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页(1 / 1)
('
总觉得这厮在阴阳怪气什么……刘盈眯了眯眼睛,将一切记在心中,看向刘邦解释道:“我说的不适合汉国,是因为关中、关东乃至于燕、代等地的土地,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盐碱化……”
“嗯,所谓盐碱化,就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
“简单理解,就是土地变咸了……地上盐多了,庄稼要么减产,要么绝收……”
“而那些天然钾肥,也是盐的一种,若是用在本就盐碱化的土地上,虽然会增产,但必然加剧盐碱化的进程,最终使得土地寸草不生!”
“这也是我在北方很多地区推广苜蓿草的原因。”
“嗯,主要是我弄出来的那个新品种。”
“不单单是因为新品种苜蓿亩产高,可以让土地变得肥沃,而且人能吃,诸如牛羊马猪之类的牲畜也能吃,更重要的是耐盐,能够生长在盐碱地的同时,还会将土壤中的盐分吸收到自己体内,从而改善土壤的盐碱化程度!”
刘邦点头:“难怪不光那些西域宝马喜欢吃苜蓿,别的牲口也爱吃,原来是里面有盐啊……”
刘盈继续说道:“因此那时候我虽然从古籍上看过,说是那种钾肥可以增产,但弊端太大了,我索性将之暂时搁置,毕竟羌人属于是守着宝山却并不知道如何开发的那种人……”
曹参拱手抱拳:“陛下高瞻远瞩,算无遗策,社稷之福也……”
马屁精……刘邦翻了个白眼,看着刘盈问道:“哪本古籍?莫非又是农家失传之物,墨家不传之秘?”
毕竟他这些年听多了所谓的古籍、白胡子老头,虽然已经见怪不怪,但曹参接连的几句吹捧,却让这老头心中升起了几分不忿!
凭啥他当皇帝的时候,朝臣都是一副刚正不阿的样子?
时不时的还要对他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一番!
但到了这兔崽子当皇帝的时候,这帮混蛋又立刻换了一副面孔,卑躬屈膝,阿谀奉承,唯唯诺诺!
你们的气节何在?
都给乃公恢复到之前那种桀骜不驯的样子……刘邦满心愤懑。
刘盈依旧沉浸在曹参对自己仁君圣主的吹捧中,不过他心里很清楚,挑毛病的不一定是坏人,吹捧的也不一定是好人,尤其是曹参之前那种隐隐约约的阴阳怪气,更是让刘盈在满脸的受用中,再次给曹参记了一笔……
因此他斜眼看了看曹参,接着面向刘邦:“不是农家,也不是墨家,而是道家……准确的说是方士!”
“当年父亲诛灭暴秦之后,沉迷在咸阳宫的繁华之中无法自拔,留候让儿子入宫劝谏父亲……”
“也就是那时候,我在咸阳宫闲逛,无意间发现了一间炼丹房,从蒲团里找到了这半本残卷,上面记载有很多化学肥料的方法,还有许许多多别的秘术……”
“嗯,做豆腐的方法也在其中!”
“我后来想想,可能是某个被秦始皇焚书坑儒了的方士,在临死之前不想让绝学失传,于是悄悄藏在了蒲团之中,想要让自己的学生偷偷取走……”
“毕竟蒲团这东西到处都是,多一个少一个也没人在意……”
“但可能是天意吧,他的学生没有拿走,反倒是被我无意中捡到了……”
刘盈说完,脸不红心不跳的拿起凉茶一饮而尽。
在他对面,刘邦愣愣不言,但曹参却再度拱手抱拳,不吝赞美。
“陛下承天命,受天地眷顾,江山之幸也!”
第5章 刘盈:用汉国的剑,为汉国的土地获取养分!
“陛下承天命,受天地眷顾,江山之幸也!”
马屁精……刘盈微不可见的扁了扁嘴:“说回之前的事情。”
“从天然钾矿中得到的钾肥是一种盐,因此不适合北方的土地使用,但在淮河以南,这种钾肥对于当地土壤来说却是一种天然利好。”
“无他,江南草木茂盛,降雨充沛,土壤普遍呈酸性……”
“嗯,酸、碱你们懂吧?”
