的最高荣誉。

不用人说,人群中顿时爆发一阵阵呐喊。

捆缚双手,跪在狼旗下,准确的说是跪在冒顿的灵位下的老上单于,战战兢兢,眼中满是悔恨的神色。

若是当初拔刀自戕,就不会有今日之耻辱!

而在一片呐喊声中,重新换上匈奴人装束的阿雅越众而出,手中举着一柄短匕。

这是她刚刚满地乱走之时,冒顿送给她的礼物。

不仅可以当做餐具,更是一件防身的利器!

而在今日,这是她用来为父报仇、大义灭亲的武器!

阿雅慢慢走到老上单于面前,过往的种种如跑马灯般在脑海浮现,最终定格在对方满脸觊觎的偷看自己的画面。

顷刻间,本来有些犹豫的阿雅的脸上露出残忍的笑容。

王的诞生,总是伴随着鲜血,无论是自己,还是别人,总归要血淋淋。

如今,女王的诞生也是如此。

匈奴人将跟随着她染血的足迹,臣服于汉,获得不同于以往的幸福和安宁!

于是,阿雅将匕首横在老上单于脖颈之上,轻轻拖动。

骤然间,鲜血砰射。

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第79章 周勃: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西海郡,令居塞(今甘肃兰州)

正值盛夏,天气炙热而干燥,即便是靠近大河两岸的农田,也依旧需要频繁浇灌,不然只需一两天的时间,地面上就会裂开卷起一块块巴掌大小的土皮。

因此天空虽然挂着晓星残月,但许多农户已经扛着自制的抽水机前往灌渠,以占据一个好位置。

嗯,那是一种简易的木制抽水机,人力驱动。

使用的时候将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伸进水里,通过脚踏带动刮板,将水渠里的水抽上来,相比较从前利用杠杆原理取水的桔槔,要省力不少。

基本上两个半大的小孩,一上午的时候就能浇灌三四十亩地。

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是当爹的手持棍棒而立,要不然小孩子的注意力分分钟就被别的东西吸引走了。

比如此刻,排成一字长蛇阵从田边涂道经过的汉军骑兵。

于是,那些吭哧吭哧踩着抽水车的小孩子,趁着自家老爹愣神的时候,欢呼一声跑向迤逦前行的军队两侧,挥舞着双手蹦蹦跳跳。

这是汉人的军队,是他们的军队,也是他们长大之后想要加入的军队!

嗯,这是肯定的。

毕竟那个手持木棍怒气冲冲而来的男人,户籍为‘士伍’,类似于军户,他的孩子自然会在成年之后被征召入伍。

然后,头戴斗笠,哗啦哗啦摇着扇子的刘盈,就听到了一阵鬼哭狼嚎的声音。

这声音再熟悉不过了,因为他也发出过那样的惨嚎……

真是怀念啊……刘盈摇摇头,满是感慨。

他现在并不是班师回朝,而是率领汉军骑兵顺着黄河东进,抵达北地郡之后,再沿河北上,前往九原郡。

毕竟这次出兵的目的,是为了扶持阿雅上位,让匈奴成为汉帝国的一个藩属国。

游牧民族不同于农耕民族,春夏两季主要以游牧为主,近百万匈奴人散布在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如同一把碎米洒在了西湖里,想要找到就难如登天,只有等到秋天之后,草黄马肥,匈奴人集中转入冬季营盘,同时在龙城举办祭天大会的时候,才是在草原上找到牧民的最佳时机。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