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页(1 / 1)

加入书签

('

金濂略有些为难。

按理来说,这是不能答应的,没有前例,而且天子到底能审成什么样子,也没有人能说得准。

略一思忖,金濂谨慎开口道。

“陛下,臣以为此案繁难,恐一时之间难以审结,陛下日理万机,身系社稷,此案还是交由法司审理妥当。”

“若是镇南王世子恐法司有所不公,可将此案付于廷鞠,由陛下亲自监审。”

平心而论,金尚书也属实有些无奈。

按照朱音埑的说法,大理寺和都察院都有偏私的嫌疑,那么这案子如果交给法司来审,就只能是刑部接下了。

而且,到了这个级别的案子,只能是他这个刑部尚书来亲自审理。

所以如果要廷鞠,等于就是他自己来审。

但是说实话,金尚书自己,是不想趟这趟浑水的。

他在朝堂也沉浮了多年了,自然能看得出来,这桩案子背后牵连的巨大利益。

无论最终审出个什么结果,都会在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

但是要让他支持御审,那么就等于开了天子干涉具体刑案审理的先河,他同样是不愿的。

两害相权,金尚书也只能取其轻了。

事实上,这也是在场群臣的想法,然而天子听完了之后,却没有什么表示,而是将目光放到了朱音埑的身上。

很显然,是在质询他的意思。

朱音埑似是踌躇了片刻,深深的叹了口气,开口道。

“陛下,臣以为不可!”

“这件案子所涉之人皆是宗室,说到底乃是皇家家事,陛下身为族长,主审并无不妥。”

“何况,此事既是朝事,亦是家事,陛下除了考虑群臣之意,亦当顾及宗室之心。”

朱音埑的口气顿了顿,从袖中摸出了一份奏疏,高高的举过头顶,道。

“恭请陛下御审之议,非臣一人所请,乃众宗室亲王共推之,此乃臣入宫之前,众位叔伯交予臣的联名奏本,同请陛下为亲审此案,请陛下御览。”

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群臣纷纷望向朱音埑手中那份看似平平无奇的奏本,一阵议论声便响了起来。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看似年轻的镇南王世子,竟然手里还捏着这么一份大招。

事实上,天子亲审不亲审的,除了事关自身的三法司之外,其他的老大人们是无可无不可的。

毕竟,就算是开了这个先例,天子毕竟是日理万机,不可能真的天天过问普通的刑案。

但是这份奏疏递上来,意义可就不同了!

这代表着整个宗室在向朝廷施压,即便是天子,也不可能完全不顾宗室的态度。

这其中,尤其以宁阳侯陈懋的脸色难看的很。

他比别的人更加清楚内情,因此,在看到这份奏本的一瞬间,想到的也就更多。

镇南王一案,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朱音埑身为镇南王世子,心有不甘,要求重审,还能够让人理解。

但是这份奏本,却让陈懋感到了浓浓的不安。

要知道,擅自插手朝廷事务,是宗室的大忌。

这件案子虽然说是宗务,但是总归是归朝廷处置的事务,宗室们贸然插手,也是有些犯忌讳的。

他们如此明目张胆的联名上奏,如果不是一起昏了头,那就说明,他们有把握,能够将这铁证如山的案子真正推翻。

一时之间,陈懋的心中也有些动摇,广通王等人所说的当年内情,真的全都是实情吗?

镇南王在堂上一直坚持否认那份诽谤仁庙的诗词,真的是垂死挣扎的无用功吗?

朝臣们各怀心思,内侍却早已经将朱音埑手中的联名奏本,递到了天子的御案上。

朱祁钰翻开快速的浏览了一遍,神色略有些为难,对着底下沉吟道。

“这份奏本,乃是周王叔祖亲笔所书,诸多宗室亲王联名,他们不仅要求朕亲审此案,而且还要求亲自上殿听审。”

底下群臣的议论声更盛,众人皆是面面相觑,有些不知所措。

这还真是奇了怪了,这么多年下来,还头一次见宗室们这么硬气。

一时之间,朝臣们心中也不由得产生了疑惑。

难不成,镇南王的案子,真的是冤案?