刘邦满脸茫然的摇摇头。
曹参也是如此。
优越感,这就是优越感呐……刘盈面色如常:“你们懂不懂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那里的土壤施用这种天然钾肥,庄稼增产效果要比北方的土地好很多,尤其是有效抑制诸如岭南一带水稻缺钾导致的胡麻叶斑病……”
“如今随着对江南地区的开发,农场、种植园越来越多,每收获一季农作物,就相当于消耗了土壤中大量的养分。”
“还是那句话,江南独有的高温多雨气候,导致了那里农田对于钾肥的需求远远大于北方的农田!”
“因此,对于土壤养分的补充就迫在眉睫!”
曹参想再拍一拍刘盈的马屁,但在刘邦凌厉的眼神里最终讷讷不言。
刘盈接着又说:“有关北方使用钾肥的问题。”
“从前是畏惧增加土壤盐碱化,但现如今我们掌握了一种新的技术,可以将碱性的钾肥,转变为酸性,彻底解决北方盐碱地无法使用钾肥的弊端!”
“嗯,当然了,凡事有利就有弊。”
“这种用硫酸制备的钾肥,如果使用在石灰性土壤中,会造成土壤板结,形成很多硬块,因此需要控制钾肥的用量,并且加大农家肥的使用量……”
“新技术?”刘邦闻了闻身上的酒味,决定出去散散味,免得被吕雉阴阳怪气,于是他暗暗点头:“又开新厂了吗?带我去转转!”
刘盈一脸嫌弃:“不要吧,这么热的天,工厂里味道又难闻……”
刘邦站起,不容拒绝:“走,别逼乃公动手!”
……
蓝田工业基地,三酸两碱研发产业园。
日过正午,安在产业园中心的电铃骤然响起,饥饿的工人如同听到了冲锋的号角一般,争先恐后的向食堂涌去。
毕竟好菜就那么多,去的晚了必然就只剩下菜汤了……
当然了,工厂需要二十四小时运作,因此前去吃饭的工人仅是一部分,班组内轮流吃饭休息,以保证机器始终有序运转。
产业园正门口,仅有遮阳帘的马车上走下老中青三人。
这,正是被刘邦拖着出来玩的曹参和刘盈。
因为只是出来玩,因此无论是侍卫还是刘盈,都只穿着很普通的衣服,穿着打扮一如那些前来这里参观学习的工师、商讨合作的商贾,丝毫不引人瞩目。
此刻,在刘邦和曹参的满脸懵逼中,只见刘盈很是自然的从马车行李箱中摸出了一套搪瓷餐具,旋即向着专供管理层以及工师的小食堂走去。
“走啊,这里的糖醋排骨做的很棒,晚了就没有了!”
“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大食堂做的菜比小灶做的菜好吃很多哟!”
曹参愣了一下,慢慢跟了过去。
刘邦则翻了翻马车车厢,没有发现多余餐具,于是劈手抢走刘盈手中的搪瓷饭缸,浑不在意刘盈的气急败坏。
……
小食堂。
刘邦排着队,探头问道:“怎么不是鱼就是骨头,工师都吃不到好肉,工人该不会连肉都没有吧?”
刘盈愣了一下:“骨头上的肉才香啊!这可是管理层和工师的特权!”
在刘邦的疑惑中,刘盈压低声音说道:“这帮家伙不干什么体力活,啃点骨头就行了,工人们要出大力的,吃不好怎么行?所以食堂切肉的时候把净肉,主要是那些大肥膘子肉都拿去大食堂给工人们了,小食堂就只有鱼和排骨……”
刘邦同样压低声音:“那这帮家伙能同意?”
刘盈指了指前面那一盆子寸排制作的糖醋排骨:“口味好不就行了?爹你看那浓油赤酱的,又是糖又是芝麻,这可都是工人吃不上的东西!”
刘邦笑了笑:“这就是你常说的双赢?”
当然不是,双赢是我赢两次……刘盈紧跟在队伍之中,虽然很认真的点头,但心思已经全部放在了红烧鲤鱼和糖醋排骨之上了。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