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页(1 / 1)

加入书签

('

武涉点点头:“不止一次,他们的海军此前已经被罗马人击败。臣这次离开的时候,塞琉古的国王正在抽调国内的军队,准备和跨过达达尼尔海峡,登陆小亚细亚的罗马军团决一死战……”

坏了……刘盈捏了捏下巴,神色莫名。

毕竟按照他的记忆,这一战过后,塞琉古彻底战败,不仅割地,而且赔款,还要限制军队的人数……

第130章 刘盈: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莫非要再来一次抗罗援塞?

刘盈稍稍沉吟了一秒,旋即将这个念头抛到九霄云外。

塞琉古所在的地界虽然还是亚洲,但距离汉帝国的中枢长安城直线距离超过了六千多公里,按照古代军队每日行进三十里的速度,最少也要四百天的时间!

而这,只是直线距离,如果按照实际行走的距离来算,只怕真的要上万公里,光是花费在路上的时间就需要两年之久!

所以,大概率只能将支持改为线上了……

“嗯,忘了问了,铠甲换无花果干的交易做成了吗?”刘盈笑着看向武涉。

另一边,韩信满脸懵逼。

铠甲换果干?

疯了,一定是疯了!

武涉笑眯眯地说道:“铠甲换无花果干的交易没有谈成,但铠甲换黄金的交易却已经谈妥。”

“臣自安提柯城离开的那日,据说第一批五百套铠甲已经运到了塞琉古和安息的边界,正由塞琉古的铁甲骑兵亲自护送前往安提柯城……”

“等到了臣抵达安息,登船返航的时候,后续的两千五百套铠甲也在陆续运往塞琉古的路上……”

“毕竟陛下舆图中规划的运河尚未开挖,想要和塞琉古做生意,除了绕行非洲,就只能从安息陆运……”

韩信皱眉问道:“我好像听说过,塞琉古和安息是敌对关系……而且舆图我也看过,从那什么埃及转运,走水路运往塞琉古好像更加便捷吧?”

武涉看了他一眼,满脸自豪地说道:“回淮阴侯的话,某此次出使天下,为的不单是交好诸国、签订商盟,更多的便是如所乘坐旗舰的名字那样,止战宏义,宣讲仁爱……”

“故此在我的斡旋之下,安息和塞琉古签订和平条约,安息保证不侵扰塞琉古的边界,而塞琉古承认安息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地位,从此不起兵戈,永享太平!”

虽然听着武涉的话,韩信满脸鄙夷,但刘盈却一脸认同。

毕竟一个混乱的地区有利于军火贸易,但汉国能出售给他们的只有铁甲和弓弩,尤其是汉国的铁甲对于他们而言完全属于是天顶星科技,防御力有些过剩了。

重要的是冷兵器时代杀人效率太低,而且士兵也需要长时间训练。

因此对于很多国家而言,哪怕是在全国的军队有十万人的情况下,但买上两三万套盔甲用于武装最精锐的一部分士兵就足够了。

毕竟打起仗来并不是大家一窝蜂的冲上去乱打,前方一人作战,基本上后方需要三人为之提供后勤补给。

即便是营销号们所说的不需要补给的蒙古骑兵也不例外。

长子西征的时候,前方是浩浩荡荡的骑兵,但在骑兵身后百里,却是数量更加庞大的牧人,他们驱赶着牛羊马匹,沿着欧亚草原一路走一路放牧。

这也是蒙古人喜欢屠城的原因。

所以在汉朝这个年代,售卖武器固然暴利,但总体获得的利润却比不过售卖棉布、铁钉、蜡烛等工业品的细水长流。

这一波,属于是要给欧洲人留下几个诸如洋灰、洋油、洋钉之类的词汇……

刘盈摸摸下巴,笑着看向韩信说道:“淮阴侯有所不知,从埃及运货固然方便,但他们早就臣服了罗马,或者说他们不敢得罪罗马,而购买咱们甲胄的塞琉古,此刻正在和罗马人作战……”

“所以,怕就怕埃及人首鼠两端,将这一情报送给罗马人知晓,然后咱们的商队半路被蒙着脸的强盗给打劫了……”

韩信点点头:“陛下所言在理,是臣疏忽了。”

不,主要是你的天赋不在于此……刘盈摇摇头问道:“适才善道君言,罗马人已经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兵发小亚细亚,而塞琉古正在集结军队与之殊死一战……所以淮阴侯说说你的看法,此战谁的胜面更大?”