这个时候,陈懋心中的不安之感更盛,当下,连自己的嫌疑都顾不得,出言道。

“陛下,此案即便重审,也需耗费大量精力时日,但是宗室诸王,不可久离封地,陛下您又日理万机,专心此事,恐耽误朝政,因此,还是交由法司审理更为妥当,金尚书所言甚是,若镇南王世子怀疑朝中有人偏私,可令廷鞠便是。”

这个时间点,陈懋出言反对此事,朝臣望着他的目光当中,皆不自觉的多了几分莫名。

对于这些理由,朱音埑早有准备,直接道。

“陛下,臣奔走多日,已寻得证据,可证明家父蒙冤,不必耽搁太多时间,只需陛下恩准,将一应涉案人等传唤上殿,真相自明。”

朱祁钰还没张口说话,外头忽然又有两个大汉将军入殿,拜倒在地,道。

“启禀陛下,周王,襄王,晋王,秦王等十余位亲王,在宫外请见,声称镇南王有冤,欲请陛下亲审此案。”

得,这就是下了大决心了。

这么多王爷都过来堵宫门了,谁还敢再拦着?

毕竟,说到底,这案子的确是天子家事。

臣这边,几个七卿相互交换了个眼神,最终,刑部尚书金濂上前道。

“陛下,既然诸宗室亲王群情汹汹,想来此案非陛下圣裁不可,世子既然有言,已有新的证据,不妨当廷审理,还镇南王一个清白。”

于是,这件事情总算是达成了一致。

朱祁钰点了点头,从御座上起身,道。

“既然如此,朕今日便亲审此案。”

“传旨,召诸亲王入奉天殿候驾,锦衣卫即刻前往宗人府,将涉案人等及证人证物,尽数拿入宫中。”

“诸卿随朕,移驾奉天殿!”

第303章 御审

大明的早朝相对随意,更多的偏向于君臣讨论政务的场合,因此一般都设在日常处理政务的文华殿中。

但是如今,既然要御审这么一件大案,而且宗室诸王皆要列席,那么再在文华殿就不合适了。

为了彰显正式,也给群臣和底下的人一些准备的时间,便移驾到了皇城正殿,奉天殿。

半个时辰之后,太阳已经高高的升起,奉天殿中传出礼官洪亮中正的声音。

“陛下升殿!”

于是,群臣在礼官的指引下,纷纷拜倒在地。

最前方,是同样一身厚重朝服的亲王宗室,往后才是文武群臣。

所有人拜伏于地,恭敬道。

“臣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子早已换下了早朝时的常服,同样一身朝服,头戴十二旒冠,手执大圭,端正坐在御座之上,脸色肃然。

“锦衣卫何在?”

消失许久的锦衣卫指挥使卢忠,一身飞鱼袍,快步来到殿中,道。

“臣在!”

“带原告广通王,阳宗王,被告镇南王上殿。”

“遵旨。”

卢忠后退两步,退出大殿,不多时,便有带着几个锦衣卫押送这镇南王三兄弟来到殿中。

他们三人虽然被关押在宗人府大牢,但是毕竟还是郡王之身,气色都还算不错。

就是广通王和阳宗王二人,对于莫名其妙的被宣上殿来,有些摸不着头脑。

朱祁钰略一沉吟,便开口道。

“今日,有镇南王世子朱音埑击响登闻鼓,朕依太祖皇帝所设登闻鼓之制,从诸宗室大臣所请,御审此案。”

这半个多时辰的时间,朱祁钰已经命宗人府将审讯的详细案卷,都送到了殿中,供群臣了解案情。

因此,他并不多赘言,直接便转向一旁的朱音埑,开口道。

“镇南王世子,方才你曾有言,堂审之上,宁阳侯等人偏听偏信,不给你父子质证辩驳的机会,又言你已经找到了证据,能够证明你父蒙冤。”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