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2页(1 / 1)

加入书签

('

“若是住在木头屋子里,炉火一灭,屋里很快就冷了起来。”

刘盈点头:“正是这个道理。”

萧何笑着说道:“这么说还是住在城外舒服,也难怪这长安内城住的多是平民,而外城却随处可见勋贵富商的宅邸……我还以为是城外的土地更便宜呢!”

毕竟他是最早做‘房地产’的勋贵。

那时候他听取了身边幕僚建议,决心通过自污的方式来免遭刘邦猜忌,因此在长安周边大肆购买土地,不过买的都是边边角角。

按照他的说法,就是这些地方不值钱,哪怕后世子孙失去了他的庇荫,那些有权势的人也看不上这些破烂,因此自家的产业就不会被人夺取。

但长安城的发展日新月异。

当初那些给钱就卖的边边角角,地价暴涨了好几十倍……

听到萧何的话,刘盈笑着说道:“长安地贵,所以内城拆迁不易……对了,后日皇家银行正式挂牌,老师要去凑这个热闹,顺便剪个彩吗?”

萧何摇头:“老夫就不去了!有那时间,不如给太子还有晋王、卫王(刘德)、郑王(刘弘)、淮王(刘武)讲讲黄老,也免得让那帮子腐儒把孩子教坏了!”

嗯,他说的腐儒,自然指的是颜高和公良樵。

另一边的韩信也说道:“臣也不去了。既然太子等人放了暑假,太尉府的事情臣就暂时放一放,给太子他们讲讲兵法……为王者,不可不知兵!”

刘启跃跃欲试。

与之相对的,则是哭丧着脸的刘炎,以及满脸生无可恋的刘德、刘弘还有刘武……

他们的暑假,完了……

第197章 刘盈:让热钱流入它该去的地方!

大圣八年,七月初三。

长安城。

皇城。

白虎街。

按照五行学说,西方属金,色为白,就有了西方白虎七宿的说法。

因此,未央宫西边的这条长街就被命名为了白虎街。

而白虎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的扬善、发财致富等诸多神力,故此白虎街东西两侧钱庄林立,往来多是豪商富户,公卿勋贵。

当然了,钱庄云集于白虎街,更多的是因为这里治安好。

毕竟白虎街和未央宫仅仅相隔了一道护城河,随处可见披坚执锐的甲士往来巡弋。

今天,巡弋的甲士足有千人之多,他们分成几队,轮番在长街上走来走去,剩下的人则站在树荫下休息。

无他,热。

上午九点十五分。

长街上已经是人来人往,摩肩接踵,虽然所有人都大汗淋漓,但却没有人从这里离开,全都在喘着粗气忍耐,不过他们却很守规矩的全都挤在路旁,没有侵占主路。

嗯,这主要是长安县派出县兵,手持棍棒维持秩序的原因。

少顷,上百辆马车驶入长街,停稳在一间盖有红布,装饰很是奢华的建筑旁边。

刘盈从马车上走下,很没有形象的伸了个懒腰。

“怎么这么多人?”

在他身后,刘邦从马车上走下,满脸惊叹。

刘盈笑了两声:“当然了,这些都是来打新的投机客。”

“打新?”刘邦问道。

“怎么说呢……”刘盈挠挠头:“就是内史府不是发行新债券了吗,前几批债券是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买主,然后这些人在之前验过资产,专等摇中号码之后抢购新债券……”

“不懂。”刘邦摇摇头。

“你就理解他们是奇货可居的吕不韦,债券是嬴异人!”刘盈强行类比一下:“债券不记名,他们买到之后倒手卖掉就能赚一笔很是不菲的小钱!”

“毕竟官府发行的债券,信誉有保障,只赚不赔!”

刘邦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第三个从马车上走下的卢绾满是感叹:“时代真是变了。从前富人都是到处买地,现在都一窝蜂过来买债券了,买地租佃的倒是成了少数……”

很正常,因为大汉现阶段没有农业补贴……刘盈笑而不语。

从另外一辆马车上走下的刘乐却走过来解释道:“因为花钱买地,再把土地租佃出去赚的钱很少啊!”

她边说,搂着刘邦手臂,怒视刘盈:“去年帝国颁布法令,说是禁止闲置农田,否则官府将会额外征收赋税!这下好了,那些租赁别人土地的农户越发吃相难看了,他们嚷嚷着要么减轻地租,要么就干脆退佃!”

“别人我不清楚,光我每年就少收入好大一笔钱呢!”

“反正我现在有钱也不买地了……”

少赚就是赔了,有趣……刘盈默不作声。

刘邦皱眉。

大汉奉行的是二十等军功爵制度,既有授田法令,也有限田法令,会对超出某人爵位合法拥有的土地之外的耕田征收高额赋税。

但现如今的大汉实行的还是立国之初的轻徭薄赋的政策。

因此即便是所谓的‘高额’赋税,依旧要比后世封建王朝的农业税低不少。

重要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豪门大户对比普通百姓的不同在于人口众多,这样完全可以用代持土地的方式来合理避税。

因此,买地,雇人耕种,获得收益后再买地,就成了很多新兴豪强扩张财富的最稳妥方式。

然而在新政之下,持有土地的收益减少,必然会削弱包括豪强大户在内的所有人买地开荒的动力,间接影响到帝国的赋税增长。

嗯,他不怎么担心土地兼并的问题,毕竟如今的大汉幅员辽阔的很,有着一百年也开垦不完的土地!

于是,刘邦问道:“大汉虽说人口众多,但不说别处,就是这关中之地依旧有大片未开垦的农田,新政之下,还会有大户去买田开荒吗?”

刘盈摇头:“无所谓,正好把土地留着授与新生人口……爹没看过去年的上计文书,你不知道,如今的大汉每年都会有上百万成年男子!”

“这些人就算全部都是无爵位的庶子吧,一个人一百亩田,一万个人就是一百万亩,若是一百万人呢?”

“不给人家分地,凭什么让人家服徭役?凭什么让人家自备干粮千里迢迢的跑去戍边?”

刘盈说完,理直气壮的插着腰。

“行吧,你现在是皇帝了,你说了算……”刘邦摇摇头,虽然语气生硬,但内心却满是欣慰。

强爷胜祖。

打天下他比较在行,但若是论起治理天下,未雨绸缪的制定国策,他不得不承认刘盈比他强上很多!

但,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不是吗?

刘邦无声笑笑,和迎过来的一群老功臣们闲聊起来。

刘盈松了口气。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有些话不好明说。

减少土地收入,是逼迫资本出海,以及投资工商业的一个手段。

以后世荷兰的东印度公司为例,其股票的年回报率最高达到百分之四十,但这是偶发事件的因素,正常来说在百分之二十左右徘徊。

同时期的江南,一亩田大约价值五两银子,地主的地租收入是‘最上每亩不过一石二斗,而实入之数,不过一石’,一石米价值通常能卖一二两银子。

当然了,丰年能跌到五钱,但灾年也能涨到五两。

因此,按照平常年份计算,买地的回报率要高过拿钱去支持海外贸易!

而考虑到出海经商的不确定性,比如遭遇风浪、海盗等原因导致血本无归,因此要让地主老爷们拥抱大航海时代,利润至少要在百分之三十以上!

然而除了挖金矿,什么项目能这么赚钱?

就算是香料、瓷器、生丝、茶叶这些既垄断又暴利的行业,都没有这么高的利润!

所以,对于土地贵族而言,还是买地最划算!

买地,租佃,接着再用赚的钱去供家族中的子侄读书,考科举,当官,有权了之后就能拥有更多土地,然后进入这种循环,直到改朝换代……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