嗯,善道是盱眙的古称,武涉是盱眙人,此次万里出使也算是有功在身,因此封个不世袭的封君不算过分。

而听到刘盈的问话,韩信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说道:“绝无获胜之理!嗯,臣说的是塞琉古。”

“之前他们精锐在手的时候尚且没有打赢罗马,如今精锐的士兵损耗殆尽,凭借着匆匆在各地抽调的部族兵和镇守各地的地方军队,如何能够和战胜过他们一次的罗马人对抗?”

“兵家有云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塞琉古的国王很明显就是那个无能之将。”

“如此,士兵不行,将领无能,又如何能够克敌制胜呢?”

刘盈沉默了一下:“如果加上三千套步人甲呢?”

韩信稍加思索,边回忆边说:“恐怕还是不能。”

“那个叫做汉尼拔的人说过,罗马人作战时以短剑大盾为主,辅以轻骑,再加上标枪弓弩以及所谓的弩炮……”

“按理来说,如果塞琉古凭借着三千名身穿重甲的士兵正面迎敌,再有本就比罗马人精锐的骑兵配合作战,想来要获得最终胜利不是难事……”

“但臣还是那句话,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刘盈再度问道:“如果是三千套步人甲,再加上三千张强弩呢?”

韩信愣住,沉默许久才抬头说道:“如此,臣就不确定了……毕竟汉军强弩远胜罗马人的弩箭,近距离的杀伤效果甚至不虚他们的弩炮……”

“所以,臣想不出塞琉古人如何会输……但臣也想象不出塞琉古人如何能赢……”

“因此,还是那句话……”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咯?”刘盈笑着抢答,无视了韩信带着几分哀怨的眼神。

嗯,其实罗马人的那些弩炮很垃圾。

事实上,机械从来不是因为它的复杂而先进,相反,机械的先进体现在它能否以最简单的结构实现尽可能高的效率。

很多人尬吹罗马人的扭力投石机、扭力弩炮,无非就是吹嘘其中应用了多少机械结构,也就是扭力装置、绞盘、齿轮卡齿、击发装置等等等等。

并且还要强调其中使用了多少金属零件,仿佛这样会有更高的逼格……

然而无论是弩还是投石机,无非是看材料的储能效率,结构的做功效率以及射速、重量之类的指标。

说简单点,就是威力有多大,射程有多远,射速有多快,精度有多准,以及整体的重量有多少,方不方便快速转移等等。

只有抓住这几个核心问题,才能去讨论战争机器的先进与否。

古希腊、罗马人使用的扭力机械,其材料以动物毛发为主,动物筋腱和皮绳反倒用得少。

原因很简单,扭力结构带来了大量的能量损耗,不仅对材料的伤害很大,同时无法有效利用材料。

动物的筋腱生来就是做拉伸运动的,而动物的皮肤也是舒展伸缩为主,如果非要将之拧在一起,其结构纤维必定快速折断。

于是,为了适应扭力结构,并且把扭力转换为弹力,机械的结构必然变得复杂。

但与此同时,因为材料的问题,又不得不将器械的体积做得很大,使之无法成为单兵武器,这就是工业领域所说的无效重量。

而汉国继承自春秋战国的弩,就只有弓臂、弩机等寥寥三两个部件,简单粗暴之下,不仅能做成骑兵用的臂张弩,也可以做成步兵用的蹶张弩,甚至放大一点,就是床弩。

重要的是还有望山,这种原始的瞄准器具,可以进一步增强弩的射击精度。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