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页(1 / 1)
('
于是,闻声而来的刘邦顿时怒不可遏。
他,重女轻男十级选手!
刘盈无奈,将那只不断闹腾但假哭的萝莉抱在怀里:“说吧,要怎样才不哭?”
刘暄抹着泪:“父皇给我唱支歌……”
这破孩子莫不是疯了……刘盈满脸黑线,但迫于刘邦手中龙头拐的压力:“那好吧,但你先不哭。”
刘暄一脸你信不信我再哭给大父看的样子:“父皇先唱。”
她的态度极其坚定。
刘盈看了看扔在桌子上的海胆壳,一狠心:“在小小的海胆里面挖呀挖呀挖……”
刘邦:“……”
吕雉:“……”
魔音灌脑啊……刘乐捂着脸。
但刘暄却跟着刘盈的节奏扭来扭去,一脸很嗨的样子。
……
吃过重新加工过的午餐,刘盈终于摆脱了自家坑爹且十分闹腾的萝莉之后,工作状态更进一步。
此刻他绘制的图纸,是一种大型的制冷设备。
煤气冰箱。
毕竟他答应刘乐的是为刘乐规划的冷链运输提供用之不竭的冰块,而按照刘乐所言,在各地修建冰库方便冬季存冰的计划耗资太重,而且整体效果也差强人意。
所以,就只能靠工业手段来解决这个难题了。
至于用的煤气,主要是因为按照如今大汉的技术条件,无法弄出来后世那种应用方式最广的冷媒,而煤气却简单易得,不管是炼焦还是别的方式,都能轻松获得这种气体。
嗯,所谓的煤气冰箱,就是用煤气加热使浓氨水沸腾,蒸发出来的氨蒸气经过降温使其中的水蒸气冷凝液化,而氨气冷凝成液体氨,然后在蒸发器进口处和氢气混合。
由于分压的不同,氨从氨液中剧烈地向氢中扩散,使蒸发器温度降低,制冷温度最低可达负40℃,从而起到制冷的作用。
而此后氨气被稀氨水吸收又成为浓氨液,剩下的氢气则返回蒸发器,形成连续扩散吸收剂制冷循环。
煤气冰箱最大的优点是不用电,对于没有电能的场合特别适宜。
比如冷链蒸汽列车。
又因为煤气冰箱没有机械运动和摩擦的部件,所以没有噪音,除了用作制冷剂的氨有毒且易燃之外,其余就格外适合搬到蒸汽列车上,打造冷链运输专列!
刘盈其实早有这种计划。
但问题的关键是,对于如今的大汉来说,不缺的是产能,而是需求。
毕竟刘盈这里有分类繁杂的图纸,而他教育改制之后,每年都可以为社会提供十万级以上的中高技术人才,因此建立生产线从来不是难事,难的是将产品卖出去。
如今有了刘乐的委托书,重要的是狗大户财大气粗,一副你随便开价的态度,让刘盈有自信可以将生产出的产品卖出去。
所以,不仅是煤气冰箱制造厂以及相对应零部件的制造厂,而且冷媒,也就是规模化合成氨工厂也可以陆续开起来了。
而合成氨,就意味着可以正式开启三酸两碱的工业化进程。
对于如今的世界来说,制作更高效炸药并不是一件紧要的的事情,最紧要的事情,则是制作出化肥。
毕竟民以食为天。
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十六种必须元素,其中碳、氢、氧可从空气和水中获取,剩下的十三种里最缺乏的那种元素,称为限制元素。
氮,就是最稀缺的那个元素。
毫不夸张的讲,后世全球一半以上的食品产量与合成氨肥料直接相关,为人类解决了粮食问题。
刘盈这次东巡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其实就是选址搞三酸两碱产业园。
毕竟化工企业有污染,自然不能放在首善之都……
而有了狗大户的前期打款,刘盈准备的启动资金就宽裕许多。
因此,刘盈还打算顺便点出另外一项科技。
内燃机。
嗯,不烧石油,而是煤气。
凭借如今大汉的冶金水平,做一台烧柴油单缸机没有什么难度,难点则在于对石油的开采和工业化加工。
因此刘盈准备制作的单缸内燃机,烧的是煤气。
准确的说是木柴。
这种木柴为燃料驱动的汽车,在后世毛子的远东地区到处都是,毕竟那里木头极多,几乎属于是不要钱……
刘盈看了看绘制的单缸机图纸,开始幻想自己开着一辆烧木柴的拖拉机在长安城溜达的画面。
突突突突突突……
带感极了!
……
辽南半岛,玄菟郡。
如今的辽南三郡相比历史上大了不止一倍,玄菟郡的管辖范围几乎占据了辽南半岛的北半部,直接和辽西郡接壤。
嗯,辽西郡是从燕国切割出来的新郡。
毕竟按照刘邦和卢绾的剖符定封,燕国拥有的郡县固定不变,而每个县拥有的最大户口数量也有规定,但不打仗了,婴儿潮自然会降临在燕国。
尤其是汉国提前获得了棉花这种相比较亚麻而言的御寒神器,因此即便是在很多时候被称为苦寒之地的辽东、辽西,人口的增加速度也很快,虽然比不上中原那种二十年翻了好几倍,但也足以在燕国的封地上重新切割出拥有十九县的辽西郡。
清晨,玄菟郡的治所沃沮县外,一队百余人的骑兵缓缓而来。
把守城门的百将收起望远镜,忙不迭下令开城门。
原因很简单,来人是执掌辽南半岛的南部都尉周亚夫。
等到周亚夫一行抵达城门,南部校尉府的属官匆忙自城中而来,拱手而拜:“校尉,陛下诏令,让你即刻乘船西去,前往青县随扈伴驾。”
第48章 刘盈:均衡,存乎万物之间!
黄海之滨,青县。
此时虽然正值盛夏,但在海边微咸微湿的风吹拂下,却给人一种依旧还停留在春天的感觉。
海岸边,被圈入皇家别苑的大片沙滩保留着最初最原始的纯净,沙质细腻均匀,太阳下银光四射,宛若镶嵌在蓝色丝绸上的银盘。
刘盈光着脚站在沙滩上,面朝大海双手叉腰,沉默许久轻声吟诵。
“大海啊,你全是水……”
在他身后,张不疑满脸懵逼。
他已经做好了记录刘盈吟诵一首的准备,但没想到刘盈憋了许久,就说出这么一句话……
刘郎才尽矣……张不疑摇头轻叹。
但那群伴驾的功候二代们不这么看,他们议论纷纷,并且特意放开嗓门,好让自己的声音不被海浪声淹没。
“陛下之言振聋发聩,一语道破天机,实在是妙不可言啊……”
“是极是极……”
“然也然也……”
……
刘盈顿时心满意足的向回走。
今日份的玩水已经结束,剩下的就全部都是无聊且必须的工作时间。
刘盈微微转头,看向张不疑问道:“我让你调阅中原各郡的去岁田亩黄册,以及征收田亩契税的印花税数目存档可送来了?”
张不疑点头,旋即侧目反问:“你看这个作甚?”
刘盈压低声音:“大灾之年,防微杜渐罢了。”
张不疑沉默了一下,皱着眉头:“不至于吧……你不是已经自掏腰包减免农户赋税了吗?他们已经不需要承担税赋了,那么等到田里的水退了,稍微拾掇拾掇,种点玉米、红薯啥的也不至于卖地啊!”
刘盈快步向前疾走两步,和身后那些土地贵族们拉开距离,免得被对方听到他说话,同时用眼神示意张不疑跟上。
“你知道的,我这些年秉持的理念是不抑兼并。”
“毕竟如今的大汉有着足够过的工厂,可以提供足够多的工作岗位,这样那些卖掉土地的农民也会有靠双手养活自己一家老小的机会……”
张不疑点头表示赞同。
毕竟他这些年办了不少工厂,对于这一点深有体会。
重要的是,无地农民没有劳动力议价的能力,这样可以将工业生产的成本压低一些、再压低一些……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